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种不同填料BAF进行污水深度处理的效能及运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料性能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能、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考察国产球形生物陶粒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工程应用前景,对国产球形生物陶粒和进口专利填料BIOLITES在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应用效果及反应器运行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国产球形生物陶粒与进口专利BIOLITES填料BAF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COD、浊度和NH3-N的去除效能基本相同,平均去除率与水力停留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h时,两种填料BAF处理水水质均满足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国产球形生物陶粒BAF在运行周期和反冲洗等方面比进口专利BIOLITES填料稍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臭氧一生物填料塔工艺在石油化工废水深度处理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对石化企业外排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臭氧-生物填料联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同时控制单因子臭氧投加量、气水比,确定臭氧塔最优操作条件,选用三种填料:生物陶粒、活性碳、WD-20型生物填料,通过对填料性能的分析研究,优选填料及填料塔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3.
组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组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CABR)内置组合填料,采用厌氧活性污泥直接挂膜的方法启动了该反应器并对城市污水进行生物处理,研究了反应器启动过程中生物膜的生长情况及氨氮、COD、BOD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工艺,而填料作为曝气生物滤池最关键影响因素引起广泛关注。文章简单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类型及相应特点,分析了填料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几种新型填料的应用情况,鼻提未了填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玉米芯填料固体碳源生物膜反应器,应用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处理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考察不同水力负荷和C/N比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并对玉米芯挂膜前后表面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045 m3·m-2·h-1时,NH+4-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16%和91.18%;当进水C/N比控制在0~12时,出水CODCr浓度均在50 mg·L-1以下,TN平均去除率在79.63%以上,脱氮效果随进水C/N比的增加而提升;通过电镜扫描表明玉米芯是一种较好的固体碳源生物膜反应器填料,适合低碳氮比城市污水的脱氮处理.  相似文献   

6.
用“WT”微生物菌剂处理城市污水的小试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WT”微生物菌剂处理城市污水是一种新的污水处理技术,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用“WT”微生物菌剂处理城市污水,工艺简单,有机物去除效果好,出水水质完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要求,而且没有二次污染,是当前处理城市污水的一种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制粉煤灰陶粒作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对上海某城市污水厂氮、磷的进一步处理进行了现场试验。考察了HRT、填料高度、温度等运行条件对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出水中NH3-N、TN及TP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RT越长,NH3-N的去除率效果越好;HRT对TN的去除的影响不明显,在HRT为3.5 h时TP的平均去除率最佳;填料厚度越大,氮磷的去除效果越好;NH3-N的去除效果最好在滤料层0~60 cm段,TP的主要去除区段是0~60 cm段和120~180 cm段;温度低不利于TN、TP的去除。  相似文献   

8.
采用碱式氯化铝、硫酸铁、硫酸亚铁、聚丙烯酰胺为试验药剂,对城市污水进行强化一级处理。分析了pH值对SS及COD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以COD与SS为去除对象的城市污水,采用碱式氯化铝效果最好,投药量为60mg/L时,SS与COD去除率分别为90%,80%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浅析,在分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综合利用,最终可实现污泥不断循环利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碱式氯化铝、硫酸亚铁、硫酸铁、聚丙烯酰胺为实验药剂,对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进行研究,并分析了pH值对SS、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以COD、SS为去除对象的城市污水,采用碱式氯化铝效果最好,投药量为60mg/L时,SS、COD去除率分别达90%、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填料的联用,处理生活污水,分别考察了单一填料与菌剂联用以及组合填料与菌剂联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几种填料在充氧条件下对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强化实验中,软性辫带对COD和氨氮去除效果最好,阿科蔓填料中对TP在去除效果达到40.61%;并且,通过实验比较,阿科蔓+拜尔膜组合与菌剂联用对生活污水的COD和氨氮去除效果较好,但对TP的去除效果却较差,而阿科蔓+软性辫带组合与菌剂联用对TP的去除效果则达到85%。  相似文献   

12.
分析研究了陶粒的亚甲蓝吸附值、吸水率、比表面积、孔容积、孔径分布、Zeta电位等静态参数.以自制C2陶粒、华骐陶粒、超轻质陶粒为微生物载体,考察了陶粒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 demand,COD)和氨型氮的去除情况,着重探讨陶粒静态参数与动态效能的关系.当吸水率、孔容积、最可几孔径较大,Zeta电位接近于0 mV时,陶粒对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矿用灭火凝胶材料由于强度低易破碎脱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自燃火灾防治的效果。通过采用沉入度法及间接参数表征了加入填充剂的复合凝胶及纯凝胶的强度。实验表明:由于发生在填充剂与纯凝胶之间的粘附力作用、能量流散作用、吸附作用及温度效应,填充剂增强了复合凝胶的强度;并且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加热时间的延长及填充剂浓度的增加,各复合凝胶的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4.
HDPE树脂的无机刚性粒子增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重质 Ca CO3 、高岭土、硅灰石及绢英粉等无机刚性粒子对 HDPE树脂进行增韧 ,考察了无机刚性粒子的表面处理方法、偶联剂种类、无机刚性粒子种类以及基体树脂的韧性等对增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Ca CO3 和绢英粉对 HDPE树脂有较好的增韧效果 ,增韧试样的缺口冲击强度可分别达到基体树脂的 12倍和 9倍以上 ,而高岭土和硅灰石则无明显的增韧作用 ;无机刚性粒子的增韧行为主要为偶联剂的种类所左右 ;在使用同种偶联剂时 ,无机刚性粒子的混入方法、基体树脂的韧性等因素均不会改变其对HDPE的增韧效果和倾向 ;发现基体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时 ,其复合体系缺口冲击强度的提高倍率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山西中部地区耐密性玉米品种最佳施氮水平及氮钾配比,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制定了优化配方施肥方案,试验选用当地大面积种植的3种耐密性玉米先玉335、郑单958及大丰30,设置200 kg·hm-2、300 kg·hm-2、350 kg·hm-23个施氮量水平,并设1∶1.0、1∶1.5、1∶2.0和1:3.0的氮钾施用配比,分设对照,在成熟期对植株及籽粒含氮量、各处理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供试玉米品种均在施氮量为350kg·hm-2时,达到高产。先玉335和大丰30,在氮钾比为1∶1.5时,玉米单产进一步显著增加,分别达13 773.0 kg·hm-2、14 434.5 kg·hm-2,增产幅度分别达到37.97%和37.10%,同时氮肥利用率分别提升到11.54%和10.02%。郑单958在氮钾比为1∶2.0时,玉米单产极显著提高,达13 464.0 kg·hm-2,增产幅度达40.62%,同时氮肥利用效率提高到12.04%。先玉335以及大丰30整体对氮肥施用水平变化的敏感程度高于郑单958。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汉中市市郊旱地、水田、蔬菜地3类土壤进行监测比较,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蔬菜地土壤作为分析对象,对其N和P流失情况以及典型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汉中市土壤N流失率为24.7%、P流失率为79%,在特殊测区重金属Hg超标,Cd含量达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瓦房店生活垃圾填埋场人造湿地中的芦苇、野大豆、水稻、酸模和艾草等主要植物及土壤进行研究,测定植物覆盖度、生物量、氮含量和土壤粒径组成、不同粒径和不同区土壤氮和碳含量,确定环境适应能力强、覆盖度高、根系发达和含氮量低的植物,作为人造湿地建成初期重点栽培的湿地植物,以便待湿地维护调理成熟后,将其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分析湿地未处理污水的土壤相关性状,为污水处理方案的设计提供参数。结果表明,① 酸模、芦苇和艾草的覆盖度、茎叶和根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植物(P<0.05);② 0~0.2、0.2~0.9和0.9~4.0mm粒径土壤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9%、19.00%和36.18%;③ 0.9~4.0mm粒径土壤氮和碳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种粒径土壤(P<0.05);④ 芦苇区土壤氮和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土壤(P<0.05)。由此得出结论,酸模、芦苇和艾草可作为人造湿地处理污水的主要植物;0.9~4.0mm粒径土壤应是该湿地基质中用于处理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芦苇对土壤中氮和碳的吸收量不高,应与相关植物混种,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BOF-LF-RH-CC流程钢液增氮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5Mn2和36Mn2V转炉冶炼钢种氮含量取样分析,得出各工序氮含量变化的规律,研究各工序增氮机制及氮含量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增氮量从大到小的工序依次为大包至中包的长水口段、LF精炼段、转炉出钢段,RH真空处理段钢水氮含量有所下降;采用适当的终点高拉碳工艺可降低终点氮含量;采用高碱度低熔点预熔渣覆盖钢液面和控制LF吹氩强度可减少精炼前期吸氮和避免钢水被吹裸而引起的吸氮;适当延长极限真空度保持时间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钢水中的氮含量。  相似文献   

19.
以聚醚N21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为原料,MOCA为扩链剂,分别添加无机填料(石英粉、玻璃粉、煤沥青)和有机填料(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羟基氯醋)合成填充型聚氨酯弹性体,考察了不同填料与不同添加量对聚氨酯弹性体的黏度、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的加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系的热稳定性;添加质量分数5%的环氧树脂所合成的聚氨酯弹性体,其力学性能提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几种农家堆肥模式中的氮素与有机质变化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了秸秆覆盖、棚膜覆盖和土层覆盖等3种农家堆肥模式,以无覆盖为对照,比较了各种模式中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机质、温度和pH值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各种模式全氮呈现先下降再上升、铵态氮先上升再下降、硝态氮一直下降,并且最后趋于稳定.棚膜堆肥的全氮、铵态氮、有机质含量一直高于其他处理,而硝态氮含量低于其他处理,因而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农家堆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