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材的需求和使用量也日益攀升,同时中药的安全性问题也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其中真菌毒素的残留是导致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其制剂质量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目前,对于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对中药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系统研究尚不深入。因此,关注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其制剂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状况,对中药的安全性保证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本文对黄曲霉毒素的概况及中药中黄曲霉毒素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进行相关的展望,以期为黄曲霉毒素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B1是食品污染中常见一种物质,本文笔者重点介绍了食品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B1的化学检测分析方法,以期通过提高食品的检测方法,促进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黄曲霉毒素对人类构成的健康威胁,简析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概述了几种目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同时分析了每种检测方法其独有的优点和缺点。根据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导致检测机构工作负担增大的情况,提出了如何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前提下尽可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进行大批量次检测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食品及农产品中,因真菌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B1是人们健康的一大威胁.因此,探寻一种简便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对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配体交换的方法,使用磷酸化的黄曲霉毒素B1适配体将油酸分子包裹的油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改性为水溶性纳米颗粒.在构建水溶性纳米荧光探针的同时,保留了适配体识别黄曲霉毒素B1的能力,结合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小分子竞争法快速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该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100ng/mL,检测限为2.4ng/mL.将该方法用于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其加标回收率为93.8%~111.6%.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曲霉毒素是化学结构相似的一群衍生物,可分为B1和G1两大类。黄曲霉毒素性质较稳定,其产生菌黄曲霉菌在自然条件下较易生长繁殖,并产生具有毒性的黄曲霉毒素,此毒素对人类造成致突变危害、肝脏危害等,容易对食品造成污染从而危害人类健康。检测黄曲霉毒素需要简便、快速、容易操作的方法。预防黄曲霉毒素产生危害的主要措施是防霉和去毒。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毒素的物理检测是目前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近红外和传感器方法检测精度差的问题,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了黄曲霉毒素B1溶液对太赫兹波的响应。首先根据B1溶液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光学参数(主要是折射率和吸收系数)的不同,对B1溶液的太赫兹光谱进行定性分析;再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能够对黄曲霉毒素B1溶液的不同浓度进行精确识别,为以后建立黄曲霉毒素太赫兹谱库和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中含有一些黄曲霉毒素,而这些毒素如果进入到人与动物的身体中会产生肝癌等疾病问题。如果长期的服用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饲料也会导致动物胚胎中毒,还会降低奶牛的产量,也会导致牛奶中含有转型的黄曲霉毒素,如果黄曲霉毒素进入到人体内,会诱发肝癌等严重的后果。基于此,该文主要对玉米黄曲霉毒素进行了分析,探究了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式与手段,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与其氧化酶接触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过氧化氢及其他产物。本研究采用酶电极生物传感器,将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固定在醋酸纤维素载体膜上,制备电流型电化学酶电极。在SBA流动注射分析仪器上安装黄曲霉毒素氧化酶电极,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酶电极对黄曲霉毒素具有良好的响应特征,测定精密度(RSD)为1.20%(n=10),线性范围为0 ~100 μg/L(R2=0.999 6),加标回收率为96%~102.4%。因此,本研究建立的酶电极分析法可用于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兆蕃 《甘肃科技》2010,26(18):89-93,84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AF)是由某些真菌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致癌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概述了黄曲霉毒素的毒性、理化性质、分布与产生的条件及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论述了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去除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而确保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环境习居菌,经常在种植、贮藏、加工、运输过程污染玉米、花生等富含脂肪酸的粮食及相关食品和饲料,并会产生多种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其中,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产生的最主要真菌毒素之一,是公认的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贸易争端;更重要的是,黄曲霉毒素具有高毒性、高致癌性、致突变性和免疫抑制性,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因此,黄曲霉毒素合成、调控及防控的相关工作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阐述已知的黄曲霉毒素产生途径及相关调控机制,并介绍了多种有效的防控手段。重点讨论光照、温度、水活度、营养物质、pH值、氧化胁迫等环境因子对黄曲霉毒素合成的影响及已明确的调控机制;阐明了参与不同环境因子调控毒素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同时分别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不同技术层面介绍了多种有效抑制或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总结了黄曲霉毒素污染防控策略;并对今后的关键研究方向和重点防控措施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样品经超声萃取、衍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方法的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测定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2.
霉菌的种类多,分布广。土壤、空气、水及生物体中都有霉菌的存在。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它可引起粮食、食品、布匹、衣物、纸张、图书、中药材等的霉变.诱发动物、植物病害,危害人类。近年来又发现不少霉菌在豆类、谷物上生长,可产生毒素,尤以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己引起各国生理科学工作者的普遍的重视。由于大米、花生、黄豆等是人类的主要食品,食用霉变食品必将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开展大米、花生、黄豆等的防霉研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姜黄素对黄曲霉的抗真菌效果。实验发现,0.3 mmol/L的姜黄素对黄曲霉孢子萌发率、芽管长度以及菌丝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1.4%、28.8%、21.4%。姜黄素显著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量,姜黄素处理组比污染阳性对照组减少了46.9%。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 PDA)培养基中生长后发现黄曲霉孢子颜色由原来的黄绿色变成白色,说明姜黄素抑制了黄曲霉孢子色素的合成。此外,姜黄素显著降低黄曲霉菌丝穿透力,从而使得黄曲霉的致病性下降。在连续处理3代后,黄曲霉侵染花生的能力也明显降低,说明黄曲霉没有产生耐受性。该实验结果为防控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部分黄曲霉菌会对农作物及产品造成严重污染。受相关基因的影响,黄曲霉会产生一种对人类健康与畜禽养殖构成重大威胁的真菌毒素,即黄曲霉毒素,在田间、储藏期或运输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均可能发生。防止黄曲霉毒素进入食物链的策略有很多,其中采用生物法防治黄曲霉污染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利用微生物对黄曲霉及毒素进行控制,可有效减轻黄曲霉菌及毒素对粮食作物及产品的污染,发挥功能的物质主要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包括多肽、小分子有机物、有机酸、抗生素和酶等。黄曲霉毒素污染对农作物产生的重大经济影响及其对人和动物的毒害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介绍了对黄曲霉及毒素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链霉菌和一些海洋微生物等),分析了拮抗微生物中所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阐述了其对黄曲霉的抑制机制及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情况,希望为生物防治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枣庄花生主产区山亭区的农户自产花生进行了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抽样调查检测和分析,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地区花生无黄曲霉毒素污染或污染水平很低,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据此,初步得出结论:开春之前枣庄地区自产花生在常规状态下无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改良的CTAB 法提取曲霉属产毒真菌DNA 的方法,并与试剂盒提取法进行比较。经过改良的CTAB 法能够成功提取出曲霉属产毒真菌的DNA,且浓度和纯度均可达到PCR 扩增的标准。根据合成黄曲霉毒素的aflR 基因设计两对引物,运用PCR 方法进行扩增鉴定,结果表明黄曲霉、寄生曲霉和溜曲霉基因中可检出aflR 基因,烟曲霉和杂色曲霉中并未检出,达到对黄曲霉毒素产生菌进行鉴定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为产毒真菌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与花生油质量安全有关的脂肪酸组成及黄曲霉毒素B1、苯并(a)芘、3-氯丙醇酯等危害成分相关的法规标准以及分析检测的进展进行评述.并对黄曲霉毒素B1、苯并(a)芘、3-氯丙醇酯、氧化产物等危害成分的脱除方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毒素产毒菌株的快速筛选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花生察氏培养基、花生葡萄糖硝酸铵培养基、筛选培养基,这三种培养基对从谷物、食品、饲料等环境中分离出的12株黄曲霉菌株的产毒能力进行了筛选试验.根据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灯下能发出强烈荧光的特点进行试验,筛选出4株黄曲霉毒素产毒菌株.经过菌株产毒培养、毒素的抽提、薄层层析等一系列试验证明,这三种荧光筛选培养基能够对黄曲霉毒素产毒菌株进行快速有效的筛选.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真菌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及发展真菌毒素控制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真菌基因组学及其他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挖掘基因组信息、获取基因表达谱继而为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调控网络及其他真菌次级代谢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真菌次级代谢基因的表达需要不同类型的转录因子进行调控,包括通路特异性转录因子、全局性转录因子及应答各种环境信号的广泛转录因子等,对这些转录因子功能的研究加快了我们对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代谢调控机制的认识。本文主要综述了利用基因组信息对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代谢调控机制中的各类转录调控因子研究现状,并对本实验室多年来在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东部黄海中分离出一株对黄曲霉的生长及黄曲霉毒素合成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海洋芽孢杆菌.采用滤纸片法研究其抑制黄曲霉菌丝延长的情况,用Beacon试剂盒检测抑制毒素合成实验中毒素含量,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eal-time qRT-PCR)重点对aflR、aflJ两个基因的转录产物进行定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株海洋芽孢杆菌对抑制黄曲霉生长及毒素合成和aflR、aflJ的转录有较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