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气相色谱具有高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且易实现自动化,是现代质量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工具.白酒的风格由所含的微量香味成份所决定,其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应用气相色谱仪准确测定这些香味组份的含量,气相色谱在白酒的内在质量监控上起着"眼睛"的作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不断地提高白酒的质量,气相色谱仪在检测中的性能也与之相适应.现就当前影响气相色谱分析性能的一些因素及改进措施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食品添加剂是很多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监测的重点.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在制作和保存食品过程种就会受到很多的限制,但是,如果使用的不得当,就会影响到食品的安全,进而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食品添加剂的检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早期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比色法,但是近几年很多部门开始使用离子色谱法.另外还有色谱质谱连用测定法、毛细管电泳法、滴定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这些方法都各具本身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各自适合检测什么类型的食品,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个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森林食品在其生长地的环境与产地森林覆盖率,森林健康度,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和空气、土壤、灌溉水等环境及加工生产质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就灵山正路花椒森林食品基地的建设与质量控制浅析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地关注。山梨酸、苯甲酸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食品防腐剂,其检测方法采用国标GB/T 5009.29-2003中的色谱柱为玻璃填充柱5%DEGS+1%H3PO4,玻璃填充色谱柱有易碎,使用寿命短等缺点。通过对玻璃石英毛细管色谱柱的特殊处理和钝化脱活,采用混合固定液法,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大口径气相毛细管色谱柱SBA-1,经测试表明,该色谱柱性能优异完全满足国标中对山梨酸、苯甲酸检测的要求,由于采用聚硅氧烷类固定相,该色谱柱同时也可适用于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主要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来对物质中的有机物进行研究测定.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联用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工生产检测,环境保护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气相色谱法以及衍生气相色谱法多年来在食品分析中发挥的作用,较详尽地介绍了近年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食品营养成分-脂肪酸、糖类、维生素类分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理化检测作为科研、生产的手段在近几十年里获得了迅猛的发展.高精度、高效率的现代化检测手段不断涌现,对推动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省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和产品性质如何,大多设置了理化检测机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象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电子扫描、原子吸收、红外光谱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也已开始进入一些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验室,使生产第一线的理化检测手段日趋现代化.但是,在众多的企业中,能够同时购买用于开发新产品、质量检测所需的几种大型精密仪器的,毕竟为数不多,而且一些企业即使有能力购买,由于其仪器利用率低,也容易造成人才和财富的浪费.因此,如何建立和管理企业的理化检测机构,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利用省级理化检测机构在人才、仪器设备、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服务,便成为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认知从吃得好到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工业化生产中的必需品,其检测和安全管理也备受关注。本文离子色谱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对离子色谱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如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亚硫酸盐的测定、聚磷酸盐的测定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希望能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借鉴性资料,以促进食品安全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实验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探讨了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切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有机食品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加工出来的,并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颁证的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它是一类真正无污染、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食品。我国消费者在市场所见的绿色食品标志产品与国际上所称的有机食品实际上是有区别的。绿色食品是结合我国实际生产的一种优于普通食品的产品,它对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和引导正确的食品消费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国际上通认的有机食品,颁发绿色食品证书的产品不能作为有机食品在国际上销售。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的主要区别有以下3点:⒈它们…  相似文献   

11.
脂肪酸种类繁多,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影响到膳食结构平衡、内分泌稳定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等。食品、血清和代谢物样本中脂肪酸含量的准确测定对食品品质控制、疾病监测、健康状况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定量检测食品、生物检材中的脂肪酸,也可为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办食品掺伪售假案件、虐待案件、无名尸体案(事)件等提供线索与侦查方向。论述脂肪酸定量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样本前处理、定量模式等,比较各种样本前处理、定量模式的优缺点,展望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脂肪酸前景,为研究人员对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及脂肪酸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增高。果蔬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食品,其安全性至关重要,一旦残留多种农药,将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对果蔬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该文将概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原理和特点,结合实验验证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测定果蔬中常用农药残留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华勇 《江西科学》2010,28(6):775-778,784
详细介绍了食品中苯甲酸的检测新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气相色谱法(GC)、离子色谱法(IC)、毛细管电泳法(CE)、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GC-MS)、动力学荧光法、电位滴定法等,为食品中苯甲酸的便捷、准确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糖精至今在我国和许多国家仍广泛用作食品[1] 和药物制剂[2 ,3] 中的人工非营养甜味添加剂 ,它的加入混淆了食品和药剂中的真假含糖量 .为了避免过量使用 ,许多国家已先后设置了容许限量[3,4 ] .研究其可靠 ,方便的检测方法 ,对于打击假冒 ,伪劣食品和药品 ,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为食品、药物生产厂家和各级产品质量监督机构等部门提供科学 ,可靠 ,方便的检测方法 ,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系统地评述测定糖精方法的文献未见报道 .现有测定糖精的方法有多种 ,但有的繁琐 ,费时 ,如薄层色谱[5] ,气相色谱[6 ,7] ,红外吸收光谱[8] ,离子…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分析具有高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速度快等特点,因而已成为重要的近代分析手段之一。迅速发展的微机技术应用于气相色谱分析,有利于它原有特点的发挥,并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本文仅就使用微机作色谱峰形实时处理中若干问题加以分析。 气相色谱峰形实时处理的基本任务是在色谱分析过程中,随着色谱分析仪输出的流出曲线,能正确判断出峰形类别、及时准确地处理出各种峰面积和保留时间,为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顶空气相色谱法在食品工业挥发物中的分析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相色谱的顶空分析法(HSGC)采用气体进样,干扰少,谱图简单,适用于液体或固体样品中痕量低沸点化合物的分析,在食品、生物、医学、环等领域有应用前景。本文就HSGC在食品生产及其质量监测中的应用成果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本书共有七个章节,分别介绍了健康食品发展背景、健康食品的定义和分类、国外健康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产品种类及野生资源、各国健康食品的管理与饮食政策、我国健康食品生产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和开发健康食品国内外市场的可能性。还附有经济参考资料和国外健康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概要。内容较全面、新颖,资料量丰富,是一本探索国内健康食品发展途径的书,对今后食品工业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分析是一门具有高选择性、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特点的分离分析技术。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应用于白酒生产,大大促进了白酒生产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准确测定白酒中醇、酯、酸、醛这些香味组分的含量是白酒质量控制分析的关键所在,采用毛细管柱和填充柱气相色谱分析法,对白酒中大量微量成分的不断深入的剖析,为白酒生产的中间过程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把关,新产品研发,白酒内在质量鉴评和风格香型的鉴定等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填充柱色谱分析法仍然是白酒分析的重要手段;如何充分利用好填充柱色谱分析法,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白酒色谱分析精确度,仍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何任强 《科技促进发展》2010,(8):121-121,114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室内环境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本文讲述了室内环境检测的必要性,提出了甲醛浓度检测方法和采用气相色谱检测仪,对甲醛浓度检测方法和气相色谱检测仪的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非目标性检测技术近年来在食品安全与质量分析领域得到了深入应用。非目标性检测技术创新性地通过仪器分析、指纹图谱及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等手段的有机结合,综合分析食品的特征,是现代分析技术与食品质量控制的有机结合。非目标性检测技术的核心是检出非正常样品,而不是检测由何种物质造成样品的非正常。重点介绍了非目标性检测技术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非目标性色谱、质谱、波谱,以及基于体外细胞的非目标性检测技术,广泛涉及了国内外的牛乳、枸杞、当归、牛至、蜂蜜等食品及食品原料。非目标性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能够在食品检验方面建立新的标准规范,推动食品工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保障群众的公共卫生安全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