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温气冷堆包覆燃料颗粒的化学气相沉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正在建造10MW高温气冷堆,包覆燃料颗粒的研制是高温气冷堆的关键技术之一。TRISO型包覆燃料颗粒是由燃料核芯、疏松热解碳层、内致密热解碳层、碳化硅层和外致密热解碳层组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选用乙炔、丙烯、甲基三氯硅烷和氢气作为反应气体,在直径为55mm锥形流化床包覆炉中制备包覆燃料颗粒。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工艺参数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摸索出疏松热解碳层、致密热解碳层和碳化硅层的最佳包覆工艺条件,总结出经验公式,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包覆燃料颗粒的微观结构,制备出满足设计要求的TRISO型包覆燃料颗粒。  相似文献   

2.
HTR-10平衡态运行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运行在安全、经济的状态下,研究了5次通过、8次通过和10次通过三种运行方式下平衡态HTR-10堆芯的特性,利用高温气冷堆物理设计程序 VSOP对所选方案进行分析计算。结论表明:在最大燃耗不超过101 GWd/t的条件下,增大燃料球通过堆芯的次数并缩短每次通过堆芯所需的时间,将会使乏燃料平均燃耗提高,使HTR-10的燃料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环状模块式高温气冷堆 (HTGR)采用包覆颗粒燃料 ,其乏燃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堆外冷却后 ,可以再利用。研究了 35 0 MW环状模块式 HTGR乏燃料在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堆中燃烧的物理可行性。给出了功率为 30 MW次临界堆概念设计 ,利用 MCNP程序模拟中子在次临界堆内的输运过程 ,利用 ORIGEN2程序进行燃耗计算。结果表明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气冷堆具有可靠的次临界度和低的功率密度 ,用于燃烧 35 0 MW环状模块式 HTGR乏燃料 ,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考虑 ,可以获得约 2 0 %的额外收益  相似文献   

4.
包覆燃料颗粒的制备是 10 MW高温气冷堆中的关键技术。论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生产包覆燃料颗粒的具有多气体入口的新颖喷动床 ,通过不同气体入口条件下的包覆试验 ,揭示了该喷动床具有包覆反应区向喷管区收缩的特点 ,该特点可使得包覆层更均匀 ,密度低 ,颗粒周期性循环对包覆层性能波动的影响减弱等等 ;同时该喷动床的喷动高度低 ,减少了颗粒因碰撞而导致的包覆层裂纹。因此 ,该喷动床适合于包覆燃料颗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5.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合成阳极材料NiO以及阴极材料La0.8Sr0.2MnO3(LSM).将电解质8mol%钇稳定氧化锆(YSZ)和掺有4wt% Al2O3的YSZ压片后在1450℃烧结4h.在掺有氧化铝电解质的阳极侧涂刷过渡层后于1200℃烧结1h.以加湿氢气(含3%体积比H2O)为燃料,环境空气为氧化剂,测试了三种电池的输出性能和交流阻抗谱.结果表明:850℃时,含Al2O3的电解质输出性能最差,输出功率约为83mW/cm2.含Al2O3并具有过渡层的电池输出性能最好,输出功率约为120mW/cm2.通过交流阻抗谱分析,后者电池的欧姆电阻与界面电阻均比前者明显减小.表明YSZ中添加的Al2O3在高温烧结过程中,与阳极材料NiO发生反应生成不导电的镍铝尖晶石.过渡层的使用,不仅保留了Al2O3对电解质的贡献,也抑制了不导电的镍铝尖晶石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扩散层孔隙率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商业软件 ANSYS Fluent在不同扩散层孔隙率(0. 3、0. 5、0. 7)的条件下,对传统平行流场和斜坡平行流场的性能曲线、气体浓度分布、液态 水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电位下各案例对应的性能差异较小,在中低电位性能差异较大,随着扩散层孔隙率越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越好,且孔隙率在 0. 3~ 0. 5 时电流密度增长率最大,最大可达 9. 03%;当扩散层孔隙率较高时,有利于反应气体穿过扩散层,使得催化层氧气浓度增大,促进了燃料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随着扩散层孔隙的增大,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反应气体的传输,流道内水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液态水的排出;相比传统平行流场,斜坡平行流场电池性能更好,氧气分布更均匀,流道中气体流速更大,排水效果更好,且孔隙率为0. 7 时电流密度增长率最大,最大可达 28. 79%。  相似文献   

7.
HTGRProcessHeatApplicationStudyXuYuanhui(徐元辉);JuHuaiming(居怀明);ZhongDaxin(钟大辛)(InstituteofNuclearEnergyTechnology.TsinghuaUniv...  相似文献   

8.
对UO2核芯或燃料包覆颗粒进行性能检验时,必须先抽样。本文研究了不同抽样方法对尺寸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了抽样引起的平均值的偏差,抽样引起的组成成分的偏差。探讨了样本大小与测量标准偏差波动的关系。结论认为:抽样必须用取样器(旋转格槽取样器),抽样对尺寸测量的平均值及标准偏差的影响,主要由样本大小决定。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目前正在设计建造我国第一座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功率为10MW。HTR-10的设计,体现了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先进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是固有安全特性。HTR-10的安全审评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阐述了HTR-10建造许可证审评中所遵循的依据和原则以及审评的主要过程和活动,讨论了审评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问题,包括燃料元件、源项计算、事故分析、安全分级、包容体设计等。  相似文献   

10.
以T700炭纤维准三维编织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在炭纤维表面CVI预沉积热解炭涂层,利用化学气相渗透-反应熔体浸渗法(CVI-RMI)制备C/SiC复合材料,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并探讨界面对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VI-RMI联合工艺制备的C/SiC复合材料致密度高,开孔率较小(10%),基体分布均匀;材料弯曲强度达133 MPa,呈逐层破坏机制,表现出良好的假塑性;热解炭涂层与CVI-SiC基体减少了RMI工艺过程对炭纤维的损伤,且热解炭涂层调节了炭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有利于纤维的拔出。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10MW high 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HTR-10)的信息化管理,开发出HTR-10管理信息系统。通过HTR-10管理数据流的分析,应用Java2平台(J2EE)的多层分布式,建立以Web层为中心的网络架构,使用组件技术为二次开发,搭建平台。通过分析操作卡与运行规程的关联,建立数学模型,设计出操作卡自动生成逻辑。结果表明,该系统比基于传统客户机/服务器两层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更适合HTR-10,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扩展性,能够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燃料电池、光伏电池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大功率DC-DC变换器对其输出电压进行调节,同时对其输出功率进行控制.本文将高效SiC MOSFET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两相交错式Boost型DC-DC变换器中,基于计算、仿真和实验手段分析了应用SiC功率器件变换器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功率DC-DC变换器中,新型SiC功率器件的应用能够提高变换器功率密度、增强变换器可靠性,提升动力系统工作效率.该研究结果将为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以及新能源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0 MW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蒸汽发生器是管内直流蒸汽发生器,且工作压力为 4. 0 MPa,流动不稳定性必须给予重视。本文应用频域控制理论研究 HTR-10蒸汽发生器两相流密度波不稳定性,对蒸汽发生器的传热和流动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线性微扰原理和Laplace变换推导出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应用频域控制理论中的Nyquist稳定性定理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编制了ADIS程序,并应用此程序分析HTR-10蒸汽发生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HTR-10蒸汽发生器在设计负荷下是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14.
为对全陶瓷微封装燃料(FCM)芯块的热导率进行有效研究,利用有限元方法实现球体法预测具有多层包覆结构特征的TRISO颗粒等效热导率;同时,利用跨尺度等效代表性体积单元对FCM芯块的等效热导率进行计算及优化设计.模拟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模拟实现球体法及跨尺度等效方法可以实现对TRISO颗粒及FCM芯块等效热导率的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5.
The SiC gradiently coated carbon fiber/carbon (Cf/C)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a two-step rapid chemical liquid deposition (RCLD) metho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ogether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is, bending tests, and oxidation tes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composites is composed of SiC, pyrocarbon, and carbon fibers. Their inner area consists of pyrocarbon and carbon fibers. The SiC content gradientl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outer surface to the center of the composites. Furthermore, the thickness of the SiC layer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etraethylorthosilicate content and deposition time. SiC coatings hav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However,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ickness of the SiC layer.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10MW high 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HTR-10)的信息化管理,开发出HTR-10管理信息系统。通过HTR-10管理数据流的分析,应用Java2平台(J2EE)的多层分布式,建立以Web层为中心的网络架构,使用组件技术搭建二次开发平台。通过分析操作卡与运行规程的关联,建立数学模型,设计出操作卡自动生成逻辑。结果表明,该系统比基于传统客户机/服务器两层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更适合HTR-10,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扩展性,能够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高频磁场作用下,利用金属与夹杂物之间电导率差产生的电磁排斥力去除非金属夹杂物,实验材料为Al-10%Al2O3、Al-10%SiC及Al-24%Si,将含有杂质的合金置于不同管径的分离器中,开启高频电源,调整输出功率,利用高频磁场将其熔化,并进一步实现非金属夹杂物的分离,分析了不同管径、颗粒尺寸、磁感应强度、作用时间等条件下的分离效果,结果发现球形Al2O3和SiC颗粒较针状初生硅的分离效果好一些,较高的磁感应强度和小的管径对夹杂物的分离有利。  相似文献   

18.
SiC颗粒对烧结铁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 Si 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了 Si C颗粒对材料致密度、硬度、强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Si C含量的增加 ,致密度与硬度稍微降低 ,强度与冲击韧性降低较多 ,但抗磨损性能有所提高 ,尤其镀镍 Si C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9.
 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的燃耗测量系统通过测量燃料球内裂变产物137Cs发出的γ射线进而间接确定燃料球的燃耗,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利用HTR-10现有的设备条件,设计并实施了提升器偏转实验,使燃料球逐步偏离正常测量位,改变球心与准直器轴线的相对位置,得到了偏离角度与计数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确定燃料球球心与准直器轴线的周向偏移量。通过MCNP程序建立HTR-10燃耗测量系统模型,模拟γ光子从燃料球发出,经过提升器、密封法兰、准直器直到被HPGe晶体探测器捕捉的全过程。利用MCNP模型可以模拟在不同径向偏离情况下的实验过程,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确定燃料球球心偏离准直器轴线的径向偏移量。  相似文献   

20.
Mo–57Si–10B (at.%) coating was prepared by the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technique on a 2D woven Cf/SiC composite, and the oxidation behavior of the bare and the coated Cf/SiC samples at 1300 ?°C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ating was composed of a fine MoSi2/MoB/SiO2/Mo2B5 out layer and the inner SiO2 interface layer. The mass gain percentage was approximately 0.25% after oxidation at 1300 ?°C for 100 ?h. The coated Cf/SiC substrate was effectively protected, owing to the rapid formation of the dense and protective borosilicate layer on the coating, the excellent microstructure stability of the coating and the inner SiO2 interface lay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