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本文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礼仪教育。一是幼儿礼仪教育要在环境中熏陶。二是幼儿礼仪教育要在早操中渗透。三是幼儿礼仪教育要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四是幼儿礼仪教育要在游戏中锤炼。五是幼儿礼仪教育要在家园同步中巩固。综合上述五点,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针对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活动中加以引导,就能使孩子们学会以礼待人,做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数学领域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尤其是对小班幼儿易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更会使幼儿对数学感到枯燥和乏味。结合这一特点我将抽象和枯燥的数学活动利用数学的逻辑条理性,运用游戏的形式来完成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培养幼儿喜欢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刘爱玲 《科技信息》2011,(17):285-285
“游戏在幼儿教育领域中,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自然’活动,而是负载着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教育活动”。利用结构游戏提高幼儿的综舍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结构游戏中,可通过操作多种材料,培养幼儿的学习探索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在结构游戏的环境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幼儿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创意拼插,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游戏中,幼儿会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这时候教师的介入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而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角色游戏可以让幼儿获得健全人格,是构建和谐幼儿群体的典型游戏,从而较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参与到角色游戏中来,本文以托班幼儿为主体,结合角色游戏的特征,尝试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实现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舞蹈教学,要发挥出幼儿游戏的作用,在参与中掌握动作要领和技巧。在游戏中实现舞蹈的起承和延伸,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减轻幼儿学习压力。该文先分析了游戏的幼儿舞蹈中的作用,再对舞蹈的游戏形式进行了探索,包括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从而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海静蕊 《科技信息》2011,(7):I0218-I0218,I0339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由此可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幼儿游戏和幼儿学习同样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探索活动。而游戏是幼儿以自己的方式主动探索,从而在游戏中自由、愉快、积极、主动地发展。我园把"让游戏课程回归自然","让游戏回归童真"作为游戏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在游戏课程建设,开发优化环境,推行"主题学习游戏化",多途径、多角度评价四个方面做了一些探讨,让幼儿游戏顺应孩子的天性,赋予幼儿游戏真正的自然意义和生活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区域游戏活动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兴趣。而决定区域游戏活动开展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活动材料的投放,该文将探讨区域游戏活动材料投放的层次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区域活动是幼儿创造性地模仿成人劳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幼儿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区域活动能够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幼儿的决策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教师及时观察了解幼儿最近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设计出更适宜幼儿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佳 《科技信息》2009,(26):157-158
所谓商务谈判礼仪,就是指在长期的商务谈判交往过程中,满足迎合文化的适应性而形成的行为或活动的规范,理解学习国际商务谈判礼仪可以消除不同文化的不同国家间的沟通鸿沟与理解障碍、误会或摩擦。本文通过国际谈判技巧和实例对国际商务谈判礼仪进行分析。在文章的开始部分中介绍了国际商务谈判特点、原则及重性,接着分别重点介绍了五部分谈判礼仪,即仪表礼仪、见面礼仪、举止礼仪、洽谈礼仪。而见面礼仪和洽谈礼仪是本论文的着重介绍对象。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育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幼儿从中感知、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它的实质是指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如果把理性的数学知识结合到游戏中,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幼儿时期一般指3~6岁这个阶段,在幼儿园教育的过程当中,要高度重视幼儿身体素质的开发。民间游戏是重要的游戏宝库,在幼儿教育当中应用儿童民间游戏,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游戏的成本,提高游戏的丰富性、多样性和趣味性,还可以鼓励幼儿在生活当中探索、发现自己身边的趣味性活动,提高教育的生活感。从当前的幼儿教育可以看出,小学化发展倾向已经成为困扰幼儿教育效果的主要问题之一,开展多样化的游戏不仅可以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的时间,锻炼儿童的手眼配合能力,提高幼儿的肢体灵活性,还可以将很多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夹杂在游戏当中。而民间游戏往往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非常适合儿童当前的生理发展需求以及心理发展需求。基于此,该文主要结合儿童民间游戏主要类型,探讨其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价值和意义,分析有效路径,进行游戏设计。  相似文献   

13.
刘碧丹 《海峡科学》2007,(9):117-1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教育评价”部分指出:“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察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以游戏活动评价来说,应考察教师是否合理的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使师幼之间形成指导式互动,以保证游戏发展价值和教育作用的切实实现。有了教师在游戏过程与幼儿的指导式互动,游戏活动计划才得以实现,游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功能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4.
从游戏观察中生成课程是支持幼儿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当前幼儿游戏与教师预设教学之间的壁垒仍然存在,突出体现在教师游戏观察中存在观察随意性强、记录缺乏教育视角、游戏指导信心与能力不足,建议教师科学预设观察目标,建立游戏兴趣与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联系,开发资源延展游戏情境。  相似文献   

15.
林小佩 《科技信息》2013,(6):353-353,352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由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最喜欢游戏,因此游戏成为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没有游戏就没有儿童,游戏体现了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活的必需品,游戏给予儿童童话般的生活。游戏总是伴随着儿童的脚步从历史走到了现在,可是现在的游戏越走越远了,远得逐渐地背离了儿童的天性,远得渐渐地退出了儿童的生活,所以寻找游戏的身影,期待游戏的回归,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李文菊 《科技资讯》2014,12(22):152-152
德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所以进行德育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抓起,将幼儿的德育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通过对幼儿园、家庭及社区等各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在幼儿德育教育上形成合力,加强幼儿对道德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其德育、情感和行为能够良好的发展.这就需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和物质环境,在幼儿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将德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幼儿园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而且还要加强德育的实践性,通过幼儿的生活与游戏将德育教育进行渗透.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方式,又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幼儿偏爱游戏,游戏伴随着他们快乐成长,怎样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本文就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指导作一些粗浅的交流。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包括两方面的任务:准备工作和介入游戏,准备和介入均以观察为前提;游戏过程中教师灵活地运用四种指导策略:平行游戏法、合作游戏法、材料隐喻法、同伴互动法,试图用“潜”、“润”等方式提高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社会中,幼儿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学前教育是幼儿接受的第一阶段的教育,通过学前教育,幼儿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小学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幼儿园活动过程中,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是十分重要的部分。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游戏活动,能够促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在开展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过程中,幼儿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并且在活动中学会沟通和交流,更可以对幼儿的合作能力进行全面培养。本文对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创新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方式,又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幼儿偏爱游戏,游戏伴随着他们快乐成长,怎样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本文就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指导作一些粗浅的交流。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包括两方面的任务:准备工作和介入游戏,准备和介入均以观察为前提;游戏过程中教师灵活地运用四种指导策略:平行游戏法、合作游戏法、材料隐喻法、同伴互动法,试图用“潜”、“润”等方式提高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20.
幼儿的主动性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幼儿发展的核心是主动学习,而主动学习则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对幼儿将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乃至终身教育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