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世界》2013,(2):28-29
围绕着太阳以外的恒星进行公转的行星,就是"系外行星"。最早发现系外行星是在1 995年,之后一直到2010年,人们发现的系外行星超过了500颗,但都是一些非常巨大且很难想象上面会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就在这时,用于搜寻系外行星的美国宇航局(NASA)的天文卫星"开普勒"登上了舞台。在16个月的观测中,它竟然发现了2321个疑似行星的候选天体,也即"行星候选体"。更让人惊叹的是,其中还有很多颗是像地球一样由岩石构成的小型"岩石行星"。那么,其中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存在吗?这里面说的"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是指"围绕着类似太阳这样的恒  相似文献   

2.
《创新科技》2012,(1):31
<正>"除地球之外,其他行星上是否还有生命?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寻找更多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极天文项目组胡义博士说,为了寻找更多的系外行星系统,需要更多地进行持续性天文观测。通过南极巡天望远镜的观测,可帮助我们实现研究银河系结构、近邻星系的距离等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2015年7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了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的一颗新的地外行星——Kepler-452b,因其位于一颗非常类似太阳的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带"中,且半径接近地球,被称为"地球2.0"。本文介绍了开普勒望远镜在系外行星搜寻方面的最新进展,对这颗行星的发现和验证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4月19日,美国航天局(NASA)的苔丝卫星(TESS,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升空,接过了开普勒(Kepler)空间望远镜的使命,开始对全天亮星的系外行星进行搜寻。寻找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称为系外行星,exoplanet)是千百年来人类的梦想。在这茫茫宇宙中,孕育了人类文明的地球,真有那么特殊吗?宇宙中是否存在着类似人类  相似文献   

5.
正据英国新家杂志报道,如果你生活在"开普勒-186f"星球上,傍晚岸边将看到地平线附近有四颗行星和一颗橙色"太阳",夜晚绚丽的极光带在空中舞动。目前,家最新研究显示,开普勒-186f是迄今发现最小的宜居带内系外行星,同时,这颗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夜晚被极光照亮。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托马斯-巴克莱(Thomas Barclay)说:"我们观测的所有行星之中,开普勒-186f是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据悉,研究成果是他和同事分析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观测数据获得的。  相似文献   

6.
正系外卫星比系外行星要难发现得多,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两位天文学家可能发现了一颗围绕系外气态巨行星Kepler-1625b运行的卫星。这颗卫星体型庞大,直径与海王星相当,距离我们有8000光年。相关论文于2018年10月3日发表在ScienceAdvances杂志上。为了寻找系外卫星,研究人员分析了284颗开普勒卫星发现的行星的数据,这些行星运行在相对较宽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7.
由于变星具有确定的周光关系,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它们的距离,因此它们在银河系结构与形成等天文研究领域里有着重要的作用。Hoffman et al.(2009)把北天变星巡天的4659颗变星分类成5种重要变星,我们从他们给出的星表里整理出了194颗造父变星(包括确认的和候选体),526颗天琴座RR变星和371颗大熊座W变星。我们把这些整理的三类变星与LAMOST DR3数据进行交叉,匹配出来的有13颗造父变星(包含候选体),78颗天琴座RR变星和83颗大熊座W变星,从而我们可以得到这些匹配出的三类变星的LAMOST提供的金属丰度。从三类变星的金属丰度随距离的分布来看,造父变星(或候选体)在5R_(GC)15kpc距离范围内有比较明显的梯度。然而RR变星和WUMa变星的金属丰度分布比较弥散,与距离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明末,徐光启等人组织编纂的《崇祯历书》首次系统准确地刊载了南极附近126颗新增恒星。学界关于这些星的来源的认识仍不清晰。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模拟绘图叠加、尾数分布统计与精度分析等方法,对《崇祯历书》中南极附近增星的来源重新梳理。本文认为《崇祯历书》南极增星直接来源于巴耶尔星图与格林伯格星表,并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喜帕恰斯的观测数据与凯泽第一次远征东印度的航行中的观测数据,进而绘制了南极增星部分早期来源间的关系图。  相似文献   

9.
《科学世界》2013,(2):42-43
与地球相似的行星,也就是"围绕着一颗G型主星公转,处于可居住带中,而且有着地球大小的行星"的数目,在银河系中到底有多少呢?这里,就从银河系的恒星的数目出发,来计算一下"银河系内有多少类地行星"。据估计,银河系内大约有1000亿~2000亿颗恒星,其中G型星占8%。而对系外行星的观测结果显示,截至目前为止,行星"围绕G型星公转,且与地球尺寸相仿"的概率在20%以上。进一步假设,如果其中有50%左右处于可居住带之中的话,那么"存在于银河系中,围绕一颗G型主星在可居住带内公转的,地球大小的行星"的数目,大约是10亿颗。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有10亿颗,听起来,这可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然而,欧洲南方天文台(ESO)曾声称:"根据观测结果推断,占到恒星数量80%的‘M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Kepler空间望远镜2009年4月-2018年10月对约80万颗恒星的超高精度时序测光数据,LAMOST望远镜于2012和2015年分别开启了对Kepler(K1)和K2天区的低分辨率光谱观测,即LK1和LK2巡天项目.在统计了LK1和LK2项目的观测覆盖率之后,就台址条件优化对项目的提升进行了预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21年6月,LAMOST对K1天区目标星的覆盖率为43%,对K2天区可观测目标星的覆盖率为38%;如能将台址视宁度、天光背景,以及晴夜数这3个方面提升至品质较好的天文台址水平,则LAMOST对K1天区的覆盖率将在2个观测季后达到80%,对K2天区也将在4个观测季后达到70%.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世界》2013,(2):32-33
到现在为止,都发现了哪些类型的行星了呢?右图显示的是截止到2012年9月10日,已确认发现了的837颗系外行星,以及太阳系的行星。图中纵轴是行星的质量,横轴是到主星的距离。大部分行星都集中在坐标系的左上部分,而在地球附近的位置分布的则很少。也就是说,比起地球来,大部分的行星的质量更大,距离其主星也更远。为什么会这样呢?行星本身不发光,用望远镜难以直接观测到。所以,到现在为止发现的系外行星,几乎都是通过间接的手段探测到的。比如行星挡在主星的前面,或者主星在行星的引力的影响下发生摆动等——总之,是观测"恒星的变化"得来的。行星质量越大、离主星距离越近,对主星的  相似文献   

12.
超高速星是现在已知的银河系中速度最快的星体,它能够摆脱银河系的束缚.由于超高速星特殊的产生机制,使得它成为探索银河系银心内部超大质量黑洞的重要工具,近些年来人们陆续发现了许多颗超高速星以及候选体,这些发现将对研究银心内部超大质量黑洞、银河系引力势和银河系暗物质晕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超高速星的理论和观测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开普勒任务发现了2321个系外行星候选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际上,这个任务的计划曾经4次落选。从计划开普勒任务时,娜塔莉·巴塔哈博士就参与了该项目,现在她在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工作。Newton:开普勒任务的意义是什么呢?巴塔哈: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能够揭示出在我们头上的天空中,哪些恒星有着存在生命的行星。在银河系里,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别的生命吗?这应该是人人都会想知道的问题。那么,怎么做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高速星是研究球状星团内部恒星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工具,但目前为止已发现的高速星数量很少,本研究利用高精度自行和测光数据尝试在球状星团M22中搜寻高速星.分析结果表明,M22可能存在90颗高速星,它们相对于星团的切向速度为43–84 km/s,平均误差约12 km/s.计算表明,M22中心的理论逃逸速度约31 km/s,小于高速星的空间速度,这些高速星可能都处于非引力束缚状态.分析还表明,这些高速星可能是在最近的1 Ma内得到加速,并将于1 Ma内逃出星团的潮汐半径成为场星.最后讨论了这些高速星可能的起源.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2.16米望远镜的折轴摄谱仪,获得了两颗太阳孪生星HD146233和HD195034的高分辨率光谱数据,经过光谱匹配、化学组成和色球活动比较,发现这两颗恒星除Li元素丰度之外,其他的特征都非常相似于太阳.同时,我们对文献中已发现的九颗太阳孪生星候选体(包括HD146233和HD195034)进行进一步检验,从中选出6颗太阳孪生星确定了太阳的Johnson/Cousins,Tycho,2MASS,Stromgren测光系统的颜色,即(BVV)⊙=0.644mag,(V—Ic)⊙=0.707mag,(BT-VT)⊙=0.726mag,(J-H)⊙=0.280mag,(H—K)⊙=0.066mag,(v-y)⊙=1.028mag,(v—b)⊙=0.619mag,(u-v)⊙=0.954mag,(b-y)⊙=0.409mag.特别地,我们确定的太阳色指数(V—Ic)⊙,(BT-VT)⊙,(J-H)⊙,(H—K)⊙,(v—y)⊙,(v-b)⊙和(u—v)⊙的值以更高的精度更新了先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寻找地外生命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核心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理解恒星及其周围宜居行星的联系非常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空间天气的现象(即类似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在太阳系外的恒星-行星系统中也存在.作为系外空间天气的主要源头,宿主恒星(主要是晚型主序恒星)的星冕及其磁活动所产生的电磁和粒子辐射可改变行星大气成分、导致行星大气逃逸、损害生物组织,进而影响系外行星上生命的起源与存续.然而,当前我们对星冕的了解极其匮乏,这严重制约了相关研究.本文建议尽快对宿主恒星的星冕及其活动规律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测.要实现这一目标,亟需建造新一代的极紫外和软X射线望远镜,在大约1–350?的波段(特别是170–285?和90–140?的极紫外波段)对少数邻近太阳系的、不同光谱型的宿主恒星(包括但不限于一部分已知潜在宜居行星的宿主恒星)开展长期、连续的光谱和测光观测.本文阐述了这些观测的详细科学目标,并提出了技术指标需求和初步的探测方案.利用这些观测,有望确切地探测到星冕物质抛射、冕洞和活动区冕环系统等大尺度结构,实现星冕磁场的常规测量,并极大地丰富我们对恒星耀斑和星冕等离子体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近十几年,越来越多的地面光谱巡天项目与空间测光数据结合用于研究星系和恒星.相关地面观测数据主要来自于如APOGEE,Gaia-ESO,GALAH,RAVE和LAMOST等项目.这些数据被用来获取准确的恒星大气参数和化学元素丰度.以上这些巡天项目的成功主要依赖于高效的光谱获取能力,以及所提供的高精度恒星参数.利用恒星光谱数据可以得到它们的有效温度、表面重力加速度、金属丰度和多种化学元素的丰度.基于这些恒星参数,可以估计确定恒星的质量和半径.这些参数有助于研究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此外可靠的恒星质量和半径对于探测系外行星及其宿主星的性质有重要意义.比较两个数据库之间恒星参数可有效地估计光谱数据的质量,及了解不同数据库恒星参数的偏差.研究结果对改进光谱分析软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搜寻外星人,无论小学生还是科学家,无论大家身处哪里,这是一个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长时间以来,科学家在搜寻外星生命时一直将大气中的氧气作为生物印记——一颗星球很难在没有生命的情况下生成大量氧气。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不过,不久前,研究者梳理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史,发现生命大规模制造氧气的能力仅出现于地球史最近1/8的时间内。因此,他们提出了搜寻外星生命的新"配方":如果一颗遥远行星上存在甲烷和二氧化碳,且没有一氧化碳,那么其上很可能存在生命。  相似文献   

19.
在CCD测光中,用IRAF软件处理数据时,其参数设置对测光结果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用的是上海天文台1.56m望远镜对BL Lac天体3C66A Ⅰ波段的观测资料,在参数设置研究中,获得了孔径这个参数与仪器星等误差的关系,最终得到了孔径参数的最佳估计值及其误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无线电掩星探测(GPS RO)弯角和折射率同化对数值预报的影响,以2012年17号台风"杰拉华"为例,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业务同化系统(GSI),以NCEP预报场资料为初始场,分别使用一维弯角观测算子和一维折射率观测算子同化弯角和折射率数据,并与观测数据对比,分析比较了同化掩星弯角和折射率资料对台风路径、强度及大气状态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成掩星弯角和折射率资料同化后,台风路径的预报水平得到明显改进,其中同化弯角资料可以使路径误差减少32%,而同化折射率资料只能减少13%,同化2种掩星资料对台风强度预报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同化弯角资料后在前2天预报的台风中心气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而同化折射率资料对预报有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