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连南野葛花的挥发油,用GC/MS从所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了73个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成分为醇类占总量的33.93%、酮类化合物:20.93%、烯烃化合物11.47%、醛类化合物6.87%等.已鉴定的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5.52%.  相似文献   

2.
用天然醛类——肉桂醛与邻氨基苯甲酸合成席夫碱及其锌配合物,并用红外、元素分析、测定结晶水等方法进行化合物表征.将席夫碱锌配合物用4种细胞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伤寒沙门氏、铜绿假单胞进行抗菌活性试验,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板栗花挥发油成分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水为溶剂,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从板栗花中提取挥发油,同时利用吹扫捕集技术直接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板栗花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蒸馏液的板栗花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板栗花挥发油中得到28种成分.其中酯类化合物有10种,醇类化合物有4种,醛类化合物有9种;醇类、醛类、酯类化合物是挥发性成分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彩色电影、电视技术的日益普及,提出了生产更多更好考贝的要求。目前部分彩色胶片的凝胶感光膜凝固点较低,要求在20℃进行冲洗,如温度过高,容易发生软化甚至脱落。利用二醛类化合物作为彩色胶片的前坚膜剂,可增强胶片彩色感光层的机械强度,提高冲洗温度及速度。直接合成二醛类化合物较困难,且性质不稳定,不便保管和贮存.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是缩二醛结构,在酸性水溶液中很易水解为丁二醛,是制备二醛类化合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风味物质与不良因子的相关性,检测了油炸薯片、油炸方便面面饼、麻花、咸味花生米4种常见方便食品共16个样本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以及不良因子丙烯酰胺、多环芳烃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探讨了油炸方便面面饼风味物质和不良因子间的相关性。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基于NIST 2015谱库检索和核对保留指数的方法鉴定出含氮杂环化合物、含氧杂环化合物、醛类、羧酸类、酮类、酯类、烷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等共7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反式脂肪酸,油炸薯片和油炸方便面面饼中检测出苊、蒽、 艹屈 、荧蒽、芴、菲、芘等7种多环芳烃及丙烯酰胺。比较4种食品,油炸薯片中检测到的吡嗪类化合物及丙烯酰胺含量较高,油炸方便面面饼中羧酸类化合物及多环芳烃含量较高,麻花和咸味花生米中脂肪醛类化合物和含氧杂环化合物含量较高。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油炸方便面面饼风味物质和不良因子间的相关性,发现丙烯酰胺含量与可来自美拉德反应的吡嗪、甲基吡嗪等化合物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环芳烃含量主要与可来自油炸或烘烤过程中脂肪氧化降解的醛类、酸类等化合物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食品加工工艺条件可同时兼顾喜好风味的形成和食品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苯基次甲基苦参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以苦参碱为原料、对其酰胺键的α位引入苯基次亚甲基。在四氢呋喃中,通过氢化钠作用与芳醛类化合物反应得到四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苦参碱衍生物,并通过IR、1HNMR、MS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马鞭草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马鞭草总黄酮的优化工艺条件,并对马鞭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进行测定。结果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固液比1:40(g/mL)、超声功率500W、超声辅助提取温度70℃条件下提取20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2.87%。影响马鞭草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固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马鞭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其清除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黄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运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马鞭草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加快提取速度,提高提取效率,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是提取马鞭草总黄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全谷物鸡蛋和土鸡蛋的生蛋清、熟蛋清、熟蛋黄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两种鸡蛋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全谷物鸡蛋的生蛋清、熟蛋清、熟蛋黄中分别检测出28种、25种、14种挥发性化合物,从土鸡蛋的生蛋清、熟蛋清、熟蛋黄中分别检测出22种、20种、13种挥发性化合物.鉴定到的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醇类、烷烃类、烯烃类、芳香族类、酯类、胺类、杂环类及其他类化合物.对比显示:全谷物生蛋清中酯类、胺类化合物显著高于土鸡蛋生蛋清,而酮类和萜类化合物显著较低;全谷物熟蛋清中烷烃类化合物显著高于土鸡蛋熟蛋清,而醛类显著较少;土鸡蛋熟蛋黄中胺类化合物显著高于全谷物熟蛋黄.研究结果对阐明两种类型鸡蛋品质和风味差异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氮杂环卡宾作为有机催化剂可将醛类化合物反应极性发生翻转,使醛类化合物由亲电性转化为亲核性,通过研究氮杂环卡宾和金属配合物的兼容性,利用二者协同催化的反应体系,以各类芳香醛和烯丙基醋酸酯为起始原料,有效地制备了高烯丙醇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噻唑类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和Pd(OAc)2/PPh3为共催化剂,2倍当量的KOBut作碱,CH2Cl2作溶剂的条件下,可高效地得到高烯丙醇化合物,该反应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制备各类高烯丙醇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辅助下锡林浩特褐煤的CS_2-丙酮萃取物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辅助下用等体积的CS2-丙酮为溶剂对锡林浩特褐煤进行萃取,萃取物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萃取物中共检测到70种有机化合物,可分类为烷烃、烯烃、芳烃、酚类、醛类、酮类、脂肪酸、酯类和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量和种类均为最多,共26种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为54.36%,推测因为CS2和丙酮之间存在缔合关系,促使含氮化合物从煤中被萃取出来.  相似文献   

11.
在Mg/BiCl3存在条件下,醛、酮能顺利地与炔丙基溴进行一锅法炔丙基化反应,产物或为相应的以高炔丙醇为主的高炔丙醇与丙二烯醇的混合物,或为单一高炔丙醇,当醛、酮共处于同一体系时,只有醛基发生反应,酮基则不反应。  相似文献   

12.
乙醇汽油发动机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一台JL368Q3多点电喷汽油机上,开展了乙醇汽油(不同掺混比)发动机排放特性的研究,并用GC2010气相色谱仪测量了排气中未燃醇醛的排放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运转参数相同的条件下,燃用E10、E20(乙醇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混合燃料时,发动机的CO和NOx排放有了较好的改善,降幅可分别达到15%和5%,但在高负荷时发动机的HC排放增加;乙醇汽油发动机排气中的醇醛排放随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增加而增加,其中乙醛排放随燃料中乙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经过三效催化转化后,乙醇汽油发动机的醇醛在大部分工况下可以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负载铬酸氢根的季铵盐树脂 ,研究了负载铬酸氢根的季铵盐树脂作为一种氧化醇为醛的氧化剂 ,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不同溶剂和不同的树脂与醇的投料比对苯甲醇的氧化作用 .在优化反应条件下 ,即以苯为溶剂 ,树脂与醇的摩尔比为 3.0 ,反应回流 12h ,产物苯甲醛产率达6 5 % .并考察了该种氧化剂对肉桂醇、环己醇、丙烯醇、丁醇的氧化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 ,铬酸氢根季铵盐树脂是一种氧化醇为醛或酮的有效选择性氧化剂 .  相似文献   

14.
以 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TEMPO)为催化剂,通过丁二酮肟以及溴化铜助催化剂的促进作用原位产生了氮羰基阳离子(TEMPO+),实现了在碱性水溶液中催化氧气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探讨温度、氧气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相色谱(GC)检测未发现过氧化现象发生,在反应温度为 80oС ,氧压力为 0. 3 MPa,反应时间为 6 h,K2CO3浓度为 0. 2 mol/L 时,苯甲醇转化率达到 98%,苯甲醛选择性达到 100%。  相似文献   

15.
Aromatic aldehyde is an important kind of substance for synthesis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medical molecules and other materials. Complex molecules can be synthesized by embedding aldehyde to aromatic rings. Extensiv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s done. Among others, Reimer-Tiemann reaction is applied comprehensively. Hydroxylate is synthesized in traditional Reimer-Tiemann reaction by alkaline reaction of phenol with chloroform in alcohol solvent. But it is complicated and low in yield.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VAH型气相醛加氢催化剂在淄博诺奥化工有限公司4万t/a丙醇装置上的首次工业应用.控制催化剂装填过程,避免催化剂出现破损现象,确保各列管压差均为35~50 kPa;严格控制催化剂还原过程中氮气中的氢气浓度,确保了催化剂还原彻底且不出现飞温.装置开工顺利,产品完全达标,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VAH型醛加氢催化剂成功实现在丙醛加氢制丙醇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钨硅酸为催化剂,由醛(酮)与醇直接反应制缩醛(酮),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醛(酮)与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2.5(mol/mol),每摩尔醛(酮)用催化剂0.5g,以环己烷为带水剂,后处理简单,无“三废”污染。  相似文献   

18.
利用混合脂肪醇减压蒸馏获得的 C_8、C_9、C_(10)、C_(11)醇,在电解银催化剂存在下,氧化制取相应脂肪醛。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转化率、选择性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酰氧基硼氢化钠在有机合成上具有广泛的用途,着重介绍了酰氧基硼氢化钠的生成过程及在醛、酮、醇烯胺、含氮杂环化合物、肟、腈、酰胺的还原及N─烷基化反应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化学热力学原理和量子力学原理,发现脂肪胺、醛、醇、醚的气相碱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中亲核基团的特性和烷基基团上的氢原子数目和级数,据此提出了一种合理表征脂肪胺、醛、醇、醚的气相碱性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对73种化合物气相碱性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为0.5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