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安军 《河南科学》2001,19(2):129-133
介绍了一种利用前向散射实现的交叉型双光路能见度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光学发射与接收、信号放大与处理及结果显示三部分。简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对其技术难点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陈安军 《河南科学》2001,19(2):129-133
介绍了一种利用前向散射实现的交叉型双光路能见度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光学发射与接收、信号放大与处理及结果显示三部分。简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对其技术难点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给出转动Lambert圆锥激光后向散射Doppler谱解析解的数学表达式, 并将解析解和数值解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随着数值解计算精度的提高, 数值解和解析解的差值变小, 且解析解和数值解可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4.
为进行基于EKF(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的双基地前向散射雷达机动目标跟踪,基于双基地前向散射雷达(Bisktic forward scattering radars,BFSR)在其前向散射区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明显优于单基地雷达的特点,建立常加速度和变加速度2种运动模型,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目标跟踪保持,精确估计了运动目标参数(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为该体制雷达成像、识别奠定了基础.并使用了高斯-牛顿迭代算法估计初值,提高了滤波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对匀加速、变加速运动目标仿真,验证了提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激光探测技术可以弥补声呐探测的局限性,在辨析激光探测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海水中激光传输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传输特性仿真结果以及系统需求的探测距离选择激光器,接收系统选择光阴极触发的增强型电荷耦合(intensified charge-coupled device,ICCD)相机,控制系统选择距离选通法进行控制,采用ZEMAX激光扩束器对激光进行简单的扩束仿真,确定了激光水下探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硬件设计与实现.最后通过水下激光传输实验对信道特性进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水质下,接收视场角越大,接收孔径越大,则接收能量越大;对于清澈水域,激光传输的情况又受到不同粒子的干扰,传播情况与光波长、粒子尺寸、形状、浓度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根据Mie散射在前向小角范围内散射光强是颗粒尺寸的单调函数,并且与散射粒子材料、折射率和形状无关的特性,介绍了一种通过测量前向小角散射光强来确定颗粒群平均尺寸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将测量范围扩大到40μm,而且操作方便,重复性好,与计算机技术联用后可以发展为一种新型的粒子在线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7.
准弹性激光散射谱与细胞膜力学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推导出红细胞膜的准弹性激光散射功率谱线宽与细胞膜变形能力以及弯曲模量的关系。并在实验上以显微激光散射技术在无扰、原位、实时情况下实施了对单个活态红细胞细胞膜变形能力以及弯曲模量的测量,得出了与理论估计以及其它实验方法一致的结果。证明了显微激光散射技术可作为测定细胞膜力学特性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8.
就应用不同光谱特性的光源在光纤陀螺中所产生的瑞利后向散射噪声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并对用掺铒光纤超荧光宽带光源在光纤陀螺中的后向散射噪声也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表明直接用光谱谱型付里叶变换法和用光谱模拟近似法计算后向散射噪声大小,结果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9.
消除激光水下目标探测中后向散射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消除激光水下目标探测中后向散射包络,压缩接收信号的动态范围,对后向散射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模拟,证明了光电倍增管增益控制方法自适应实现的必要性,并就其物理实现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激光探测系统雪崩管实时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激光探测系统的背景辐射和工作温度严重影响雪崩管(APD)电流增益和信噪比的问题,采用激光接收机噪声传递函数对APD进行了实时补偿。通过分析APD基本应用电路噪声模型及各补偿方法作用原理,提出不同环境中APD应采用特定补偿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开关电源功率开关管通断的实时温度补偿方法。对实时噪声、实时温度补偿在不同环境中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基本恒定的系统中,噪声补偿对背景光剧烈变化引起的输出噪声抑制效果显著;当背景光照度由3 lx突变为200 lx后,偏压由132 V调整至178V的响应时间约为10.4 ms;当背景光功率低且环境温度变化剧烈时,温度补偿对输出噪声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而噪声补偿效果欠佳;当环境温度由-20℃突变为80℃后,偏压由131 V调整至198 V的响应时间约为11.2 ms。  相似文献   

11.
激光目标反射偏振特性及探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激光目标反射后的偏振特性,给出了目标反射后的一些物理参数,如后向反射能量、偏振度等。为区分初始偏振辐射和非偏振辐射,讨论了垂直和水平偏振探测系统及激光发射系统,使从镜面目标反射的初始偏振信号能够复原,同时又排除了非偏振状态的随机偏振辐射。  相似文献   

12.
 激光成像探测系统仿真是评估现有激光成像系统的性能及开发新型激光成像探测技术的有效手段。研究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特性并建立数学模型是应用回波信号检测技术处理回波,进行激光成像系统仿真的关键。为此以激光发射脉冲模型为基础对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的建模过程和基于单位冲激响应的目标散射特性建模方法作了详尽的推导和描述,并建立检测算法模型,最后依据目标成像模板采用单元回波探测线阵化方式进行了推帚式三维激光成像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可实现不同探测条件下线阵推帚式激光成像的有效仿真。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般测量精度下初始状态估计误差大,导致滤波易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析推导和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初始状态估计方法,能够在目标参数测量精度不高的情况下获得比较精确的初始值;针对滤波过程计算量太大、收敛速度慢的问题,结合精确的初始状态估计值和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实现了前向散射雷达三维目标的精确跟踪.通过仿真和比较分析表明,EKF算法跟踪精度高,收敛速度快,且计算量小.  相似文献   

14.
李双霞 《科技资讯》2014,12(20):88-88
随着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前人工估测的能见度气象要素改为自动化仪器观测,洛阳凯迈(环测)公司生产的CJY-1G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作为一种智能化的新一代大气能见度监测设备,2013年在各气象台站大量装备,本文给出了该型仪器的安装、校准及日常维护方法,以期给用户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5.
激光在自由空间进行传输时,受大气分子和气溶胶粒子的影响,发生的后向散射效应会降低激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后向散射效应,可以有效提高激光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利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对大气后向散射信道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后向散射理论模型,为了提高蒙特卡罗算法的计算效率,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蒙特卡罗方法,分析了能见度、非对称因子以及介质反照率对后向散射能量的影响,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得出后向散射能量随能见度、非对称因子以及介质反照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和快速地计算后向散射能量,并为激光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平面波展开方法,对光子晶体光纤的前向布里渊散射现象中的声波带隙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对于较为常见的空气孔排列为六角密排结构、空气孔形状为圆形的实芯光子晶体光纤,只有当空气孔的填充率大于一定阈值时才出现较明显的XY模态声波的带隙,并且最低与次低带隙的上下边界均随空气孔的填充率的增大而下降.根据所得结果讨论了在这种类型的光子晶体光纤中空气孔的填充率对前向布里渊散射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经典Mie散射理论,讨论了小角向散射激光测粒仪光电探测器中问题导致的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对中误计算模型,据此进行模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18.
为对激光探测系统的科学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有效指导,针对一种激光目标探测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分析并建立了激光回波功率和光电转换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探测系统进行仿真,经样机试验数据验证所建模型有效可行。通过对特定典型目标的仿真可以推断该激光探测系统能实现对目标的准确识别,并可以通过回波波形的差异区分具有不同外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应用物理光学近似和Mie理论分别求解了导体海面的表面电流及球形目标的一次散射场,利用Kirchhoff近似求解了海面的后向散射场.同时借助互易性原理降低了求解球形目标和海面之间二次耦合散射场的难度,讨论了球形目标尺寸、位置等对二次后向耦合散射场的影响,对不同入射角下后向复合散射场的Doppler频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0.
O 原理简介分子量是聚合物的一种重要物理量,它与聚合物的许多重要物理、化学性质有直接关系。由光在聚合物溶液中的丁铎尔(Tyndall)效应,根据光散射原理,德拜(Debye)提出了光散射强度与聚合物分子量有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