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慕课的出现给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阐述了慕课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传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点和采用慕课进行信息素养教学的优势,提出了慕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慕课对高校教学改革带来诸多挑战,冲击高校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对教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学评价面临困境.慕课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需要采取相应策略,如建立传统高校教育与慕课教育耦合机制、夯实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慕课教学的手段及其方法、建立基于慕课平台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校园教学文化建设等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3.
视频课程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一种新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慕课平台下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视频课程则是推动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促进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网络化和科学化的一种有效方式,鉴于此,该文就针对慕课平台下与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视频课程构建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具体分析了慕课平台下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视频课程构建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慕课平台下高校体育与健康视频课程构建的基本流程,希望能够借此为慕课平台下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视频构建工作的科学化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慕课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符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慕课平台建设可以提升教育管理服务质量,有效整合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教学、实训、校企合作等资源。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支持力度、校企合作深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慕课管理平台建设、教学管理模式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出发,探索MOOC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慕课"在近几年发展迅猛,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很大冲击,也成为教育界创新的突破口.简述了国内"慕课"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慕课"教育的利弊,探讨了"慕课"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近年来慕课在国内外应用发展的调研分析,比较慕课与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微课的区别,讨论慕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慕课在高校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高等专科学校应构建以校园网和计算机机房为硬件平台、以校内选修和校外成人教育学分为奖惩机制、以无纸化考试软件为测评系统、以翻转式教育为预期目标的慕课教学体系,促进慕课教育在高等专科学校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发生了改变,慕课应运而生并开始流行。国内一些知名高校也纷纷加入慕课的队伍。慕课采用开放的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时空不受限制,扩大了课程的讲授范围,改善了授课形式,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该文基于慕课在高职办公自动化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希望能使慕课教育在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和推广,促进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8.
慕课是现代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这种以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新的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出现之后以燎原之势迅速席卷了全球多个国家,并进入了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在我国多个学科教育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正是因此,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也被很多高校提上了教改的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文针对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文首先在阐述了慕课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慕课带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所应考虑的问题,希望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效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慕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存在的各项弊端,更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就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在教学效果方面并不理想,这极大地阻碍了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通过合理地利用慕课这一教学手段,能够全面展现体育教学的魅力所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新拉回体育教学之中,从而达到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该文以高校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不足及问题的分析,指出慕课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为高校体育教育开展慕课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慕课"平台公司强势崛起的同时,替代传统大学教育一直是其追求的目标。在教育平台、师资培养、教学质量以及教育价值追求等方面,"慕课"教育与高校教育具有本质上的功能差异性与不可替代性。鉴于此,我国高校一方面应坚持理论自信,认清自己在高等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另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慕课"运动正在改变着高等教育格局,加速着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尤其是非一流大学,应重视对自己的名师培养,抓住"慕课"契机,提升竞争力,增加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从而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的创新,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应用起来,慕课教学是现下新型的教学方式,而且已经逐步进入了护理专业的教学活动当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各大高校对慕课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且在不断探究慕课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促使慕课课程得到很好的发展。该文结合慕课背景下护理专业的教学方式,指出慕课在护理教学中的必要性,对慕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慕课教学资源进行护理专业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慕课”是“大规模网络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英文全称为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一般简写为MOOCs)。2011 年秋,斯坦福大学2 位教师创立的一个在线免费课程平台,挑拨起了人们对于网络技术参与当代教育变革的敏感神经。这种被定义为“慕课”的教育模式迅速得到世界诸多知名高校的响应,大家纷纷推出自己学校的品牌“慕课”。近2 年,中国各大高校也纷纷推出“慕课”,成立专门的开发部门,掀起了一股“慕课”热。  相似文献   

13.
慕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可以在现有教学方式外满足成人高校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无论是国家、省市,还是学校层面,都十分重视成人高校的慕课建设,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以上海市成人高校领域第一门在成人高校MOOC联盟平台上线的慕课《色彩学》为例,深入研究了基于教学视角的慕课整体设计思路与功能模块建设,分析了基于学习视角的慕课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策略,总结了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教学优势与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慕课”的快速发展主要受全球化发展、教育经费投入、高等教育改革和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等因素的推动。“慕课”的出现和发展给我国高校带来机遇和调整,高校要用战略视角思考高校的教学改革,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积极主动应对,推动和促进在线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应当主动应对、主动适应“慕课”对教师的要求,重新定位教师角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和重新审视,研究和实践“慕课”教学的要求和规律,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确立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慕课的迅猛发展和扩张,追溯了慕课的国际、国内发展历程,分析了慕课的应用前景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慕课课程实时服务困难、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现实情况,结合慕课课程特征,对高校实体课堂进行了重构探究,建立了多维互动式课堂教学与慕课融合的教学新体系,旨在促进慕课在高校课堂中的快速发展和高效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慕课理念的广泛传播以及各高校和全社会的重视,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也应紧跟潮流,创建与慕课相结合的新机制。该文分析了慕课理念与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融合的内涵及意义,对当前国内外基于慕课的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实践案例进行剖析,以期能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高校教学的发展中,出现了慕课这种新型的大规模网课的教学模式,这对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得高校教学培养方式的革新势在必行。该文旨在探索慕课在高校C语言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并积极地运用慕课的优点来促进C语言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以切实提高慕课运用于C语言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将慕课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更适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考虑地方高校的教学环境、教育技术和教学对象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讨论如何实现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慕课系统的制作与开发、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模式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型理念应运而生,那么慕课作为我国在校教育的标志性平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传统教学中的教育资源分散、教学形式僵化、教学团队合作不足等问题。虽说慕课教学模式与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契合,但在此大环境下,高校应如何建立和开发教学资源库则是重点问题,因此该文进行具体的研究,望对各高校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起到帮助作用,进而最大发挥慕课环境下的教学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初期,慕课的研究较早地在欧美国家开展,借势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其他国家对慕课的研究紧随其后,慕课的研究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教改项目研究热点之一。教育资源丰富、网络平台共享、开放普及、快捷高效是慕课的特点。慕课的实质是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教学模式中教学方式的优化改革。把慕课这种教学方式引入到农业高校仪器分析课程中,对其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进行探究,尝试探索农业高校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