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ZIF环的同调维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ZIF环的同调维数,得到了一个环是ZIF环的一些充分必要条件,最后讨论了多项式环的同调维数。  相似文献   

2.
深基坑双排灌注桩支护具有施工简便、刚度大、支护高度大等优点 ,目前尚无成熟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依据近年来的工程设计施工实践 ,提出一套设计分析方法 ,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土拱原理运用于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分析计算中 ,对已有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 ,并编制了大型程序使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分析计算软件化 .算例的计算对比表明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连接顺序选择问题,即从连接顺序搜索空间中选出性能最优的连接顺序,是关键的查询优化问题.然而,连接顺序的选择存在庞大的搜索空间,导致其成为难点问题,优化器往往无法确保找到最佳的连接顺序.虽然目前存在许多连接顺序选择策略,但是,现有的评测基准不适用于评估各种连接顺序选择策略的优劣.为了有效地评估优化器在连接顺序选择方面的优化效果,本文基于确定性数据生成方法,采用适用于不同连接形状的连接模板生成算法和基于结果导向的参数实例化方法,生成评测场景的数据与负载,实现了通用的优化器连接顺序选择评估工具.通过对OceanBase和PostgreSQL进行评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工具能够全面且有效地评估查询优化器的连接顺序选择功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40T端子机转轴的结构强度,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冲压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压接距离获取自动端子机冲压结构优化方案。试验表明,40 T端子机在冲压行程最大受力位置应变量为2212 mm的工况下,端子机冲头向下微调22 mm后,端子与电缆压接紧密贴合,产品合格率提高29%;优化设计方法可实现机械受力结构件的材料和尺寸的正确选型,在降低设备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准确的设计双排桩支护结构,结合FLAC3D软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双排桩土压力的分布.研究表明:前、后排桩桩前被动土压力分别呈S形和线性分布,其值接近静止土压力,后排桩桩前土压力在基坑开挖面以上小于静止土压力,以下大于静止土压力;前、后排桩桩后土压力较接近静止土压力,基坑开挖面以上小于静止土压力,以下大于或存在大于静止土压力的部分;各种排距下桩间土对前后排桩桩侧土的压力大致相等.  相似文献   

7.
以武汉时代广场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门型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武汉地区(长江Ⅰ级阶地)的应用,对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机理及其力学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桩径、桩长、排距、连梁及旋喷区弹性模量等参数对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一些可供实际工程参考的结论,最后根据分析结论进行双排桩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令PR是环R的有限生成投射模,P^+=HomR(P,R),S=End(PR),则可得到,如果R是一个左ZIF环,sPR是S-有限表现的(R,S)内射子,那么,S工ZIF环,此外,还探讨了内射子,平坦子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9.
根据双塔连体结构柔性连接体系的3-DOF模型,以平稳白噪声为地震动激励,推导了塔楼位移的频响函数及功率谱密度函数,建立了结构振动能量表达式.以连廊两端的连接刚度和连接阻尼为研究参数,分别以单体塔楼结构和整体结构的振动能量最小为控制目标,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讨了连廊两端连接刚度和连接阻尼对结构振动的影响,得到了多种工况下的优化连接参数分布和在EICentro波、Taft波及人工波激励下的时程分析对比了减震效果.最后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了位移反应功率谱密度分布分析和地震作用时程分析,对比了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连廊两端连接参数对底部塔楼结构动力反应具有交叉影响,塔楼结构不能同时达到最优减震效果,但可根据不同控制目标选取优化参数以取得较好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将双排桩与水泥土连拱墙复合形成支护体系,共同工作,可起到止水和围护双重功效.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针对双排桩复合连拱支护结构进行了受力变形性能的数值模拟.得出了连拱支护部分竖向、水平向传力的分配比例,以及双排桩部分前后排桩受力和变形特征.研究认为该复合支护结构内力分配均匀,受力合理,且对减小基坑侧移变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为深基坑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支护体系形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阳角型基坑的空间效应问题,提出了双排桩支护结构空间协同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中主应力作用的发挥程度,假定邻近阳角区域的土压力沿坑壁呈线性分布,并将另一侧支护结构对圈梁的约束作用简化为一弹簧支座,根据变形协调原理,推导出了考虑圈梁和桩-土相互作用的双排桩空间效应的理论解.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弹簧刚度K的增大,圈梁变形形态逐渐由发散型过渡为收敛型,其支护性能亦得到充分利用;当K=0时,圈梁刚度的增加无助于阳角区域自身变形的降低;加强支护桩与连梁的节点设计,以及保证两个交叉方向支护结构的稳定连接,将显著改善阳角部位的变形性能,提高基坑支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钢桁架结构系统在模拟连接损伤工况下的动力特性参数测试,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各类动力指纹参数对连接刚度损伤识别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频段相关系数的结构连接刚度损伤识别方法.通过破损方案对比验证了此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对该识别方法的适用范围加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频段相关系数作为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指纹参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连接器——光纤旋转连接器,将其用于经纬仪测量系统的旋转平台和静止平台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基于它可以自由旋转和光纤通信的优点,本方法可以解决常见的导电环和甩辫子等方法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4.
结合湘潭市某深基坑应用的新型式h型双排桩复合锚杆支护结构,按多支点等值梁模型进行了其内力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计算简单,安全性高,可指导于工程设计.通过与传统型式的双排桩—锚杆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对比,得出h型双排桩结构型式不仅节省材料,而且桩身受力更加合理,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由3维扭立方体生成的新的互连网络-扭立方体连接网络,它是超立方体的一个变种,主要讨论它的递归结构及其子图的邻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节点索引可以很好地支持正则路径表达式,但是对于长的路径表达式,尤其是在查询产生的中间结果很多的时候,节点索引的连接操作代价高昂。我们充分利用路径索引的优点,对节点索引的索引结构进行了改进,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结构连接操作。对于连接操作,采用半结构连接算法,从而减少了计算代价。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多层连接双排桩支护结构桩间距对支护性能的影响,运用FLAC3D建立了深基坑多层水平连接双排桩支护的计算模型,进行分层开挖三维动态模拟计算,同时讨论了排距、桩长等参数对桩顶位移的影响。通过多工况数值分析求得:当桩长约为开挖深度的1.8~2.0倍时,排距与基坑开挖深度之比为0.43~0.50,基坑支护效果较好。为探究多层水平连接双排桩支护结构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例,利用FLAC3D数值差分计算程序对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弯矩和变形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前后桩排距的变化对结构体系内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双排桩桩距的增大,前后桩水平位移逐渐减少,但是超过一定数值后,减小的趋势减缓;后排桩的弯矩逐渐减小,而前排桩的弯矩逐渐增加,说明二者很好的协同作用。为双排桩的优化设计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方荣章 《海峡科学》2011,(11):11-15
SMW工法施工的基坑围护结构由于具有挡土、防水效果好,且能够在狭小的场地上安全施工,噪音和振动小,能够有效缩短工期、造价经济等优点,在众多的支护工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文结合泉州市第一家采用SMW工法施工的东涂街改造工程4#地块地下室、人防工程,就SMW法的设计、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基坑支护结构的起用、支护结构安全监测,以及支护结构的拆除过程做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20.
由于支护空间受到限制等原因,一类双排桩支护型式设计为前后排桩之间没有土体,形成只有后排桩挡土的空间门架式结构.比较分析了一类双排桩三种计算模型之间的差异,在已给出此类双排桩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计算方法基础上,结合基本算例,进一步分析竖向弹簧刚度、连梁高度、排距及桩的入土深度对双排桩内力及变形的影响.通过对结果的分析,给出了一类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的参考值.由于弯矩最大值发生在前排桩顶,提出了加强桩顶结点刚度措施的建议.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内力变形计算值与实测值作了比较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所得结论对一类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