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针对电缆地层测试(WFT)在短时间内抽吸地层流体无法解除侵入带的泥浆污染,泥浆侵入带形成的毛管力对测试压力数据有很大的影响。在分析不同储层的侵入带形成的毛管力性质,及几种校正方法的基础上,把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与斯伦贝谢经验公式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计算泥浆侵入带毛管力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电缆地层测试压力数据进行了校正,经与DST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校正毛管力对电缆地层测试压力数据的影响,提高了电缆地层测试数据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2.
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可在钻井的过程中实时提供地层压力信息,达到提高钻井效率,优化钻井工艺的目的。但由于钻井过程中泥浆滤液侵入地层,造成近井地带地层出现增压效应,增压效应导致随钻地层压力测试结果失真。因此,针对随钻地层压力测试过程中存在的增压效应,分析增压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形成机理,建立了泥饼形成条件下增压压力的理论模型,采用该模型模拟了不同地层、地层流体、泥饼和井筒环境下的增压响应规律,揭示了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增压效应的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地层渗透率、泥饼渗透率和过平衡压力的大小是影响增压效应的主要因素,在地层渗透率较低、泥饼渗透率较高情况下增压效应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正> 电缆地层测试器是斯仑贝谢公司1955年研制出的一种新类型测井仪器,在过去三十年中发展很快。目前不仅成为普遍使用的重要测井手段,而且它提供的资料能够完成试油和试井的主要任务。因而受到石油勘探、钻井、测井、试油、试井、开发各部门的欢迎,实用价值正在不断提高。新一代的电缆地层测试器,一次下井可以测得任意多地层的静止压力,可取到沿井筒分布的地层压力梯度,测得各地层的有效渗透率;可在最需要取得地层流体样品的两个层位进行取样,计算出两个取样层位的生产率和敞喷生产能力;由地层流体样品的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多孔介质中两相渗流模型、不同矿化度流体间对流传递模型、阿尔奇公式,计算了不同地层条件下泥浆滤液侵入剖面上饱和度、电阻率的径向分布特征.对电阻率测井响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活度平衡理论很早就被提出并应用在泥浆滤液防塌性能的研究和设计中,但长期以来由于无法取得泥页岩地层水样,致使泥页岩地层水的离子活度难以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也阻碍了该理论在泥浆设计中的应用。本文对地球物理测井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充分认识和利用现有测井资料,结合泥质砂岩地层的“双水模型”,可以确定泥浆滤液与地层水溶液的离子活度比及地层水溶液的离子活度,从而可对泥浆滤液防塌性能(或抑制泥页岩水化的能力)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6.
电缆地层测试器(Wireline Formation Tester)的压力测量,主要受到来自仪器的存储效应和测量环境的表皮效应的影响,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程序定量的描述了存储效应和表皮效应与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存储效应的影响,在低渗透率地层测量的压力,没有稳定的压力降,不经过校正,不能进行渗透率的计算;受表皮效应的影响,测量的压力降只有原来的1/3,这使地层的渗透率被低估。为了消除影响渗透计算的因素,研究了电缆地层测试器的量纲为1解释图版,对存储效应和表皮效应进行了校正,提高了渗透率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压力恢复法球状模型,从理论上得到重复式电缆地层测试器(RFT)渗透率评价公式,并结合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实际资料,对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渗透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扩展了RFT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泥浆滤液侵入深度是测井评价泥浆污染储层程度与准确认识储层评价参数精度的基础参数,传统获得该参数的方法多样,但适用性不够且时效性差。基于地层取样技术,利用泵抽取样过程中时间和电导率曲线的动态关系,可大体把泵抽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启动阶段、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和稳定阶段,据此可有效确定地层流体突破时间和稳定时间。结合宏观地层模型、储层物性和泵抽参数等因素,建立侵入深度体积模型,实现了定量计算泥浆滤液的侵入深度。分析了地层岩性物性、流体物性、仪器参数和储层污染程度等关键因素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新方法较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时效性更高,可靠性更强。该方法在海上数十口探井进行了应用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现场作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泵抽式电缆地层测试渗透率实时解释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海上油田进行油气资源评价时,使用泵抽式电缆地层测试能快速获得储层的渗透率,节约大量的测试成本,降低作业风险.从渗流力学的基础理论出发,在充分考虑测试流量非稳定性和地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前提下,建立了非稳态非均质球形流渗透率解释模型,并开发出基于渗透率正演压力原理的试井数值计算方法,能够提高电缆地层测试渗透率解释结果的可靠性和计算精度,同时满足现场在线解释的实时性要求.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型泵抽式电缆地层测试器(ERCT)的测试资料解释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石油钻井中由于钻井液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使得钻井泥浆侵入到原始地层中,改变地层的电阻率,进而影响电阻率测井的准确性。以岩心CT扫描得到的数字岩心模型为基础,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来模拟泥浆侵入的过程,结合有限元方法计算泥浆侵入过程中岩心电学特性参数的变化,并结合岩心孔隙结构参数,从微观尺度上认识泥浆侵入过程,从而系统地分析泥浆侵入的微观机理。孔隙微观结构参数中,渗透率、孔隙连通性及孔喉半径对泥浆侵入和电阻率影响显著,在实际测井解释中,有必要针对不同渗透率的岩心建立相应的电阻率校正模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动态侵入测井响应识别低电阻油气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矿化度钻井液侵入是造成油气层低电阻的主要因素之一,泥浆浸泡时间愈长,测井结果对地层真值的偏离愈甚,测井解释难度越大.钻井泥浆侵入地层的动态测井模型是基于多相渗流理论、岩电关系和测井理论建立起来的,它为识别由于高矿化度泥浆侵入形成的低电阻油气层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介绍了根据按时间记录的电阻率测井响应,利用试错法对测井响应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反推得到原状地层的真电阻率的方法.该方法为低电阻油气层的识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油基钻井液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缩短钻井周期,在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及各种复杂地层钻探施工中应用广泛。然而,油基钻井液侵入会改变井周地层的岩石物理性质,给储层流体识别、测井精细评价带来极大挑战。为了明确油基钻井液侵入对核磁共振测井响应的影响,本文选取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超深井致密砂砾岩储层岩心,围绕岩石物性、钻井液成分、油水比、流体性质、钻井液侵入时间、温度等六个方面分别开展油基钻井液成分、油基钻井液驱替和油基钻井液渗吸三组岩石物理实验,并分析实验过程中核磁共振T2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油基钻井液中的基液组分既能在正向压差作用下侵入井周地层,也可通过浮力和毛管力的作用渗吸进入地层。当地层含水/油时,油基钻井液基液侵入会引起微小孔隙T2谱(<10ms)横向驰豫时间和谱峰值减小,谱峰逐渐左移;而中孔隙T2谱峰(>100ms)右移且面积增大;上述T2谱变化速率主要受到地层渗透率、侵入时间和温度影响,钻井液类型、油水比等因素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3.
简述长岩芯实验确定油层污染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过程,分析长岩芯实验确定地层侵入深度和污染深度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指出:地层侵入深度大于污染深度,泥浆颗粒对地层造成的损害大于泥浆滤液对地层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高含水期地层水电阻率求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油田高含水期地层流体性质和地层压力的变化给应用自然电位曲线求取地层水电阻率产生不利影响的实际问题,从自然电位产生的机理出发,研究了应用自然电位曲线求取地层水电阻率的方法。对影响自然电位曲线的各种因素(井径、层厚、泥浆侵入、泥质含量、过滤电位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校正方法。应用实际测井资料解释,并与试油水分析资料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可靠的地层水电阻率值。  相似文献   

15.
油气田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提高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评价的可靠性,本文选取大港油气田低电阻率油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储层沉积特征、泥质含量及类型、孔隙结构、泥浆侵入、油层厚度、测井系列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影响因素的分析,系统剖析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和机理,揭示低电阻率油层的地质及测井特征,为探索出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有效方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原始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与地质作用密切相关;次致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则主要受泥浆侵入深,油层薄,测井系列及高地层水矿化度等外部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火山岩油藏裂缝普遍发育,对地层渗透率的贡献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对石炭系火山岩11口探井及评价井测井、试井、试油试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评价,认为测井方法得到的渗透率往往与生产动态不符,不能直接用于油藏开发评价。基于不稳定渗流原理,通过试油试采等动态方法反算,得到了井段平均渗透率;进一步结合地层有效厚度等数据,计算了储层渗透率。结果表明:测井渗透率与孔隙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主要反映了基质的特征;动态方法得到的储层渗透率是测井渗透率的几十倍,且能够反映裂缝控制下的地层实际渗流能力。据此将火山岩储层分为双重介质型、裂缝型、孔隙型三种基本类型。结合具体油藏分析认为,双重介质型是火山岩油藏最主要的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高温老化对降滤失剂SMPFL与钠蒙脱土Na-MMT复配体系的滤失性能及影响规律,通过体系黏度、红外光谱、SEM及Zeta电位等考察了体系的高温失稳机理。老化前SMPFL在Na-MMT表面的吸附造成颗粒Zeta电势、水化膜厚度以及颗粒间斥力增加,而且使颗粒在泥饼中松散堆积增大了泥饼渗透率,滤失量的降低主要原因是体系黏度的增高;虽然高温造成Na-MMT/SMPFL体系滤失量增大,但老化后SMPFL仍具有良好的控滤失性能。高温老化造成Na-MMT与SMPFL间氢键作用力减弱,加速聚合物从颗粒表面的脱附、减小颗粒水化膜厚度,而且导致SMPFL的水解。与老化前相比,老化后体系滤失量的降低主要原因是泥饼渗透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随钻测井影响因素分析和校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水平井钻井、测井、生产应用等技术的发展,水平井数量有了很大的增加。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井眼,泥浆侵入,地层各项异性,围岩影响,井眼与地层的相对夹角,仪器本身等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随钻测井的展开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围岩和地层各向异性对随钻实测值影响最大,针对这两个影响因素建立校正程序,对失真的测井曲线进行处理,根据岩电关系验证处理校正后的曲线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9.
地层力学特性参数求解及其在苏里格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能充分利用测井等资料较精确地计算井壁受力状态和井壁坍塌压力,以帮助设计合理钻井液密度窗,保证钻井过程中井壁的稳定,通过对井壁失稳问题深入的研究,结合测井资料和目前常用的经验公式,分析并建立了一套快速计算地层三压力及地层相关力学特征参数的方法和模型.对长庆油田苏里格苏4、苏6井测井资料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层三压力和地层力学特性参数的计算结果以及其可行的安全密度窗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所提出的方法和计算结果,将为苏里格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安全快速钻井技术提供可靠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