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荆楚地域范围内与武术有关的文化事象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等方面展示了荆楚武术文化的内容与特色,获得对荆楚武术文化深层次的理解.本文总结了荆楚地域主要拳种及其与荆楚地域文化的联系,并剖析了荆楚拳种的由来与传习途径、荆楚武术文化得以形成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按照地域文化空间分布进行横向研究,选择武当武术、梅山武术等拳种进行个案的观察与文化成因解读.同时分析了荆楚群众的民俗生活以及诗词歌赋中反映的荆楚武术进行文化诠释.并从荆楚民众的尚武精神和革命传统两个方面阐释了荆楚武术具有的忠义精神和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2.
王蓓 《科技信息》2010,(27):125-125
武德是武术教育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武德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部分,在我国大力推行公民道德教育、提倡"八荣八耻"的今天,武德已经具备新的时代价值。文章从武德的认识价值、和谐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探讨,这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美的表现形式和武术技艺的内涵特性,阐述了武术美的社会价值和吸引人追求美的心理特征,武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带有综合性的,武术运动美是武术技艺中表现出的形体美、动态美、和谐美、音乐服饰美、意境美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从而使人们认识武术美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高校武术课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供帮助,该文从武术精神本质、弘扬武术精神对高校学生人格品质的影响、公共体育课弘扬武术精神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现状从教师文化素养提升和落实武术精神研究两方面,为合理、有效地弘扬武术教学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武术本身独特的功能价值,就武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武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功能.认为应正确认识武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社会价值,充分发挥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武术的概念发展、内涵和武德等方面分析了目前人们对武术产生误解的原因,明确了武术概念和意义.提出了现阶段武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发展,应该强理论学习和注重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法与分析法,阐述了武术的特征、价值与发展趋势;以营销管理理论为基础,从对武术(商品)认知、武术组织与营销规划、分析武术市场机会、武术市场的选择、制定武术营销组合、武术营销策略评估与完善等6个方面探讨与分析武术的营销策略,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遗产,本文总结和比较奥运与武术的特点,从历史、文化、表达方式、内涵等多个方面对武术和奥运会的关系进行分析,为武术的正确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学校武术是武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学校武术的定位,从传承文化薪火为基础、培育民族精神为使命、强化攻防技击能力为突破、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等方面定位的阐释,提出注重武术的整体性传承、突出文化属性、加强师资培养和寻求政策支持等策略以促进学校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建立课外武术俱乐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高校课外武术俱乐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俱乐部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高校开展课外武术俱乐部活动的作用、武术俱乐部活动的发展思路和俱乐部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加以阐述,旨在充分发挥俱乐部在继承、发扬、传播武术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使高校课外武术俱乐部成为高校武术教学的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武术的文化结构、武德、武术门派、武术技击等方面的探讨,认为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它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礼学思想、宗法意识、谋略文化、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2.
阐释中国武术的非体育功用发展特征,探析中国武术的非体育价值.研究表明,非体育角度下的中国武术发展呈由外而内技术理论化;由散而整体系系统化;由分而融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在非制度的习俗性规范、国家层面的政治性媒介、丰富的艺术性元素、唯物辩证的哲学性理念等方面彰显其独特的非体育价值.提出应在武术挖掘、保护、研究工作中激活文化内生力,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感;重视技击价值,促进武术均衡发展;加强遗产艺术化,延续民族优秀传统,在传播武术的同时辩证地看待武术,推动武术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从文化价值学的角度对武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价值选择的审视,得出我们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个体的价值选择,并且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亟需建立一个尽可能与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相适应的、能够在各种价值选择和冲突中起着调节和平衡作用的机制,以期促进武术有序的、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盛华 《科技信息》2011,(17):I0133-I013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少林武术的文化价值、武术道德价值和医学价值进行了比较阐述,以期对少林武术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以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推动武搏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也给予了中国武术史无前例的殊荣。在这具有历史转折性的"拐点"上以何种方式推进中国武术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命题。本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养生武术等方面对武术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武术运动的美学特征,阐述了武术运动的审美价值和美的表现方法。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武术教学中怎样运用审美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武术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目的任务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武术教学的美育教育作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意义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疏理武术、产业集群和武术产业集群的概念,综述武术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探究武术产业集群发展语境和武术产业集群的发展价值.研究认为,武术产业集群是指在武术产业领域内,以武术地域性为前提,以企业和机构为构成基本单位,以武术文化产品为载体,形成的一群在形式上分工合作、在功能上相互关联和互补的新的空间武术产业组织形式.武术产业集群发展的价值在于:解决武术发展时代问题,创新武术发展路径;构建武术产业区域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提升武术产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中华武术的发展历程,讨论了中华武术的文化意义和功能。认为,中华武术是独具民族特色,集防身、健身、养生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武术运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脏器官等能起到全面的锻炼作用,能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利于身体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武术运动具有壮内强外的健身价值、防身制敌的攻防价值、技击美与技艺美相融合的审美价值、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武术教学中规范化的内涵。认为武术教学技术规范化,是传承中国文化的要求,是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基础,是武术国际化的需要,是武术艺术化表达的前提。武术教学技击规范化对武术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含辉 《科技信息》2011,(18):293-293,295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从内容或是功能上都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特别是武术作为中国特色的运动文化形式,不仅具有现代体育的功能——身体锻炼,同时作为一种系统整体性的文化载体,兼具德、智、美及促进人格发展的重要价值。本文深刻剖析了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同时提出了实现传统武术价值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