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PVI/II是依靠卫星定位系统提供导航引导的飞行程序,不依靠地面导航设备就可将飞机精确地引导到跑道。国外依赖美国的GPS系统建立广域增强系统,从而实现APVI/II程序的大规模应用。中国有自主研发的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但当前北斗系统的垂直导航精度达不到APVI/II程序要求,可通过与气压高度融合,提高北斗垂直定位精度,以尽快实现APVI/II在中国的运行。在2020年北斗系统组网完成覆盖全球后,在其GEO卫星上添加星基增强信号,则可以使APVI/II应用得以广泛地实施。本文对北斗二代/气压高度组合导航的算法和程序安全性进行分析,论证现阶段中国使用北斗系统实施APVI/II飞行程序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该课题通过建立一套基于中继卫星平台的、面向全国各个地域、各种应用的无人机遥感网络系统,最终实现无人机信息资源共享,确保无人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将信息实时、安全、高效传输至各级指挥中心及相关用户,充分的利用无人机资源,对无人机进行统一调度,为无人机应用领域间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有力保障。中继卫星链路还可以作为无人机的应急备份链路,提高无人机在应急情况下执行任务的能力,增强无人机系统的生存能力,提高使用效能。该课题重点研制无人机中继卫星Ka频段机载用户终端、中继卫星Ka频段地面用户终端,同时研制无人机遥感网运行管理中心、中继卫星无人机应用系统、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系统,用以实现与中继卫星应用系统的链接,以及无人机数据的组网管理、资源规划、运行管理,构建一个全国无人机遥感网络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3.
针对全球资源环境监测需求,本课题作为"星机地综合定量遥感系统与应用示范(二期)"项目的一部分,将集成和突破在"一期"研究中形成的卫星数据库分布式组网技术、多尺度遥感数据同化与真实性检验技术、面向应用的遥感数据融合处理与生成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突破运行性多源遥感共性产品生产系统构建中的一系列相关技术,研制星机地综合观测定量遥感数据融合处理与共性产品生产系统。该年度基于项目一期相关技术成果,初步实现连通6个以上卫星数据中心的能力,建立虚拟组网分布式卫星数据服务系统;研究多源遥感数据的辐射归一化、几何归一化、定量遥感产品反演、星机地观测数据同化、时空无缝融合和多尺度真实验证等技术,对虚拟组网的分布式卫星数据服务系统、多源遥感数据辐射归一化系统、多源遥感数据几何归一化系统、多源数据融合定量遥感产品生产系统、多源数据融合产品生产系统、时间连续共性产品同化系统、定量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系统、多中心海量遥感数据协同处理支撑系统八个子系统进行实际的系统设计工作,包括顶层设计、需求分析及概要设计。  相似文献   

4.
针对全球资源环境监测需求,该课题作为"星机地综合定量遥感系统与应用示范(二期)"项目的一部分,将集成和突破在"一期"研究中形成的卫星数据库分布式组网技术、多尺度遥感数据同化与真实性检验技术、面向应用的遥感数据融合处理与生成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突破运行性多源遥感共性产品生产系统构建中的一系列相关技术,研制星机地综合观测定量遥感数据融合处理与共性产品生产系统。该年度基于项目一期相关技术成果,初步实现连通6个以上卫星数据中心的能力,建立虚拟组网分布式卫星数据服务系统;研究多源遥感数据的辐射归一化、几何归一化、定量遥感产品反演、星机地观测数据同化、时空无缝融合和多尺度真实验证等技术,对虚拟组网的分布式卫星数据服务系统、多源遥感数据辐射归一化系统、多源遥感数据几何归一化系统、多源数据融合定量遥感产品生产系统、多源数据融合产品生产系统、时间连续共性产品同化系统、定量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系统、多中心海量遥感数据协同处理支撑系统八个子系统进行实际的系统设计工作,包括顶层设计、需求分析及概要设计。  相似文献   

5.
针对集中供热系统数据采集的特点,应用GPRS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种数据采集系统。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第二代通信系统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平滑过度的主要方案,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远程终端(RTU)、数据传输网络(GPRS)与数据中心(MCC)等模块的设计,分析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特点。实际运行情况表明,利用GPRS传输数据与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相比.利用GPRS传输数据与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相比,系统具有组网简单、运行成本低、永远在线、易于扩展和便于维护等优点。这种方法为行业应用中的数据传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种支持移动自组网通信的多无人机中继网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移动自组网中移动和活动范围扩大等因素导致网络连通性的变化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支持移动自组网通信的多无人机中继网络。通过场景分析与系统建模,定义了地面节点与无人机连通率、地面节点跨域通信连通率、无人机连通率,提出了一种加权质心的单无人机飞行模型,设计了多无人机中继网络的飞行控制方法。仿真分析了地面节点的活动区域、移动速度以及通信业务对3种网络连通率的影响,比较了基于加权质心方法与质心方法在支持网络连通率上的不同。结果表明:加权质心方法在支持地面节点跨域实时通信上的能力要优于质心方法,但前者在支持地面节点与无人机间连通率的能力上要差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北斗系统的主动监控和定位体制在通航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容量飞行器模拟仿真系统按照北斗通航服务支撑系统的工作模式模拟10万架次通航飞行器,动态生成飞行航迹,将飞行轨迹信息和短报文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北斗通航数据服务中心,在网络数据链进行了大容量的通信收发处理,以验证北斗系统的功能、性能、大容量通信能力等。采取该模拟仿真途径既经济又可行,技术难点在于解决大容量数据并发处理技术、大容量的通航飞机的调度管理技术、动态建模技术、航迹仿真技术。文中对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作了简要的阐述。该研究工作推动了北斗系统在通用航空的应用,对促进通用航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ZigBee技术的远程无线温湿度测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实现工农业生产中对温湿度参数的远程无线实时测控.方法 采用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与GPRS网络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基于CC2430芯片设计无线传感节点,并开发其软件.结果 通过ZigBee组网,进行测试,该湿温度无线测控系统具有稳定的数据采集和传输质量.结论 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作为传感监控网络的后续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9.
实时、有效地获取大棚内农作物的相关参数是实现数字农业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GPRS数据采集的实现原理及关键技术,并对GPRS与其他无线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几种组网应用方案,最终确定了采用固定IP的方案来研究基于GPRS技术的温室大棚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0.
商孔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6175-6178
本文针对现有温湿度监测系统的缺陷和不足,采用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和GPRS技术,设计实现了一种真正能进行远程环境温湿度监测的系统。本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ZigBee和GPRS模块化设备进行组网,编写了ZigBee协调器与GPRS模块的接口程序,并实现了上位机监测软件。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采集温湿度数据准确、部署方便灵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实现农业环境信息的远程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方法基于ZigBee技术及GPRS技术,以射频芯片CC2500、微控制器PIC18LF4620及明基M23模块为核心。结果设计了该系统网络节点的硬件平台,给出了网络协调器和终端节点的软件设计流程。结论该方案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的特点,支持网状拓扑结构,可以快速组网,顺利读取农业环境的土壤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  相似文献   

12.
李涛 《天津科技》2015,(1):41-43
随着4G LTE网络建设的逐步推进,依据LTE TDD和LTE FDD各自网络模式特性,施行TDD与FDD混合组网,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系统各自优势,互相弥补不足。介绍了4G网络模式,阐述了TDD和FDD的技术特性,并论述了TDD与FDD混合组网目的。通过混合组网统一网络结构,可充分共享网络资源,降低投资成本,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13.
民用无人机交通管理是无人机运行管理的核心。目前无人机交通管理的研究大都处于针对单一运行场景的策略制定和相关支撑技术方案的探讨和论证阶段,没有系统揭示无人机交通管理体系全貌和技术发展趋势。在分析国外民用无人机交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面向全谱系运行场景的民用无人机交通管理体系架构,涵盖典型运行场景、管理策略、运行生态。为支持无人机交通管理体系的实施,围绕无人机空域精细化管理、无人机运行安全与间隔管理、无人机交通引导与控制、无人机智能化设施规划与应用提出了11项关键技术,并分析了技术发展现状,总结了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民用无人机交通管理应采用面向场景基于风险的分级分类管理策略,适应无人机运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交通管理关键技术研究需考虑多场景、多类型、多阶段、交互性、大规模、高自主等因素,以安全、高效融入国家空域系统。  相似文献   

14.
浅谈无人机飞行的空管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产业的兴起,无人机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无人机在各行各业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诱发了一系列无人机"黑飞"难题,全国发生多起无人机侵入机场净空保护区干扰航班正常运行事件。在机场周边的"黑飞"无人机造成航班备降,给航空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给旅客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为加强民用无人机的运行管理,规范其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确保民航飞行安全有序,该文分别对无人机按正常流程飞机及无人机"黑飞",提出了相应的空管处置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的车辆监控系统,涉及利用用户或终端位置的业务技术领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北斗通讯系统、车载终端、GPRS通讯系统和监控中心,北斗导航系统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北斗导航系统用于为所述车载终端提供定位服务,所述车载终端通过所述GPRS通讯系统与所述监控中心双向数据交互,用于将北斗导航系统提供的定位信息通过GPRS通讯系统传送给监控中心,并将监控中心上传的控制命令通过GPRS通讯系统传送给车载终端进行处理。所述监控系统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应用到车辆定位监控系统之中,融合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实现了车辆监控、轨迹追踪、实时定位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2002,(5)
该项目以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地面监测系统、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设计农情监测系统的结构,研究了主要农作物的面积、长势、灾害、产量等主要农情要素监测的关键技术;建立覆盖全国的农情监测运行系统。其特点与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系统设计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农情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与管理,在国内首次设计了覆盖全国、包括主要农情要素的遥感监测系统。实现了业务运行且证明技术可行。(2)技术路线采用地面与遥感监测相结合,遥感监测以NOAA/AVHRR数据为主与GIS背景库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一个安全性、通用性、开放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的网络飞行试验数据库系统成为必然趋势.我们综合考虑B/S与C/S各自模式的特点,采用B/S和C/S模式相结合开发了飞行试验数据库管理系统.文章论述了飞行试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给出了实现该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同时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技》2005,(11):57
中国第一个高端多用途无人机遥感系统在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机场首飞实验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无人机对地观测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个由北京大学与中国贵州航空丁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多用途无人机遥感系统首次采用集成性、智能化和高分辨率空间数据获取等技术,在可靠性、飞行高度、平稳度、导航精度及运行制作成本等方面,已具备了航空遥感的应用能力,综合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关专家表示,该机无论在飞行性能、导航控制精度、通信与任务设备装备,还是价格上,均具备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竞争的实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ZigBee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温室大棚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采用ZigBee技术和GPRS技术,设计了基于微型无人机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以PC机为控制核心,通过各种传感器和微型无人机进行环境数据的采集和农作物生长状态信息的获取,经由无线收发模块CC2430和GPRS网络完成数据的传输,最终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直观地显示在PC机上。系统将无线ZigBee网络与微型无人机采集模块相结合,实现对温室大棚农作物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20.
(1)空间信号精度提升总体设计。在最大程度兼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从提升系统发播的空间信号精度方面,论证给出系统服务性能提升的指标分配与可行性分析、明确空间信号精度提升系统接口设计、完成空间信号精度提升总体设计,指导课题2(北斗空间信号精度提升关键技术)的工程实现。(2)地基导航信号网络总体设计。研究北斗地基导航信号影响服务精度的各种因素、实现定位精度5 m的指标分配、设计并论证地基导航信号网络信号体制、完成地基导航信号网络伪卫星布设方案与时间同步方案研究。指导课题3(北斗地基导航信号网络关键技术)的工程实现。(3)系统集成与试验验证。完成北斗空间信号精度提升系统集成方案设计、空间信号提升试验方案设计、地基导航信号网络布站方案的设计、地基增强示范系统集成方案设计、地基导航信号网络试验方案设计;实现空间信号提升系统集成、地基导航信号网络集成、搭建整个北斗服务性能提升试验系统;组织开展UERE优于1 m、定位精度优于5 m的技术指标试验验证,形成示范演示试验报告。(4)基于北斗的PNT体系架构及应用研究。该研究内容主要开展基于北斗的PNT体系需求分析、PNT体系应用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PNT标准体系研究。最终形成"基于北斗的PNT体系构架及应用研究报告"。该年度主要研究内容为空间信号精度提升总体设计、地基导航信号网络总体设计、地基导航信号网络伪卫星布设方案与时间同步方案研究和基于北斗的PNT体系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