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球磨、粉末热处理、合金化及活化烧结工艺对 3Cr13粉末不锈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Cr13 不锈钢粉末经 6 h 球磨,860 ℃预处理及加 2 wt%Cu可改善其压制性,提高压坯密度及烧结性能。3Cr13 粉末不锈钢在硬度、压溃方面优于实体不锈钢,用其制作水泵轴套材料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武晓枫 《甘肃科技》2014,30(21):57-58
对2Cr13不锈钢进行水淬实验,研究了淬火温度对2Cr13不锈钢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在1050℃淬火时,试样的硬度值基本达到了最高,其原因是因为碳化物大多被溶解,铁素体的含量已经非常低。在1050℃淬火时,奥氏体晶粒开始长大,不过晶粒长大的幅度并不是很大,所以2Cr13不锈钢在1050-1070℃淬火时对于要求高硬度用钢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等温方法测定了2Cr13Ni4Mn9钢碳化物开始析出曲线与发生晶间腐蚀所需最短时间曲线,研究了该钢在不同冷速下的晶间腐蚀行为;考查了冷变形量对晶间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碳化物开始析出曲线与发生晶间腐蚀所需最短时间曲线均呈“C”形,并可分别用方程 lgt=43.883-0.116T+7.779×10~(-5)T~2 lgt=40.037-0.109T+7.673×10~(-5)T~2来描述。由于该钢碳化物析出的孕育期短,因而晶间腐蚀敏感性强。固溶后的冷速对该钢晶间腐蚀倾向有强烈影响,冷变形对晶间腐蚀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稀土对2Cr13不锈钢夹杂物的变质及对冲击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2Cr13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变质作用以及对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改善了2Cr13不锈钢夹杂物的形貌和大小,未加稀土的钢的断口是典型的解理断裂,加稀土后钢的断口是准解理+韧窝型,韧窝中出现的细小球状稀土硫氧化物夹杂是其转变的主要原因;加微量稀土元素铈的试样低温横向冲击性能比未加稀土的试样大幅度提高,-40℃时提高了54.55%.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不同含量的稀土2Cr13不锈钢,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锈钢中稀土夹杂物的形态,并用动电位扫描法对其进行了极化曲线的测试。  相似文献   

6.
2Cr13不锈钢应变疲劳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Cr13马氏体不锈钢应变疲劳过程中发生了循环软化.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疲劳亚结构为位错胞状结构,但胞的特征受板条形貌、碳化物分布和循环应变幅的影响.应变幅恒定时,随循环周次的增加,微观亚结构的演变过程为:首先是可动螺型位错进行交叉滑移,将基体中的自由位错束集;然后与碳化物或板条界相连,形成壁较厚的位错胞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0Cr13Ni7Si4铸造不锈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铸造不锈钢──0Cr13Ni7Si4进行了性能研究。使用金相显微镜、X射 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本钢种的金相组织及微观断口形貌;采用拉伸试验及 冲击试验测定了本钢种的机械性能;利用多种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本钢种的耐蚀性 能。试验结果表明:本钢种是复相组织钢,有良好的韧性,在浓硝酸介质条件(温度 为50℃)下均匀腐蚀速度为一级,晶间腐蚀倾向极小,与同类不锈钢比较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乙二醇单乙醇和醋酸的酯化反应,研究了微波辐照对酯化反应的作用机理.利用微波辐照与常规加热两种方法,对介质回流温度前后两个阶段反应的结果作了对比,从而得出微波对酯化反应有明显的加速作用,其加速作用实质是提高反应介质的升温速率.在实验条件下,微波提供给反应体系的能量是热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温高压电化学测试,获得不同实验温度下13Cr不锈钢的循环伏安曲线、交流阻抗谱和Mott-Schottky曲线,结合ZSIMPWIN软件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高温高CO2 分压环境下,温度对13Cr不锈钢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在高温高CO2 分压环境下,随温度升高,13Cr不锈钢发生腐蚀的倾向增加,表面钝化膜稳定性下降,点蚀敏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金属蒸气真空弧(MEVVA)离子注入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注Cr改性,对改性层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运用电化学测试技术考察其在模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不锈钢表面形成富Cr改性层,Cr离子浓度沿纵向呈梯度分布且无界面,改性层厚度随加速电压升高而增大;Cr离子浓度随离子注量的增加而增大;不锈钢表面粗糙度降低、致密度增大,有利于腐蚀电流的降低;不锈钢在阴阳两极模拟加速腐蚀环境下均更易钝化,腐蚀倾向大幅度降低,可有效提高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一定能量的质子在材料内穿行深度的变化,进而探讨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基于质子穿行过程中碰撞的随机性,建立了质子穿行过程的非平衡统计理 论模型。分别计算出了高能和低能质子穿行长大速率函数和穿行深度概率密度函数。并以Kapton薄膜为例,发现高能质子的最概然穿行深度与之对应的最大概率密度的乘积为一个定值;随着低能质子能量的增加,其乘积呈阶梯状递减到一定值;高能和低能的分界线大约在105 eV数量级处。   相似文献   

13.
通过乙二醇单乙醚和醋酸的化反应,研究了微波辐照对酯化反应的作用机理,利用微波辐照与常规加热两种方法,对介质回流前后两个阶段反应的结果作了对比,从而得出微波对酯化反应有明显的加速作用,其加速作用实质是提高反应介质的升温速率,在实验条件下,微波提供给反应体系的能量是热能。  相似文献   

14.
阴极保护对氯化物环境中1Cr13不锈钢微动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微动腐蚀测试系统,研究了1Cr13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 不同的有极保护电位下的微动蚀行为。结果表明:未加阴极保护时,微动使自然腐蚀电位快速负移到稳定值;  相似文献   

15.
对1Cr13钢进行了不同时间(5,10,20,40 min)的喷丸处理,研究了喷丸处理对1Cr13钢在800℃空气中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高温氧化实验及表面形貌观察分析发现,喷丸处理形成了一个晶粒细化层,降低了1Cr13钢发生选择氧化所需的临界含量,氧化增重显著降低,氧化膜剥落也有所改善。喷丸处理促进了1Cr13钢表面形成选择性的保护氧化膜,提高了1Cr13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喷丸处理10~20 min的试样抗高温氧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用铁水和高碳铬铁,在实验室顶底复合吹转炉中进行了冶炼Cr13不锈钢的试验。对高碳铬铁的熔化及溶解;影响铬氧化的因素:如熔池温度、铬铁加入批数、铬矿的应用、顶底枪供气强度与比率;钢液中[Cr]—[C]—T平衡关系和铬的氧化量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试验中铬的氧化控制良好,约为2.5~3.0%(绝对值),与AOD、STB法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7.
利用SRIM-2003软件模拟10~110 keV质子辐照下质子与氧化锌之间的微观交互作用,并计算了质子的能量传递、能量损失、射程以及氧化锌的阻止本领.结果表明,质子与氧化锌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源于质子与氧化锌核外电子之间的非弹性碰撞过程,氧化锌的辐照损伤以电离效应为主;辐照损伤区主要集中在90~700 nm的射程范围内,10~110 keV质子辐照能够模拟氧化锌在外空间的光学退化.  相似文献   

18.
超级13Cr不锈钢的钝化膜耐蚀性与半导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极化曲线和Mott-Schottky曲线,研究了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100、130、150和170℃且含CO2和Cl-的腐蚀介质中浸泡7 d所形成的钝化膜的电化学行为和半导体性质.同时应用光电子能谱表面分析技术分析了超级13Cr钝化膜中的元素价态.结果表明,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经腐蚀过后形成的钝化膜表层中Mo和Ni以各自硫化物的形式富集,而Cr以Cr的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100℃和130℃形成的钝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而在150℃和170℃形成的钝化膜耐蚀性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表面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能密切相关,在100℃和130℃中形成的钝化膜具有双极性n-p型半导体特征,且随着温度升高掺杂数量增多,而150℃和170℃介质中形成的钝化膜为p型半导体,故随着温度升高,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洛氏硬度计及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4Cr13、7Cr17Mo马氏体不锈钢刀剪材料在980~1 110℃不同淬火温度下的组织、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4Cr13、7Cr17Mo的淬火组织均为马氏体、未溶碳化物和残留奥氏体,随着淬火温度升高,组织中碳化物含量均减少。相同淬火温度下,7Cr17Mo组织中未溶碳化物含量较多,硬度较高,具有更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20.
氯离子对石油测井仪器用Cr13不锈钢点损伤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温高压模拟环境装置和实时动电位极化和交流阻抗技术对石油测井仪器用Cr13不锈钢在模拟井下不同氯离子环境中电极的腐蚀失重和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地层水或者钻井液中氯离子浓度较高时,Cr13不锈钢表面的点损伤难以避免;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升高,Cr13的均匀腐蚀速率增大,试样表面点蚀坑增多;局部氯离子以FeCl2和FeCl3形式吸附是造成钝化膜损伤的主要原因.应尽量减少仪器在含氯离子环境中的停留时间或提高材料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