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制造业发展多年仍存在着大而不强不优的问题,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安徽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能.本文分析了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对各地级市进行了数字经济梯队划分,在此基础上,以2006-2020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 PVAR),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三个维度对安徽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和具体作用过程,从政策和数字经济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贵州按照"一个坚定不移、四个强化、四个加快融合"部署,扎实推进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民生、数字设施、数字安全五大攻坚战,全省大数据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增速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一,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已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安徽经济的薄弱环节,也是安徽奋力崛起的希望所在."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要进一步明确思路,加快县域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方元 《安徽科技》2005,(8):9-10
当前,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经济增长极,缺乏一个以若干城市组成的既具内聚力、又具辐射力与带动力的城市群.因此,安徽要在"中部崛起"中率先发展,加快城市群建设则应成为重中之重,这既是提升安徽省区域综合竞争力、迎接长三角的辐射的需要,又是中部区域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建设》2020,(1):26-27
近年来,浙江坚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引领,着力推进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动能和创业创新的主阵地2019年,浙江省上下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狠抓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监督检查,着力优化"1+X"工作体系,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以"五个一百"为重点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区三中心"和十大标志引领性项目加快推进,成功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相似文献   

6.
加快推进安徽民营科技型企业人才工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民营科技型企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数量很少,发展缓慢.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安徽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九五"期间,在党的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安徽省民营科技型企业实现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为推进安徽省"科教兴皖"和"加快发展、富民强省"战略的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安徽省科技进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建设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力,构建旅游新模式,以加快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化的步伐.方法 选取2000-2018年安徽省旅游业的相关数据,以安徽省国内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安徽省人均生产总值、公路里程、铁路营业里程和铁路旅游周转量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结果 人均生产总值和铁路营业里程对安徽省国内旅游收入有着显著影响.结论 给出了安徽省提高旅游发展力以及如何构建特色模式的建议,即: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和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全域旅游模式以此发展多元化旅游路线;通过打造"O2O旅游模式"加大宣传力度;仿造"乌镇模式"缩减南北差距.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被视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其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为经济注入新动力.文章分析了国际、国内尤其是福建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和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并根据对泉州市制造企业的调研情况和相关统计,着重阐述了泉州市纺织鞋服、食品制造、工艺品制造等几个千亿产业数字化发展情况,分析了泉州产业数字化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微笑曲线”理论谈安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安徽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仅是国家"十二五"的主线,也是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的紧迫任务。国际产业分工的"微笑曲线"理论,对安徽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基于"微笑曲线"理论角度,对安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策的探索,可以为加速安徽崛起,实现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推动数字经济与新能源汽车、生物经济、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我们的生产、生活与"数字"相遇,"高质量发展"已是时代的必然趋势。浙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先行省份。早在2003年,浙江就启动了"数字浙江"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创建了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首个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并成为"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和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相似文献   

11.
《安徽科技》2001,(2):6-11
"十五"期间,是安徽省加快发展、实现跨世纪赶超目标的关键时期.根据《全国"十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精神,结合安徽省实际,制定并组织实施《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对贯彻落实"科教兴皖"战略,做好全省科技工作和指导全社会科技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严  常悦  吴珊  杨可  姚云 《安徽科技》2021,(7):32-35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普惠金融迅速成为普惠金融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之一.鉴于此,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剖析安徽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及其存在的机遇和威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和运作模式,为相关部门精准施策、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提供决策参考,助力数字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增强融资能力,扩大投资规模,是安徽省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加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安徽省各地掀起的招商引资热潮,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安徽人均发展水平落后,自我积蓄能力不强,投资率也偏低.因此,加快安徽经济发展需要高投入,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投融资能力,吸引社会、省外、国外资金流入安徽.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按照全省数字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杭州厚植数字经济强优势,加快制造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未来工厂",做强做优"产业大脑",不断补齐制造业发展短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将杭州打造为全国智能制造领先...  相似文献   

15.
在省委六届十二次全会上,"数字福建"已被列入省委提出的"十五"计划建议.建设"数字福建"是我省在新世纪之初,抢占科技制高点、实施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加快福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项整体性、导向性的系统工程,"数字福建"需要诸多学科、诸多领域的参与.本文仅就"数字福建"空间数据框架即省级地理空间数据框架的建设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污水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文章对安徽省污水处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对其发展进行了合理的预测,为安徽省污水处理的建设发展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研究提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定义,分析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内涵;从六个维度建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对北京市进行了评价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北京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说,杭州是数字技术变革与数字产业变革高度契合的"黑土地",那么富阳,便是坐落在"云上"的数字热土。随着与杭州主城区一体化进程加快,富阳区正在持续推进产业转型攻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今年年初,高新工业强区产业政策正式发布,拥江发展、转型发展、融杭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主题.作为中部地区核心省份之一,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了准确了解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采取"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的模式,基于主成分分析,运用SPSS23.0软件对安徽省2006—2018年21项经济指标进行实证...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8月16日,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正式印发《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这是安徽省首次以科技创新为主题而命名的科技规划。规划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创新驱动发展工程"、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总体部署,在总结"十二五"全省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