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本文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新课题作了探讨,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生理与心理等5个方面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社会转型期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5点策略。  相似文献   

2.
党永灵  石颖 《科技信息》2009,(23):I0114-I0115
近年来,大学生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各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痰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论文分析了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主要包括心理和疾病等内因和社会因素、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感情问题、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外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自杀的相应对策,即从大学生自我修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入手,塑造阳光心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大学生心理环境,提倡赏识教育,使大学生勇敢的面对困难与挫折,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命运。本文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三个方面剖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社会环境、就业环境、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韧性的因素,探索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的途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职业意识教育、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引入导师制、调动社会支持等途径,逐步培养护生的心理韧性。研究发现心理韧性作为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机制,受社会、学校、就业环境及人际关系等影响,其提升策略应注重发掘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性因素,减少危险性因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霞 《科技信息》2013,(20):235-236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加,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高发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是需要特别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贫困给高校贫困生带来经济压力,同时还伴有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出现自卑心理、焦虑心理、孤独敏感心理、偏激心理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校园文化环境等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锻炼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消除心理闭锁帮助他们顺利成长、成才。高校应从提供适当的资助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入手,鼓励勤工助学,开展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心理健康,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来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浅议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如 《科技资讯》2006,(5):162-163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加强大学生心理腱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认识。本文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原则,并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措施方面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及合理化消费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决定了他们特殊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建立和合理的消费规划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的形成,还影响到大学生迈入社会后社会经济生活的适应能力。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方面为大学生合理消费的构建提出了新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师由于本身职业的特殊性,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再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三方面分别探讨了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服务于大学生对个体与社会环境的感知、评价与适应的早期心理干预、辅导训练的课程规划.面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正确定位自己,明确生活与就业目标,辅导他们学会对社会环境的自我心理调适,从而在融入社会环境时能够做出客观的评价与主动的适应.  相似文献   

12.
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是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需要从组织机构、工作条件、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活动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6个方面进行,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加强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许建国 《科技信息》2011,(19):11-12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面临的心理困境有日趋增多的趋势。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四个方面。只有采取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对策,才能使中小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注重心理疏导化解心理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3):137-138
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方面的影响,加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沉重的学业负担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合适的心理疏导、化解他们的心理危机,是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几个真实个案,说明心理疏导工作在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磊 《科技信息》2010,(6):83-84
独立学院辅导员心理素质高低关系到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办学的质量。当前由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工作环境复杂,压力增大,独立学院辅导员存在着心理疲劳与厌倦、焦虑和迷茫、挫败与自卑等问题。对独立学院辅导员心理素质的优化,必须从社会、学校、辅导员自身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大学生中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发病情况日益严重,而学校心理咨询在帮助大学生纠正心理偏常、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学校的心理社会环境方面起着任何其它形式的教育都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笔几年来在大学生中作了大量心理调查,认为目前高校在心理咨询方面的投入及工作力度远远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亟待加强和完善,以适应我国人才培养及提高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因素及其对策进行剖析.主要结论:1)大学生当前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与道德行为存在着严重的不健康状况,并有日趋严重的发展趋势;2)影响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因素有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3)体育课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其广泛的人际沟通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4)体育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心理效益的方式和有效手段.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改进和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失缺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违法违纪现象不断增多,学生法律素养失缺的成因既有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与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学生个性心理主观因素。就高校自身来讲,应根据学校实际,从人才培养目标、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六个方面着手来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中学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容和任务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加上人际交往日益复杂以及就业竞争激烈等原因,大学生群体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研究多集中于探讨大学生出现怎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什么出现和如何防治这些问题等方面,主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身以及补救性措施,而缺乏从前瞻性、预防性和监控性角度进行研究。文章尝试从心理健康意识作为切入点,首先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意识两个概念进行辨析,然后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指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出现的问题,最后给出如何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一些建议,以期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支持理论谈优化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教学、管理、心理辅导等方面向学生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是优化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