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本文考证“豚”字的甲骨文形体,并从我国古代文化的角度考释“豚”字,证明其为“阉割后的小肥猪”之意,重新辨析了“豚”字家族中“豚”、“豕”、“彘”和“猪”四字。“钝”和“臋”在音义上和“豚”有密切的联系,“钝”、“臋”和“豚”是同源词。  相似文献   

2.
“的”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助词。为了解决“的”字在英汉翻译中的省略问题,应对“的”字的产生、发展进行考证,通过英汉对比,分析其在现代汉语中过多使用的原因,并结合实例,以达到解决该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挨”字被动句是广南方言最为常用的标记被动句,极富地方特色。文章在客观调查考证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广南方言“挨”字被动句的结构特点、语用特点及其在类型学上的意义,探讨其被动标记的虚化来源,并比较其与普通话“被字句”的异同。通过共时的描写和历时的分析,展现“挨”字被动句在广南方言中的使用及其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柆、拉、啦”三字有无源流关系,在各类语辞书中一般都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康熙字典》和《中华大字典》以前的语文辞书,均未见“啦”字;虽释“柆”和“拉”,但释义不全,且不注释“拉”与“拉”二字的源流关系。现当代通行的语文辞书,一般不收释“柆”字,即使个别辞书(如《汉语大字典》)收释,也仅照引大徐本《说文》有误的释义。现当代通行的语文辞书,虽然都收释了“拉”、“啦”二字,但也不训释二字的源流关系。本文拟利用前修之说,参以拙见,试释“柆”字本义以及考证“柆、拉、啦”三字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李自奇墓碑“皇明”与“大清”、“宗师”、“屉”“厝”二字等几个问题的考证,证明李自奇墓碑是真实的;李自奇、李牟后代的繁衍情况是真实的;李自奇是六合拳、六合枪的宗师;李自奇墓碑是记载心意拳、六合枪发展的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泛存在于大学校园的“考证热”现象,以江苏理工学院例,对在校大学生“考证热”现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考证热”现象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女生考证的热度较高。基于logistic回归对证书拥有率的研究表明,年级、个人信息能力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版本学中“巾箱本”之“巾箱”何指?有人认为是放置手巾的箱子,但在史书中却未发现证据。从二十五史中书籍材质、装帧形式的变迁历史考证“巾箱本”中“巾箱”的来历,“巾箱”内装物品种类丰富,形积较小,而多为书籍,所以就成为了版本学中“巾箱本”的省称,“巾箱”还可引申为“学问著述”之义。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一块瑰宝。然而,在不同的版本中,“悃”字出现了两写的现象:悃与囷忄。本文对其形体进行分析、考证,找出正确者,以便于正确地掌握其字形及查阅使用,也便于日常使用。  相似文献   

9.
郝兆矩先生《增订刘伯温年谱》在“白沙”、“水口”地名的考证上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从而导致刘基“武夷山之游”整条路线考证的失误。本文亦从地名考证入手,试图复原刘基“武夷山之游”的正确路线。  相似文献   

10.
以张平小说《姐姐》中“了”字的用法为发射点,由此及彼,除了描述吕叔湘先生提出的“了”字的用法外,还同时提出其未涉及的“了”的另外三种用法,并从其他现代文学作品中获取语料,说明这三种情况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峨眉山兼有“雄”、“险”、“奇”的特点,然而人们却偏爱用一个“秀”字来表达赞羡之情,诸如“锦江滑腻峨眉秀”、“三峨之秀甲天下”、“峨眉天下秀”等等.究其由来,恐怕与天设地造般分布在峨眉山中的三千多种绿色植物有“唇齿”之联. 峨眉山地处我国西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资源特别丰富,已考证订名的有三千多种,许多还是我国的特有种属.  相似文献   

12.
谢章铤《说文闽音通》正卷共考证261个词语,考证了一批福州方言本字、记述了一批福州方言词语、记录了一批福州方言字音,并引证文献解说字义,辨明这261个词语中的古今字、俗体字、假借字,在闽方言词考证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某些失误。  相似文献   

13.
古代玺印文字在印谱和字书中多有不释、误释或“同文多释”的现象.现对“交仁”“可壬”释文提出看法,对“以”与“厶”,“[厶 心]”与“[糹厶 心]”,“百”与“全”“金”“世”,“朱”与“未”,“[疒壬]”与“壬”“壬”,“旨”与“[上日]”等几组字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一般将杜甫《羌村三首》其三中的“兵革既末息”理解为战争仍然未结束(或还未结束、尚未结束),但细细推究起来,却不如“战争全都没有结束”的解释准确。这可从“既”字的解释和该诗的创作背景上得到论证。  相似文献   

15.
儒、墨、道、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四大支柱,但中国传统道德以儒家为主流,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之核心就是仁爱。本文旨在探讨仁爱的基本含义及其历史沿革,并思考继承与弘扬仁爱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一 从字源看,“仁”字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得较晚。据考证,“仁字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我们在春秋以前的真正古书里面找不出这个字,在金文甲骨文里也找不出这个字。”(郭沫若:《十批判书》)仁字最先出现在《诗经·国风》里,《郑风·叔于田》云:“洵美且仁。”《齐风·卢令》载:“其人美且仁。”但其含义均是赞美“武士的男性气概”。(黄俊杰、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  相似文献   

16.
清代历史学家凌廷堪的历史学说包括历史发展学说和历史编纂理论两个方面。在历史发展学说方面,他的唯物观体现在对天象的解释但不彻底;坚持辩证发展观;奉行天人感应观和“顺而应之”的命运观。在历史编纂理论方面,重视历史“正名分”和“考究治乱”功能;肯定“金石字”和“图”作为史料的可靠性,强调史料因“陈编之多谬”必须另以考证;坚持“观全史”持论人物;讲求“义例”和“史法”。凌氏在中国史学史上应占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7.
冤句考     
因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是冤句人,由于黄巢的影响,该地的知名度随之提高。但毕竟年深代远,时过境变,现在实际是知其名者颇多,详其情者盖寡,欲见端倪,尚需加以考证。一、训音冤句,或作宛朐。“冤”“宛”古音同,今音迭韵,以不害义,可以今音读之。“句”字在当地古地名中还有“句阳”县名中用到它。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凡地  相似文献   

18.
周一杨 《科技潮》2005,(2):39-39
在未与鲍长春谋面之前,记者通过登陆他的实验室网站,浏览了他的简历,“长春邮电”、“吉林工大”和他名字里的“长春”二字,不禁在记者的脑海中勾勒出一个魁梧的东北人形象。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期以来 ,在中国的报刊、文件及多种场合 ,“创新”二字骤然间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这种现象固然反映了国人对通过科学和技术加快发展经济的巨大热情 ,但是现时流行着的种种对创新的随心所欲的理解 ,以及各种由“创新”两字组合的新词组 ,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误导和误区。如果这样发展下去 ,不但会产生庸俗化 ,更危险的是 ,大家会因满足于一些人云亦云的解释 ,以致结果必然是阻碍实现真正的创新 ,也将会不利于我们现在最缺少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的产生。为此 ,非常有必要对“创新”和“企业家”的原意和内涵进行考证和探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前苏联”、“前民主德国”等“前”字开路的词组频频出现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也许随着不断发生的国家合并和解体,还会有更多的“前××”问世。公众对此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专家也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