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本文首先引入多屏拼接技术, 然后详细介绍了接发列车模拟训练系统、车站调度模拟系统的系统基本原理;对两套系统的显示需求进行分析;采用软件与硬件相结合, 构建系统的多屏拼接硬件平台, 对拼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猛 《海峡科学》2012,(8):67-69,89
物联网液晶大屏幕拼接系统是以系统工程、信息科学、自动控制等为指导,将国际上先进可靠的高清晰数字信息显示技术、视频墙拼接技术、信号采集与传输技术、图形信号转换技术、多屏图像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融为一体.该文对物联网液晶大屏幕拼接系统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利用该技术构建了莆田市城乡建设数字化指挥大厅,提供一个具有高亮度、高物理分辨率、高清晰度、高智能化控制的大尺寸图形信息显示终端.  相似文献   

3.
位于长江流域乌江上游六冲河段的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须建专用水库地震监测台网.通过对夹岩工程地震台网台址的现场勘选测试,调整不满足背景噪声要求的台址,投入运行后,台网观测系统性能分析、台网理论监测能力和实际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建成后的夹岩工程地震台网观测环境良好、系统运行稳定,实际监测能力达到了设计和行业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进入“互联网+”时代,地震监测工作无疑是互联网技术的受益者。本文以互联网为视角,从中国地震台网建设、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技术系统及地震数据的产出、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对中国地震监测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在互联网的深刻影响下,地震监测领域逐渐呈现出B/S软件模式的普遍化、监测体系结构的去中心化和数据管理的双向化等趋势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扩大显示桌面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多屏显示,它不同于以往的双头显示技术,后者在每个显示设备上都显示相同的内容.在Linux操作系统下为了使用这一技术,在硬件设置好之后,需要配置XFree86以便启用带Xinerama扩展的多屏显示.作为一种适合于应用程序开发的工具,Qt实现了多屏显示的配置开发.实现的用于显示IC版图的程序,印证了多屏显示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宁夏气象天气会商高清视频显示系统设计采用交互式音频、视频技术,具有扩充性,选择多路视、音频信号的本地显示和转接显示,采用高清、高亮度、窄边拼缝等离子拼接技术构成功能齐全的大屏显示系统。具智能开机、预约设定,信号任意切换与画面可漫游显示特点。利用全区气象部门业务网络系统,搭建了省级气象台与市县级气象台站的预报业务人员互动的交流平台。同时可通过气象业务应用系统直观地显示全区观测站点的信息、图像和数据,达到提高预报决策现代化手段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中实现单机多屏同步显示的概念,实现多屏显示常用的三种方法及各自的特点,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了多屏显示在计算机教学、信息共享、会议等多方面的应用,为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多屏显示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石河子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石河子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布局、构成系统和数据处理分析,以提高石河子垦区及周边地区的地震速报、实时监测和资料收集质量,利用石河子及周边地震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政府在震后决策指挥、抢险救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关联多屏显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关联多屏显示这一全新概念,并在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展开研究.首先将电力系统的显示内容分为对象类以及信息类,基于屏幕间显示内容联动性上的不同,对关联多屏显示的重要属性--关联关系进行了归纳,将其分为对象相关、信息相关、继承相关、完全相关等四大类.随后对关联多屏显示的实现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在最后基于单机多屏的模式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10.
李明禄 《应用科技》2009,36(1):I0006-I0006
本系统研究了原始空间数据的预处理;空间数据组织、存储、索引及管理;海量空间信息的快速漫游与查询检索;空间数据共享、交换及快速分发。研究并实现了海量空间信息存储无缝拼接技术,实现了空间元数据管理及分布,提出了基于海量存储设备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共享技术,实现对多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微地震监测的最大挑战:目标特性不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明确监测目标的特性对微地震监测的技术路线,甚至每一细节影响极大。由于观测点与目标由固体远隔,微地震监测和检验的可靠性比监测隐形航空器和航海器还要艰难。微地震最重要的两个特性是微小且通常是剪切破裂或具有剪切破裂成分,这与爆炸或天然大震甚至地方小震有重大差别。微地震监测的中心任务是使用三分量的地震台网,在仪器研制、数据采集、去噪、计算与解释中,尽力获得和提高有效信噪比。当前微地震监测最关键的是可行可靠的数据采集,尤其在地面。讨论并列举了其他挑战,尤其是井中邻近监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对大场景进行监控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的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系统主要由视频采集、网络传输、远程图像拼接与显示3个部分组成.视频采集部分以FPGA为处理器,通过控制TW2867视频解码芯片实现4路视频同时采集;网络传输部分通过控制千兆以太网收发芯片RTL8211EG,并采用UDP协议实现了视频数据到上位机的高速传输;上位机接收多摄像头数据后,使用OpenCV及GPU完成了图像的快速拼接和显示.采用千兆交换机构建了8个摄像头的大场景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视频传输速率可达912 M B;初始化完成后,全景图像拼接时间只需0.38 s;视频刷新速度可以达到15帧/s.所设计的系统可以扩展连接更多的摄像头,满足了更大场景拼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如何更好的建设地震监测台网,从资源整合建设、重点建设以及社会效益三个角度做了简单的分析,为实现地震监测台网的完善统一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该文针对广东某公司自200 5年至今在中国申请公开有关大屏幕显示无缝拼接显示技术专利中请,进行申请数量、申请人排行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有关传统的大屏幕显示拼接技术和投影式大屏幕显示拼接技术两方面进行消除拼缝实现无缝拼接的技术进行总结归纳,并对代表性专利技术进行介绍,分析其发展趋势,望为相关关业内人士对了解该领域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传送流无缝拼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在MPEG-2传送流(TS)无缝拼接技术中拼接点选择、信息一致性、音视频同步和缓冲区溢出等关键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系统层和基于基本层的无缝拼接方案.基于系统层的方案算法简单,计算量小,运算速度快,但对拼接点的选择要求较高,灵活性较差;基于基本层的方案能够实现以帧为单位的无缝拼接,可以随意选择拼接点,但需用到转换编码技术,算法较复杂,计算量较大.实验表明,2种方案都可以实现TS流无缝拼接,得到的拼接流符合MPEG-2标准.  相似文献   

16.
基于虚拟平面的广角镜头全景拼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多图像级联拼接的全景成像技术常常使用广角镜头采集源图像。针对非线性的柱面模型、球面模型拼接鲁棒性较差,以及传统平面拼接模型占用存储空间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平面的广角镜头拼接算法。通过将最后显示面进行网格化,并通过虚拟平面间、显示面、原图与虚拟平面间映射关系,找到网格点与原图的对应关系;再对显示面非格点区域进行位置索引插值,完成显示面填充。还通过基于虚拟平面的移动直接线性变换进行拼接优化;并使用级联拼接实现全景。实验证明与移动直接线性变换方法相比,细节效果相当且有速度提升,比柱、球面拼接方法拼接更为鲁棒。  相似文献   

17.
汪陈伍 《科技信息》2010,(24):I0205-I0206
本文提出了SIP视频会议系统多点显示单元的一种实现方法,采用网络监听的方式,通过对Winpcap的调用,实现对网络数据包的捕获,经过SIP协议分析得到需要的视频流数据,对视频流进行解码和多屏显示。此方案有效节省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带宽和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土木工程构件的高精度全场变形测量,分析了基于标志点的多相机测量方法的实际精度,并将该方法用于BFRP筋海水海砂珊瑚UHPC组合梁的抗弯实验.利用编码标志点对多套双目系统的结果进行坐标统一,并通过引入拼接误差un对多相机测量结果的坐标统一精度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面内位移量较小时,拼接误差un基本等同于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讨论了平板幕和环形幕两种多通道系统的拼接技术,给出了实现方法。选用TCP协议建立了分布式通信环境,在Master端和Slave端的通信过程中通过添加最大相关等待时间机制对多通道系统进行优化,实现了大屏幕的多通道立体显示系统,给出了一个被动式多通道立体显示系统的硬件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在实时性、一致性以及显示效果上都有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满足用户对大屏幕显示内容进行实时控制的需求, 开发了一款新颖的在Android 系统上对拼接屏进行图形化操作控制的智能移动控制系统, 并提出一种基于世界坐标的智能布局算法, 实现了客户端编辑模式下图像的智能布局。客户端与服务器使用socket 编程建立TCP 通信。该系统在多个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