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屈原、屈赋的具体分析,以及司马迁、王逸、班固三人在评屈问题上的比较,对作品人格决定论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指出班固评屈能坚持作品的政治功能和审美功能二元标准,肯定了班固评屈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班固《汉书.刑法志》参考了《荀子》之《王制》《议兵》《正论》观点。对比可见:班固极力赞赏荀子的刑法思想,在刑法起源、刑法与礼义关系以及是否有象刑这三个方面,班固受到荀子的启发;与荀子完全不同的是,班固还从形而上的角度探讨了刑法的起源;班固对荀子思想的接受,正是汉代礼治与法治并重的社会实践在理论界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屈原的诗歌充满着浓厚的悲剧意味,因而从美学悲剧性的角度出发,结合屈原苦难的悲剧人生和精神发展历程,来分析屈骚的意象和意境的内在含义,从而达到对具体作品的微观分析归结到整体把握屈骚的悲剧美学风貌,着眼于整体分析,即把全部屈骚看成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而单篇作品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互相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分散的单篇诗歌。  相似文献   

4.
马疏班密     
司马迁与班固史学比较研究自汉以后便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历代对《史记》、《汉书》比较以宋代史学家所评的"马疏班密"为学界普遍认可。本文关于"史汉异同"的讨论鉴于前人研究的总结,通过汇总方式呈现出"史汉"研究的新视野,对研究方法提出及时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指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历来备受推崇,而萧伯纳的莎评代表的是另一种声音。通过对萧伯蚋的莎评作简要的梳理,以实例来说明萧伯纳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所持态度不同于多数莎评家。  相似文献   

6.
贾谊《吊屈原文》首用骚体"吊屈",其创作模式影响了两汉作家的文学创作。他从自身政治遭遇出发,在精神上与屈原达到高度共鸣,发愤抒情,首吊屈原,在新的大一统历史背景下对屈原及其作品作了历时性的文学阐释。他所开创的"吊屈"之先河,成为后世作家"吊屈"创作主题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系统攻坚、全面推进,“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中国服务质量大写真”、“中国社会效益工程”组委会决定在已经开展的“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深入开拓市场”征评工作的基础上,联合开展“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中国服务质量大写真”、“中国社会效益工程”优秀案例、优秀新闻、优秀论文征评。征评作品体例本次征评作品包括优秀案例、优秀新闻、优秀论文三种体例。优秀案例征评。案例是指对行为主体、行为目标、行为方式、行为过  相似文献   

8.
班固生活在经学昌明的东汉初年,他深受经学影响,使得《汉书》具备清晰的经学特质。一是强烈的等级观念。作品中无论是格局的安排、人物传记的次序还是对史迹的勾画、对人物言行的评价、对之前史作的扬弃,均依此以“礼”为核心的“三纲”“五常”为据。二是信仰君权神授,在人与人关系上,上级要求下级信仰君权神授,实际上是全民都要信仰,主要是心理上要信仰。  相似文献   

9.
班固年谱记录了谱主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为人们了解班固、《汉书》及《艺文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莉  孔玉科  郑林科 《甘肃科技》2010,26(11):150-152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身健康功能与评价;随机抽取4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48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WHO设计的健康与卫生系统反应性调查表,利用温度计式的健康评价法,研究冠心病患者多维心身功能和健康评价;(1)冠心病患者健康评价值与该病对患者多维心身功能的影响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P0.01);(2)冠心病患者对本病健康状况的自评值高于对照组对本病的他评值(P0.01);(3)冠心病对自身运动功能、情绪功能影响方面,自评值低于他评值(P0.01);(4)冠心病对各项心身功能影响的比例较高者,主要集中在健康评价较差和中等者;(5)对各项心身功能无影响的比例较高者,主要集中在健康评价较佳和良好者。冠心病对7项心身功能的影响变量可作为该病患者健康评价的高敏感性判断因子。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状况评价应以患者自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评价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循吏"之称始见于《史记·循吏列传》,后为班固《汉书》和范晔《后汉书》所承袭。《汉书·循吏传》所传皖西籍循吏文翁、召信臣在当时及后世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西汉循吏群体的出现,标志着帝国吏治已从汉初的因循"成事"逐渐步入深度耕耘的状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汉书·循吏传》乃作者在尊汉与尊儒两种意识对冲下的作品,"天下为公"、尤其"选贤任能"的儒家立场导引着班固在循吏书写中仍能做到少虚饰、少虚妄。而文翁治蜀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实际上包含着"华夏族群边缘"构建深度"华夏化"的历史内涵。相对于其他西汉后期循吏,召信臣无疑是一个更为成功的范例,传统中国"父母官"的称谓来源于他。  相似文献   

12.
汉乐府 ,原指汉代的音乐官府 ,它的作用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本文所论及的是乐府诗的思想性及其影响 ,班固在《汉书》中对这些民歌的评价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汉乐府诗这种“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实际上是对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诗经》中“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的精神的继承 ,对后代诗歌也有其更具体、更直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师专化学专业学生教学能力评价的特点是:评价的宏观标准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微观标准是化学教育目标,评价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评价以调控、改进、激励功能为主导功能,拥有完善的自评体系、把他评和自评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一些历史资料,特别是对屈宋作品及以拟骚之作的全面深入的对比、分析,指出《九辩》既不是宋玉闵师或悼屈之作,更不是宋玉自抒愤懑之作,而当是屈原自述和抒愤之作。  相似文献   

15.
环境对作家的创作是有制约作用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地域特征所造就的作家的气质、禀赋、作品风格差别甚大,这些差别又给文学作品以鲜明的地域特征。自然地理环境对屈原作品的思想、内容、风格、语言都有很大的影响。屈骚就是楚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风情陶冶下的产物,它最终成为楚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楚地浪漫感伤文学风格的形成定下了基调。  相似文献   

16.
《柳文指要》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章士钊在晚年撰写的一部研究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学术专著,出版后反响很大.该书对柳宗元的骚赋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揭示了柳宗元的骚赋有与屈骚貌合神合等四个特点.章士钊对柳骚的推崇,实际上反映他对骈文的推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进屈肌腱损伤手术中回缩肌腱的引导方法.方法 采用医用输液管导引法对82例患者102条屈肌腱损伤进行修复,引导回缩屈肌腱至损伤平面进行修复,术后随访2~9个月,观察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操作简便,易于肌腱修复,术后TAM法评定疗效优良率达92.0%.结论 该改进方法优点突出,方便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官府,它的作用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本文所论及的是乐府诗的思想性及其影响,班固在《汉书》中对这些民歌的评价:“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乐府诗这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意义精神,实际上是对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诗经》中“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的继承,对后代诗歌也有其更具体、更直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海底管道整体式止屈器的止屈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式止屈器是一种对海底管道屈曲传播破坏起到阻止作用的保护装置.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管道和整体式止屈器模型,采用一种特殊的流体质量加载法来模拟管道屈曲传播以及止屈器的穿越过程,并计算得到了止屈效率.通过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止屈器长度和厚度对止屈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加止屈器的长度或厚度都可以提高止屈效率.采用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的神经网络对止屈效率的计算结果进行拟合,并应用该神经网络对6组随机尺寸止屈器的效率进行预测,最终预测结果与实际计算结果相吻合,证明了此网络模型在止屈效率拟合及预测方面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卧闲草堂”的评点(以下简称“卧评”)是我国古典小说理论研究领域尚待开掘的一处丰富的宝藏。“卧评”对《儒林外史》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其中关于作品情节结构的剖析,对我们理解或研究整部作品都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本文试从四个部分,针对上述问题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