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文富 《科技资讯》2012,(34):25-2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以及人们生活质量都在随之不断的提高而和发展,电子通信技术应用也比较广泛,因此,对电子通信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也正因如此,对接地技术的研究也变得逐渐增多,本文也主要从接地技术来论述电子通信设备的安全保障以及运转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我国通信设备正常运行,免受电磁干扰,在对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对通信设备实行接地处理的方法,优化接地处理措施,来提高其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是保障青海空管分局运行安全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民航空管事业的发展,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电磁干扰也开始成为影响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运行的重要因素。在通导设备建设大机房的应用过程中,电磁干扰以各种形式出现,成为影响通导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影响到空管的运行安全。本文从空管通导设备接地问题着手,对电磁干扰的现象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设备运行中的干扰类型和接地方式,结合工作实际,为有效提高空管通导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马红旗 《广东科技》2012,21(7):162-16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也得到了认证,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性能显得越来越重要。接地技术在现代的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接地是为了提供一种保护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接地往往起到的是屏蔽保护的作用和静电的释放,为通信设备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也提高了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电视工程接地技术是一种能够保证电视工程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可以称作电视设备的"保护伞"。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视工程为了提高节目质量和水平,对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又有较高的需求。系统中的弱电设备逐渐增加,电磁干扰也会日益明显。尤其在雷电天气,雷击容易导致电视设备运行不畅,如果设备操作人员不慎接触到漏电设备,还会发生触电事故,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电视工程中运用合理科学的接地技术已经迫在眉睫。该研究旨在阐述分析接地技术对电视工程的意义,以及接地技术在电视工程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电子电气设备被应用到很多领域中,为使其高效、稳定、可靠的运行,就必须要提高对其安全性的重视程度。在电子电气设备使用中,接地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做好接地工作才能够使电子电气设备更加安全的运行。接地技术在工程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还能够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顺利实现,因此本文主要就电子电气设备中实用接地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电子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蓝牙设备,还是无线网络都属于无线电子通信技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日常的设备使用。因此该文通过对无线电子通信技术应用安全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同时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为无线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雷电干扰对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正确接地是提高抗雷电干扰的重要技术措施。本文就提高二次设备防雷技术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三个方面做了论述,首先分析雷电干扰对二次设备产生的影响,接着论述接地技术在二次设备防雷中的重要性,最后探讨应用等电位连接技术对二次设备防雷的保护原理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何岳清 《科技资讯》2010,(31):115-115
随着微机保护技术的进步,IEC61850变电站通信系统和电子式互感器的逐步推广应用,一次设备数字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后,必将对继电保护标准化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继电保护标准化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其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对推动标准化设计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的,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电子通信技术行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主要支柱行业也将会被更加重视,人们对于电子通信技术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势在必行。该文就电子通信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能够对我国电子通信技术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爱东  金鑫 《科技资讯》2023,(10):34-37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复杂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是雷达设备的一个关键指标。接地技术是雷达设备中的重要内容,保障了雷达设备的可靠运行。该文讨论了雷达设备电磁兼容性的接地技术,阐述了保护接地、系统基准地和屏蔽接地的内容,分析了单点、多点、混合和悬浮接地的特点,并研究了实际雷达设备的接地技术设计原则和接地电阻计算,探讨了多级电路接地和地环路干扰抑制特点,论述了接地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电气设备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防止雷击、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随着经济的发展,电气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设备接地问题引发的设备事故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电气设备接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电网高速发展,各种信息通信设备大量投产,相应检修工作量也大幅增加。设备检修是设备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有重要意义。状态检修则是先进的设备检修管理机制,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检修领域具体体现。本文对信息通信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工具与依据进行分析,并探讨在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实际应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志刚  曹晓斌  何方方  韩虎 《科技资讯》2015,13(1):43-46,48
随着我国高铁的高速发展,站场中的信号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密。由于信号设备是电子和微电子技术装备起来的且工作在弱电环境下,当站场中的独立接地支柱出现问题时就会对弱电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我国高铁的发展带来较大的阻碍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当站场中间接触网支柱发生短路时,虽然钢轨上接有回流线,由于钢轨泄露电阻较大,短时支柱周围的地电位较高,因此会对埋设在支柱附近的信号电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击穿电缆。该文通过CDEGS仿真软件建立站场中间接触网支柱短路模型,通过仿真得到相关数据,研究站场中独立接地支柱短路对信号设备带来的影响,对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接地网作为隐性工程容易被人忽视,往往只注意最后的接地电阻的测量结果。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引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变电站地网因其在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一次性建设、维护困难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受到重视。另外,在设计及施工时也不易控制,这也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通信网络在各行业发展中逐步体现的支撑作用,人们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通信局站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电源的稳定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通信设备是否可以安全运行。一般的通信设备发生故障,其影响是局部的,但通信电源发生问题,带来的则是整个局站的通信中断。电源技术的可靠性影响着通信技术的应用,反过来,通信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极大地推进了电源技术进步,特别是电源监控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通信电源设备可以具备无人值守、故障自诊断、故障自动报警、电池自动管理等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是个很庞大的系统,它既包括大型的强电设备,还有许多用于收费、通信、监控等系统的弱电设备。虽说现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也设计和安装了各种类型的防雷器,并且也进行了接地施工,但是,弱电和强电系统的防雷问题还是经常被人们忽略,接地的标准也都不统一,这也造成了现在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出现了很多防雷的漏洞,使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雷击事件,导致设备的损坏。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深思一下,总结完善过去的经验教训,完善现在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防雷电能力,减少不必要的雷害,保护机电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质量。  相似文献   

18.
配电网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对配电网上各种设备进行远方实系统设计时监视、保护与控制及优化运行的一种自动化系统.近年来,我国在较大范围内开展了旨在提高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配网改造工作.同时,在配网自动化研究领域也涌现出许多理论性与实用性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既有宏观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方案设计,也有微观的配网自动化具体功能分析与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讲述了通信电源的系统组成及通信电源在通信网络中的重要性。并对通信电源中的开关电源、蓄电池、动环监控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近年来,随着通信设备的不断更新,对通信电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对通信电源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着通信网络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20.
LDJL-II型全电子执行单元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铁路车站自动控制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最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确保了设备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方便的维修方式,提高了运输效率,改善了劳动条件,替代了传统联锁系统中继电器执行部分。因此该文从现场信号技术人员的视角出发,结合现场运用的实践积累分别对全电子执行单元系统的结构、通信组网方式、配置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且分析该套系统的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的方法,以方便同行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