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印刷铜浆导电层的方法,制作了一种具有抗噪音干扰能力的电磁屏蔽印制线路板,并从理论上对屏蔽印线路板的屏蔽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PCB印制电路板已有百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单面印制线路板开始至今,已经过双面印制线路板、多层印制线路板、HDI多层印制线路板、嵌入式印制线路板、光电线路板EOCB(Electrical Optieal Circuit Board)、多功能多层板MFB、系统一体化板SIB等一系列漫长的过程,现在又即将进入到全印制电子的喷墨打印技术,即全印制电路板时代.  相似文献   

3.
针对通信测量仪器的电磁敏感性和自我防卫条件,依据电磁兼容性的基本理论,在实现过程中运用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发展的新技术,以测试的基本要求及模拟工作的电磁环境为主体,研究了系统间、系统内的屏蔽措施。对设备中的物理结构、屏蔽方式、部件隔离、印制版、器件筛选等问题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对通信仪器基本设计元素抗干扰能力有很大的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磁兼容技术的多层PCB布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芯片的高速化和集成化,各种电子设备系统内外的电磁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在印制电路板的电路设计阶段考虑电磁兼容性(EMC)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以12层板为例讨论了多层PCB分层方法、布线的规则、地线和电源线布置以及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印制电路板(PCB)设计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电磁兼容性问题。通过PCB布线的电磁场仿真图,直观地对其EMC规则进行分析。从信号线的走线布局、长度、电源线的布置等方面详细讨论了印制电路板设计中抑制干扰及实现电磁兼容的方法。PCB电路设计工程师在电路设计之初运用这些原则规范能够很好的解决布线的电磁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6.
印制线路板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生产环节的难易和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因此,印制线路板的设计要遵循科学、合理、易于生产等原则。  相似文献   

7.
于连河 《科技资讯》2006,(30):21-21
半导体结构的高密集度和高运行速度,本质上决定产生电噪声的强度越来越高,对表面噪声引起的尖峰干扰(Spike)的敏感性越来越强。因此,在印带电路板的布局和系统软件设计中必须运用EMC强化技术。电磁兼容性(EMC)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电磁敏感度(EMS)是在有电磁骚扰的情况下,装置、设备或系统不能避免性能降低的能力。电磁干扰(EMI)是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装备越来越多地用于战场,未来战争中电磁环境对武器装备的电磁兼容性(EMC)要求越来越高。而雷达火控系统自身组成又当复杂,光、机、电融合一体,其EMC是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研制中很好地应用电磁兼容技术,认真贯彻落实EMC标准,是雷达火控系统的EMC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雷达火控系统EMC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基于雷达火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印制线路板生产中含Cu废水处理,重点为络合铜废水的处理,文章结合对国内印制线路板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后续竣工验收的体会,就该废水处理中的废液与废水分流、有效破络及"预处理+生化"联合处理工艺等可行性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春玫  李素钰 《当代地方科技》2010,(15):112-112,126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得到了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通信系统之间以及通信基站内部的EMI现象越来越严重。研究无线接入系统的EMC,首先必须了解无线接入技术的种类、组成以及各组成部件本身的电磁特性、工作的电磁环境。本章将对无线接入系统EMC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电子系统越是现代化,其所造成的电磁环境就越加复杂;反之复杂的电磁环境对电子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船舶和海上电子电气设备具有连续工作时间长,设备所在空间狭小,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控制种类繁多,信号种类复杂等特点,通常轮船上都配有导航设备、通信设备和与其机械相关的控制设备.船上使用的频率范围从90KHz到9GHz,EMC (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环境十分特殊,因此,防止各系统间的干扰,防止设备间的干扰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船舶工业的高速发展,完善我国相关EMC标准的必要性已成为专业人士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基于EMT的RF电子系统中的EM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的RF(Radio Frequency)电子系统中,采用传统的数值或实验方法,很难得到与电磁耦合相关问题的实用结果.因此,提出了采用电磁拓扑(EMT)来分析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电磁兼容(EMC)问题.首先考虑到RF电路中有源器件的非线性特性,采用了SPICE二极管模型.然后对一个实际的功率检测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EMT的EMC分析方法是有效的,而且能够对系统的预测做出反应,可以用来分析包含有源和无源器件的RF电子系统.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力系统需求,研制了一种具有RFID接口与GPRS通信模块的三相多功能谐波电能表,介绍了电能表的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了电能表的空间电磁干扰、传导耦合干扰和公共阻抗耦合干扰,探讨了电能表的电磁干扰传输途径,提出了三相多功能谐波电能表的电磁兼容可靠性设计方案,论述了电能表开关电源电磁兼容、PCB布线、通信接口抗干扰、防静电设计、软件抗干扰设计等电能表的EMC设计方法,给出了电能表的EMC测试结果.试验和运行表明三相多功能谐波电能表设计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14.
印制电路板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印制电路板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引入电子行业环境保护领域,针对PCB制造业的产业特征,结合当前在PCB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线路板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并就后评价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大型电子设备群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把EMC技术作为模块引入设备群的全生命周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EMC模块设计方案,并结合对各子模块功能及其工作过程的分析论证了构成方案的可行性.阐述了该模块实现涉及的几项关键技术,建立了EMC预测子模块依据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程序设计流程,给出了EMC设计可利用的主要措施,提供了EMI自动检测模块的实现方法.运行效果表明,所提出的构成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抑制计算机信息泄漏的屏蔽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磁辐射是造成计算机信息泄漏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电磁屏蔽效能是解决电磁辐射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中根据屏蔽技术理论分析了常用屏蔽材料的电磁性能特性,经对金属铁和锡的屏蔽效能的分析计算,选择了对电磁波具有良好反射损耗性能的金属锡薄膜和具有高吸收损耗特性的金属铁,制做了铁镀锡薄膜屏蔽机箱以进行屏蔽试验,试验在广州市国家日用电器检测所EMC认证中心的微波暗室进行.结果表明,厚度仅为0.18mm的铁镀锡膜屏蔽机箱,就能高效抑制计算机电磁辐射,有效防止计算机的信息泄漏.  相似文献   

17.
上海普林电路板有限公司原是上海无线电二十厂和澳大利亚普林电路板公司合作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公司成立于1986年10月,1988年正式投入生产。现属于上海金陵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公司。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设计、制造、销售和开发双面和多层印制电路板,产品以双面及多层印制线路板为  相似文献   

18.
影响化学镀铜溶液稳定性和沉铜速率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影响化学镀铜镀速和溶液稳定性的各因素,根据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化学镀铜液的配方及工艺规范,该镀液稳定性高,沉铜速率2.5um/20min-3um/20min。镀层延展性好,平整,外观良好,可用于印制线路板的孔金属化及其它塑料电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移动通信网的EMC主要指标,EMC的一般设计,从接地,屏蔽和滤波来实现抑制干扰,达到电磁兼容的目的!着重介绍了移动通信网各环节的EMC设计,及组网技术的EMC设计等!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在我国的相继建立。如果在系统组网时,不对电磁兼容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将会引起本网与其它网之间的相互干扰以及自身的干扰,文章就移动通信组网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张海鹏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1):44-44,63
电磁兼容(EMC)是一门关于抗电磁干扰(EMI)影响的学科。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必然导致它们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的电磁场电平的不断增加。也就是说。电子设备不可避免地在电磁环境(EME)中工作。因此,必须解决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