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现有压辊式环模生物质颗粒成型设备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差速对辊原理的生物质颗粒成型设备,把成型模嵌入到辊轮中,通过辊轮凸缘与凹槽的相互配合,将生物质原料压入成型模中压缩成型。经试验验证,该设备生产的生物质颗粒符合要求,设备运行可靠,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2.
根据试验数据,对农用生物质成型机生产线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具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各项评价指标均表明液压生物质成型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具备产业化生产的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3.
采用比较试验法优选出血三七胶囊制剂的成型工艺.采用单因素比较试验,考察了辅料的种类及用量,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等以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成型工艺为:浸膏粉∶淀粉∶糊精=20∶8∶14.4时,乙醇浓度为85%;干燥温度50℃,硬脂酸镁用量超过干燥颗粒总量的0.8%,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7%时,颗粒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较好.在上述条件下,胶囊填充性较好、贮存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广西栽桑养蚕和造纸加工行业每年产生的大量生物质剩余物,高效制备用于供热领域的颗粒燃料。【方法】以桉树皮(Eucalyptus Bank,EB)和桑枝(Ramulus Mori,RM)作为原料制备生物质颗粒燃料,分析生物质原料的种类、环模孔长径比、颗粒大小、原料含水率以及添加剂含量对颗粒燃料成型效率的影响。【结果】添加少量的木质素粘结剂可以降低生物质原料的成型压力,当原料的含水率为16%~20%,颗粒度为4mm,环模孔长径比为4.5∶1,粘结剂添加量为5%时两种生物质原料都可有效成型,所制备的颗粒燃料的密度≥1.1g/cm3,机械耐久性≥95%。【结论】本研究工艺成型率高,获得的颗粒燃料符合生物质燃料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立式环模压块机9JYK-2000A的压缩成型工艺,对水稻秸秆压块低位热值的优化进行了方案设计和结果分析.以主轴转速、成型温度和含水率为影响因子,成型压块的低位热值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成型工艺参数与压块低位热值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且对所建模型进行试验性验证,误差范围小于5%,可被用于后续的优化模型.结合回归分析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在Design-Expert8.0.6软件中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优化方案的设计,结果表明:立式环模压块机各成型工艺参数对秸秆压块低位热值的影响顺序依次是主轴转速、成型温度、含水率,且水稻秸秆压块最佳低位热值的模型指标为主轴转速175 r·min-1,温度138℃,含水率14.33%,可达最佳低位热值11 711 k J.  相似文献   

6.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纺织复合材料水分散法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索了玻璃布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水分散法制备工艺,研究了玻璃布的浸渍工艺,并通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探索了最佳模压成型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浸渍液浓度应较高,浸渍时间为40秒左右,浸渍次数为4~5次;复合材料制备较佳的工艺参数为模压压力12MPa、模压时间6min和模压温度190℃。  相似文献   

7.
针对模压水泥瓦成型机工艺要求,提出了成型机的液压和气动系统设计要求,设计了成型机的液压和气动系统。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模压水泥瓦成型机液压和气动系统工作原理和特点。对其它成型机的液压和气动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与成型工艺,通过试验确定了拌合时最佳的材料投放次序,选定二次成型为试件的成型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共聚型聚酰亚胺制件的机械性能进行测定,讨论分析了模压温度、模压压力、压制时间及开模温度等工艺条件对聚酰亚胺模压件机械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为优化的聚酰亚胺模塑粉模压成型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利用DR230型温度智能巡检仪等试验仪器,测定了家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炉在不同成型燃料下的多个热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成型燃料燃烧的结果差别不大,燃料适应性强;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炉所排烟中CO,NOx、烟尘浓度等环保指标远远低于燃煤炉,符合国家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对蚕丝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压缩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无梭织机织布废料作为增强材料,在聚丙烯纤维基质中进行增强处理.对蚕丝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关的模压成型的工艺参数(温度(165~185℃)、时间(7~15 min)和压力(35×10~5~45×10~5 Pa)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参数为温度177.5,时间7 min和压力35×10~5 Pa条件下,获得了压缩成型的最佳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关于优化后的参数水平具有良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12.
生物质环模成型机可以将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压缩致密成具有一定形状、长度和密度的颗粒燃料,广泛用于发电厂、锅炉、炊事取暖等场合。环模和压辊是生物质环模成型机的关键零部件,其结构比较复杂,建模过程繁琐。本文基于Visual Basic 6.0和Solid Works 2016对生物质环模成型机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参数化建模,运用Solid Works 2016实现了生物质环模成型机关键零部件的自动建模和更新,对于提高生物质环模成型机关键零部件的建模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均苯型聚酰亚胺成型工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热模压工艺,考察了一种新的均苯型聚酰亚胺的成型加工性能。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实验考察了成型工艺条件:成型温度、热处理温度、成型压力和保压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温度和保压时间对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而增大成型压力还会降低材料的冲击强度。就材料的综合性能而言,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为:成型温度345~355℃,成型压力10.0~12.0MPa,保压时间100~120min,热处理温度170℃。  相似文献   

14.
用鹤岗洗煤厂产出的煤泥分别与当地收集的玉米秸秆、稻壳及一种木屑混合,制成生物质型煤,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制成型煤的生物质种类、配比、成型压力、成型速度几个变化因素进行其冷态成型特性的试验研究,对生物质型煤压缩成型曲线与相应抗压强度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其成型特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成型工艺条件与生物质型煤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电偏转抛射式快速成型工艺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偏转抛射式快速成型(RP)工艺方法是通过电场控制带电颗粒的运动轨迹实现分层截面的成型,作者开发了电偏转的抛射式RP工艺的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读入CLI格式的层面数据后,根据分层截面轮廓数据生成工艺规化和扫描路径,控制带电的颗粒进行扫描,并在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模拟显示扫描轨迹及原型件的三维实体成型过程.为电偏转抛射式快速成型工艺的试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废弃刨花板为原料,采用环模制粒机成型设备,把原料压缩成颗粒成型燃料。试验研究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生物质的密度、跌碎性、吸水性、渗水性和吸湿性等。结果表明:由废弃刨花板和贴面刨花板制成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其密度、抗跌碎性和抗渗水性的差异较大。在再生木刨花成型燃料中加入杨木刨花,降低了燃料的抗跌碎性和抗渗水性。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适于测定中型电机成型线圈热压成型工艺热力学参数的试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合理,运行可靠,可为热压成型机的设计提供优化参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参芪胶囊剂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休止角、堆密度、吸湿性、临界相对湿度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处方中辅料的品种、配比及最佳成型工艺,确定胶囊型号及装药量.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浸膏与辅料(预胶化淀粉、三七粉)按100∶70.59的比例混匀;所制颗粒流动性适中,临界相对湿度为60%,堆密度为0.9092g·mL-1,选用0号胶囊,每粒装0.6g.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MCMB/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模压成型工艺参数,采用w(MCMB):w(石墨)=9:1组成的复合材料制备一组试件并测试其性能.详细分析了不同模压成型压力和烧结温度等工艺参数对MCMB/石墨复合材料的电阻率、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其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MCMB/石墨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和力学性能存在互斥性;MCMB/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模压成型工艺的模压成型压力为3~4 MPa,烧结温度为900℃.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片麻岩尾矿烧结砖的烧制工艺进行优化分析。以片麻岩尾矿为主料,添加少量粘土进行复配制备烧结砖,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创建了影响因子与响应值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了烧结温度、粘土掺量、成型水分、颗粒粒径4个烧制工艺参数交互作用对片麻岩尾矿烧结砖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对所研究的烧制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烧结砖最佳烧制工艺条件为粘土掺量35%,烧结温度1 050℃,颗粒粒径0.3 mm,成型水分10%。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室内试验制备所得烧结砖抗压强度为21.57 MPa,满足GB/T 5101-2017《烧结普通砖》中MU 20的标准。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方法对烧结温度1 050℃、成型水分10%、颗粒粒径0.3 mm、不同粘土掺量条件下制得的烧结砖进行表征,结果与响应面法得到的最佳工艺相吻合,该烧制工艺参数组合可为制备性能良好的烧结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