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高等数学中的数学美之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英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Z1)
通过对高等数学的简捷美、应用美、对称统一美、严格美和历史美的论述,揭示了其内涵及本质。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展示数学美,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杨明珠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7(6):90-92
从美学和哲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围绕姿势美和节奏美对武术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武术套路除了遵循形式美的一般法则外,还通过姿势和节奏等特有要素来显示自己的美学内容。以此来提高人们对武术套路运动的欣赏水平,进而为促进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4.
5.
6.
徐治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91,(4)
艳丽的散文诗之花,绽开在中国大地散文诗是从外国引进的一种文体,它一旦来到中国这块具有深厚肥沃的文化土壤的大地,便很快地扎根、发芽、长叶,绽开艳丽的花朵.最早将散文诗译介到中国来的是北大教授刘半农.他翻译的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诗(总题为《杜谨纳夫之名著》),发表于1915年7月2卷7期的《中华小说界》上,这可算是中国文坛最早出现的外国散文诗.但这些散文诗是用文言文翻译的,并不 相似文献
7.
陈林森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3,(4)
四字格乃“华文所独”;四字格的修辞美体现在:一、音乐性;二、平稳性,三、简练性。汉语语汇所蕴藏的大量四字成语、熟语,悠久的文化历史对四字格的“预制加工”,以及由非四字格向四字格转化的极大可能性,使汉语四字格具有丰富的修辞特色和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李标晶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13-116
散文诗既不是诗的散文 ,也不是散文的诗 ,散文诗是具有完整性、独立性、特殊性的文体形式 ,有它自身的外在形式、内在本质、内容表现特征、结构特征、表现特征、语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10.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93,(2)
一、浪漫主义的发展脉络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流派,浪漫主义形成于现实主义之前。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浪漫主义思潮开始在西方风行.浪漫主义文学首先在英国得到发展。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有《墓园挽歌》的作者托马斯·格雷(1716—1771),有描写奥本“平原上最可爱的村庄”的奥利佛·戈德史密斯(1728—1774),有“把哀感动人的非凡力量和细微的幽默笔调结合在一起,用纯朴的方言写成了热情诚挚的诗歌”的罗伯特·彭斯(1759—1796),有“以对自然的神秘崇拜著称”,谱写“人的宁静的悲哀的音乐”的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有擅长表达纤细感情、 相似文献
11.
徐治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92,(4)
一象征主义的出现及代表作家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现代派)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流派.1886年,法国诗人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首先提出象征主义这一名称.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1821-1867),他的诗集《恶之花》是象征主义的开山之作,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也是一部象征主义作品.此后,象征主义就逐渐从法国走向欧美,渗入东方,对世界各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象征主义文学运动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9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末,代表人物有法国诗人波德莱尔、魏尔伦(1844-1896)、马拉美(1842-1898)和兰波(1854-1891). 相似文献
12.
郑立新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8(3):62-64
郭风散文诗刻意描绘准确而又单纯的形象,抒发强烈而又真挚的感情,同时又闪耀着深邃而又隽永的哲理光芒。在创作实践中,他善于缘情造境,寓理于境,使形象、情感与哲理有机契合,创造出了清丽幽雅、含蓄隽永的“郭风式”散文诗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3.
迟子建是新时期文坛的代表性作家,其创作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色彩。通过对迟子建作品的解析可以看出,其清新创作风格正是通过质朴的人性描写、朴素的风俗景物描绘及纯朴的儿童叙述视角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李标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9-92
本历时地论述了徐成淼散诗的诗质内涵;徐成淼具有明确的散诗的体意识,主要表现在从浮华走向厚重沉醉、 浓郁的诗质内涵、由意境向意象发展、以情绪作为结构的依据和线索、追求刚柔相济的语言态势;徐成淼散诗表现了对现代意识的追求,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都市意识以及以热烈取代恬淡、以动态取代静态上。 相似文献
15.
黄爱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李标晶教授的的新著《中国现代散文诗艺术论》。最近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第一部中国现代散文诗艺术研究专论。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它必须具备如下个条件这一;或是史料价值,即对庞大的史料和现象进行钩沉、梳理.初成体系.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坚文的基础;或是理论价值.即有新的理论发现.并对该领域的理论发展有推进作用、李著可以说是同时兼有了以上两个条件,它不仅以求实的精神、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发生发展作“史”的系统描述;更以鲜明的文体意识.把散文诗从诗和散文中剥离出来.对中国现代散文… 相似文献
16.
李标晶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本文系统考察了王统照20、30、40年代散文诗创作的发展变化,认为20年代他的散文诗格调高昂,他诅咒黑暗,追求光明的主观感情是那个时代的浪漫气息和诗人情感气质相结合形成的。30年代,他的散文诗充满更为复杂的情感。40年代,他的散文诗增添了社会历史内涵。在表现手段上,王统照表现了对散文诗的文体自觉。他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文体建设作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郭沫若散文诗的抒情艺,将其抒情方式归纳为七种:1.复迭咏叹以抒情;2.亲切呼告以抒情:3.内心独白以抒情;4.象征暗示以抒情;5.比喻比拟以抒情;6.含情描述以抒情;7.含情议论以抒情。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蜚声全球的伟大诗人。他的散文诗集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探索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关于人生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为一位进步的资产阶级作家,泰戈尔的人生观主导是进步的、积极的、健康的,值得肯定和赞扬。 相似文献
19.
李标晶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试论尝试期的中国现代散文诗李标晶中国现代散文诗是我国新文学文体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它的发生发展是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同步的。本文拟先就尝试期的中国散文诗作初步考察。中国现代散文诗是沐浴着“五四”的时代风雨破土而出的。它伴随着新诗的发展而发展。最早的... 相似文献
20.
徐成森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中国现代散文诗的结构状态,正经历着从线型向网络型发展。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大抵呈一种线型倾向,构思轨迹单纯、明晰、确定;就象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民乐,旋律清晰、鲜明而流畅,以单声部居多。而西方音乐,则倾向于多声部的复合交织。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这一特征,在小说、散文和诗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小说人物集中,情节清纯,事件发展基本按自然时序展开,开头、发展、高潮与结束,井然有序。散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