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制药业因其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特点,对技术的依赖性很强,发达国家的生物制药业因大量的技术支持和成熟的专利战略的运用取得了巨大成功。黑龙江省生物制药业应以国家和企业的专利战略为重点,以行业专利战略为主线,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切实实施好保护模仿创新、建立技术标准、利用国际公约等战略战术,促进该行业的长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国重点扶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生物医药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变化,从医药研发能力、产业园区孵化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产学研"生态体系、产业政策体系5方面分析了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从产业布局、企业孵化、产业链完善、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大品牌等7个方面为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肿瘤、心血管病、遗传性疾病患者大幅增加。生物药品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较传统药物具有显著效果,因而生物医药产业也被誉为21世纪黄金产业。预计到2011年底,全球生物制药市场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目前。我国已将生物产业纳入“十二五”战略新型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由此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天津是传统医药和医疗强市,长期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但与国内其他省份比较,天津市生物医药行业存在着综合实力较弱、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细分领域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提出发挥科研和产业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围绕国家战略布局狠抓关键技术和产品;增强政府对鼓励创新研发、落实资助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强区域合作,真正实现全市生物医药行业高质量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谋福利。  相似文献   

5.
研究分析了甘肃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从创新主体、资金投入、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创新效益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分析得出2019—2021年甘肃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竞争力呈明显增长趋势,应注重提升产业创新效益和创新成果。进一步将产业链上、中、下游细分为10个产业领域,从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环境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定性和定量结合评价分析各产业领域的创新能级,结果显示中(藏)药、诊疗设备、兽用生物制品3个产业领域需强链;生物制药材料,中(藏)药原料,人用生物制品等6个产业领域需延链;制药设备需补链。最后针对提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聚焦国际生物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对生物医药产业可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国际上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基因操作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人类基因工程、基因治疗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胚胎干细胞工程、个体医学技术和反生物恐怖技术.这些技术发展都很快,例如基因操作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它包括克隆技术、载体技术、基因测序技术、基因合成技术、多肽合成与测序技术、基因扩增技术、基因转移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生物纳米技术等等.下面对这些技术分别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张志红 《安徽科技》2005,(11):46-47
一、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基本情况 生物制药是把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药物制造领域的过程,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基因工程方法.生物药品是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化制剂,包括菌苗、疫苗、毒素、类毒素、血清、血液制品、免役制剂、细胞因子、抗原、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产品(DNA重组产品、体外诊断试剂)等.  相似文献   

8.
北京医药产业明确四大重点发展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琼 《科技潮》2004,(11):46-46
从日前召开的第八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北京医药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销售收入总额进入全国前五位,其中医疗器械位居全国首位,生物制药进入前三。实现这一目标,重点放在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以及生物制药四大领域。 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局长程连元在会上说,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向中国转移,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逐年增加,同时我国医药产业正迅速崛起,医药市场的潜力也十分巨大。这些都是北京医药产业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 北京医药产业在分析产业及市场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 2010 年的发展目…  相似文献   

9.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步入创新驱动发展时期。探讨了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条件。通过分析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背景下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目标,从完善生物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推广及复制成功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经验、鼓励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医药是21世纪发展最为迅猛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引领生物经济的制高点是为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发展竞争的焦点,也是我国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对于推进厦门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是厦门市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十大千亿产业链(群)之一。厦门市围绕"美丽厦门"产业升级的行动计划,不断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优化产业创新和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引进和培育巨人企业,着力建设厦门生物医药港,努力将厦门打造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区,并争取建设成为"国家两岸生物医药产业交流合作示范区",加快推进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高端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  相似文献   

12.
闫成建 《安徽科技》2014,(11):14-16
阜阳是全省传统的医药大市,生物医药是全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综合实力,被确立为阜阳市的首位产业。近年来,阜阳市紧紧围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目标,集中有限的科技资源,加强产业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阜阳市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3.
 生物制药作为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朝阳产业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小生物制药企业作为产业内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对产业链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将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不仅是简单的研究和开发过程,还需要选择符合自身特点、发挥技术优势的新型商业模式,保障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基于对2005—2012年国家创新基金支持的中小生物制药企业数据的归类整理和分析统计,可以发现我国中小生物制药企业表现出的服务化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华东快讯     
上海:张江药谷加速融入国际医药市场10月12日——13日,世界最大的生物产业国际会议BioChina在上海浦东举行。美国全球生物技术工业组织(BIO)和张江集团携手搭建生物医药业界交流的中国平台,与来自北美、欧亚等地区的众多生物技术及医药企业探讨中国及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之道。在主题为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始发站的张江专场分论坛上,作为国家自主  相似文献   

15.
<正>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已逐渐成为医药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本文以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行业为例,探讨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已逐渐成为医药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产业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本文以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行业为例,探讨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生物及医药产业政策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科技》2003,(5):44-47
世界各国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导向比较鲜明,行业管理比较严格,形成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并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的政策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对促进杭州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美国生物医药政策美国各级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十分重视,采取系统的产业扶持和管理政策,来培育和规范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美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⒈战略规划。医药发展战略提出发展的思路,界定了政策对经济领域的干涉程度,规划了医药产业分时期分步骤扩张的前景。产业战略规划一般由州政府制定,提出本州医药产业的近期和远…  相似文献   

18.
为浞进安徽省医药生物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医药与中药现代化重大科技专  相似文献   

19.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性和高投入的要求,迫切需要集群发展以减少成本压力,提高品牌影响力.生物医药产业正面临政府支持、行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南通市生物医药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是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度低,品牌影响力小.为推动南通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政府应尽快明确行业规划,引导特色园区定位发展,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并深化服务,为生物医药园区提供创新创业平台.  相似文献   

20.
《华东科技》2011,(11):22-22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按照新药研发链和产业链整合上海优势单位和特色服务资源,以资本为纽带,以联盟的形式在国内率先建立的生物医药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自2009年成立以来,先后为上海市企事业单位、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制药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促进上海和我国创新药物水平的提升。近年来,上海已有65个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