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种结合空时编码的MC-DS-CDMA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时编码技术通过空间和时间分集接收能有效增加信道容量。多载波直接扩频序列码分多址 (DS- CDMA)技术将一个宽带频率选择性信道划分成多个频率非选择性子载波 ,在子载波上并行发送信号 ,能有效地抑制信道的多径衰落。该文将空时编码技术和多载波通信相结合 ,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多发射天线的 MC- DS- CDMA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 ,该方法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分集技术 ,从而降低数据传输的错误 ,提高信道容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新系统的性能优于传统的 MC- DS- CDMA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介绍无线信道瑞利衰落特征和MC DS CDMA(多载波直扩码分多址)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MC DS CDMA系统的一种时频交织/解交织方案。通过对几种不同的交织方案的仿真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方案对MC DS 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使得该方案比同样深度的块交织可以获得至少1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3.
基于CDMA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相组合的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MC—CDMA)作为一种新兴的多载波多址通信方式,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其抗符号间干扰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单载波CDMA。但MC—CDMA系统也继承了OFDM信号具有高峰平功率比(PAPR)的问题,这会引起高功率放大器(HPA)出现非线性失真。针对减小MC—CDMA信号PAPR问题,分析了MC—CDMA系统模型以及MC—CDMA信号包络功率与扩频码序列部分自相关函数和部分互相关函数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正交Gold码序列和Golay互补序列对16位用户的MC—CDMA信号包络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选择Golay互补码作为MC—CDMA系统的扩频码时,系统的信号包络变化较小。因此,对MC—CDMA系统,选择扩频码序列应侧重考虑码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OFDM星座旋转调制自适应交织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在稀疏多径信道环境中的抗衰落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星座旋转调制OFDM系统的自适应交织方法。利用OFDM系统的多载波特点将旋转调制中的分量交织引入到子载波间交织,根据统计信道状态信息或实时信道状态信息,采用该文设计的交织器搜索准则来选取最佳分量交织图案,接收端将最佳的分量交织图案的索引反馈给发送端,实现了自适应交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稀疏多径衰落信道下有优异的抗衰落性能和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载波传输技术和RAKE接收机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 CDMA)RAKE系统模型.当存在多址干扰和窄带干扰时,分析了系统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并与单载波RAKE系统及多载波DS CDMA系统性能作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只要选择合适参数,多载波DSCDMA RAKE系统有更强的抗窄带干扰及多址干扰能力,并能支持更多的用户数.  相似文献   

6.
多载波CDMA技术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载波扩频码分多址系统是一种消除符号间干扰的有效技术.它结合了OFDM和CDMA的优点,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其抗符号间干扰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单载波CDMA.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种多载波CDMA方案的基本原理和它们的特性比较,然后分析了MC CDMA与DS CDMA之间的关系及MC CDMA与OFDM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多载波CDMA(MC-CDMA)是一种把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CDMA结合起来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把时间和空间分集应用到MC-CDMA中,可以增加抗干扰能力,增加系统容量,并且易于解码和检测。提出了一种空时分组码MC-CDMA系统,使用两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进行分集,在对此系统模型作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性能分析,利用其扩频码的自身特性消除了符号间的干扰,得出系统理论误码率,通过仿真对其与传统MC-CDMA方案作了比较,仿真结果说明了该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多载波扩频码分多址(MC-CDMA)是一种消除符号间干扰的有效技术,它结合了OFDM和CDMA的优点,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其抗符号间干扰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单载波CDMA,文章介绍了多载波扩频码分多址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技术特点,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多模Turbo编解码器可复用CDMA信道,显著增加CDMA系统用户容量.提出一种用于多模Turbo编解码器的交织器设计方法.以往有关Turbo码交织器的讨论多着眼于设计一个最佳交织器,最大限度降低校验比特间的相关性,从而降低误比特率,而本文从不同交织器间的相关性出发,基于素数序列,分别构造出一组具有最佳汉明正交特性和准最佳汉明正交特性的交织器族,适用于同步系统和异步系统内的多模Turbo编解码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将阵列天线应用于多载波CDMA系统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性能,讨论了3种阵列天线多载波CDMA系统发射、接收信号和信道模型,给出了系统的误码率公式.分析了3种阵列天线多载波CDMA系统在频谱效率相同时的系统参数.在频谱效率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数值结果比较了3种阵列天线多载波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结果表明,阵列天线MC-CDMA系统由于受空域和频域分集的联合影响,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最好;阵列天线MT-CDMA系统可获得空域和时域分集增益,系统性能次之;阵列天线MC-DS-CDMA系统只有空域分集增益,系统性能相对最差.  相似文献   

11.
Turbo-DFH编码调制与迭代译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Turbo码与差分跳频(DFH)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Turbo-DFH编码调制方法.Turbo-DFH编码器由2个频率转移函数通过一个随机交织器并行级联而成,译码器采用迭代结构译码.针对Turbo-DFH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修正Log-MAP算法,用于迭代结构中子译码器的软输出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随机编码和软输出迭代译码,Turbo-DFH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较采用传统纠错编码和误跳纠正算法的DFH系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循环延迟分集的空时频编码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空时编码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将循环延迟分集引入到传统的空时OFDM编码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频编码策略.在该策略中,对OFDM帧间相同载波上的符号进行空时编码,实现空时分集;OFDM帧内各子载波上的符号则使用循环延迟引入频率分集,实现空频编码.接收端综合利用空时、空频编码的结构信息实现联合译码,获得空时频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结构简单、差错性能改善明显等优势.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新编码策略可以获得空时频全分集增益.在相同信干比条件下,差错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空时或空频OFDM系统的差错性能.  相似文献   

13.
具有二维(2D)扩频方式的正交频分码分复用(OFCDM)系统,既能实现频率分集,又能兼顾时间分集,是未来第4代无线移动通信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在实际扩频通信中,为了用户数足够多,且保证解扩接收的准确,需要的扩频码很长,因此文中在现有OFCDM系统之上,提出一种可变码长的OFCDM(VCL-OFCDM)系统,该系统仅需满足扩频码长度为子载波数的整数倍,使得系统可容纳的用户数增大,不再受子载波数目的限制。通过Matlab仿真表明:在同时具有时间选择性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VCL-OFCDM系统的性能优于1D系统性能;扩频码越长,VCL-OFCDM系统性能越好,当平均误码率为2×10-4,用户数为64时,扩频码为26×212系统比扩频码为26×210系统可多提供大约4.8 dB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14.
正交频分复用码分多址系统盲自适应频率同步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码分多址系统对载频偏移非常敏感的问题,在分析基于循环前缀的最大似然联合时间频率同步和基于虚拟子载波盲载频偏移估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曲线拟合实现类MUSIC 快速算法。考虑信号功率曲线随载频偏移的sinc函数形式,在曲线峰值点附近选取测试点,进行近似曲线拟合,通过对曲线参数估计,得到信号功率随载频偏移的解析表达式,闭式解得到载频偏移,解决了类MUSIC估计器多项式根搜索运算量大、收敛速度慢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估计精度和载频偏移初值均相同的条件下,快速算法的运算量是类MRSIC算法的1/8.5,而系统频谱利用率则提高25%。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interleaver construction technique for turbo code. The technique searches as much as possible pseudo-random interleaving patterns under a certain condition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GAs). The new interleavers hav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random interleavers and this interleaver construction technique can reduce the time taken to generate pseudo-random interleaving patterns under a certain condi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 that the new interleavers yield an equal to or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Srandom interleavers. Compared to the S-random interleaver,this design requires a lower level of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16.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系统对由直接变频结构引入的IQ误差十分敏感这一问题,提出利用OFDM符号中的空载波对IQ误差进行补偿的方案。算法不需要训练符号,频谱利用率较高。分析了IQ误差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一个序列的FFT变换结果与其共轭的FFT变换结果服从镜像关系的特性,估计出IQ误差并加以补偿。利用空时编码,算法同样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系统。理论分析证明算法是无偏估计;估计的均方差与OFDM符号数、空载波数、信道频率响应的幅值以及信噪比成反比,与IQ误差的幅值成正比。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获得几乎最优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 BER)。  相似文献   

17.
覃团发  黄旭方  陈跃波 《广西科学》2003,10(2):94-96,106
给出Turbo码在AWGN信道下的仿真系统结构。仿真系统的Turbo编码器由2个相同的分量编码器通过交织器并行级联而成,编、译码器中所用的交织器为随机交织器,SISO译码算法采用Log—MAP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对RSC结构、交织器长度、凿孔和循环迭代次数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Turbo码很好利用迭代译码方法以及香农信道编码定理中的随机性编码译码条件,在AWGN信道的低倍噪比条件下Turbo码能发挥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8.
浅海水声信道中Turbo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多变、强多途和大起伏的浅海水声信道,本文建立了包括时变衰落、多途和加性干扰在内的信道仿真模型及Turbo码编/译码结构.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浅海水声信道中的Turbo码性能及Turbo码性能随多途效应、衰落率和信道交织器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声通信可接受的信噪比范围内(10~20 dB),Turbo码具有良好的性能(误比特率小于10-4);浅海水声信道中,Turbo码性能随多途路径数的增加而下降;Turbo码性能随衰落率的减小而略有下降;浅海水声信道中,信道交织器可改善Turbo码性能,并弥补由于衰落率不同而造成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9.
Turbo码中交织器的设计及其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Turbo码理论中,交织器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地位。讨论了各种交织器的性能,给出了提高线笥同余交织器有效自由距离的公式,提出了一种对称交织器的选取方法,并用SOVA算法对行列交织器,随机交织器的所选定的交织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基于距离谱的一些解释。仿真有效用提出的方法所设计的交织器具有较好的性能,且具有实现上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