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进入5G商用元年,5G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江西信息产业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融合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两化融合的水平有待提高、融合产业生态链亟待优化、产业发展基础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深入发展,建议江西把握5G融合发展的产业化方向,培育5G消费互联网新动能,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构建AR/VR、车联网5G应用生态,夯实"5G+"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精彩回顾】2020年5月7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广东省"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试点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加快构建支撑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深化5G与制造业各垂直行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首批八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正式公布,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以及湛江六个城市,分别是:京信通信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广州)、  相似文献   

3.
正工信部近日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其中"5G+工业互联网"方面的举措备受关注。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两者即是高科技基础设施,又是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为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4.
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场景需要通信网络能够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持海量互联的传感器接入.文章通过对5G技术及其优势的调查,结合智能制造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分析了"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框架和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分析结果表明,5G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可以为智能制造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7月16日下午,合肥工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5G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安徽首个5G联合创新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与华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5G+Cloud+AI"发展战略,将在"5G+远程医疗"、无人机编队、工业互联网、智慧校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据了解,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合肥工业大学与华为将共同开展安徽省5G远程医疗领域的研究,共同开展无人机编队应用5G技术合作试点,5G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5G智慧校园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合作。此前,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院士科研团队与华为公司、中国移动、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省“5G+工业互联网”布局早、走得稳、覆盖广、涉猎深,经过政产学研用等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全力提升“5G+工业互联网”网络关键技术产业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和资源供给能力,总体成效明显“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实施三年以来,浙江省政产学研用等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提升全省“5G+工业互联网”网络关键技术产业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和资源供给能力,已呈现一定的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7.
王龙  林兴浩  陈岚  王彬 《广东科技》2022,31(2):34-40
制造业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载体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球制造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关键时期,加强部署以微电子、自动化、信息等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是未来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先进制造业是指不断吸收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先进使能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产品...  相似文献   

8.
<正>对标国际典型创新型中心城市制造业发展模式,分析上海制造业发展历程,本文重点提出了体现国家战略和高端品牌的复杂装备产业、以传统产业升级和集成化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5G+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网络技术产业、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智能交通产业、面向老龄化需求的健康医疗产业以及以融合化发展为特征的新一代服务产业七大新兴细分行业发展方向,为实现上海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融合应用项目不断增加。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政府和企业应以此为契机,将“5G+工业互联网”打造成推动工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从而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互联网+”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该文利用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及11个制造业子行业面板数据多维考察了“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互联网+”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整体逐步提升,区际发展差距缩小,东北地区发展缓慢,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 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互联网+”敏感程度显著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影响过程中,创新活动成为重要的媒介; “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呈现显著非线性关系,且对不同类型产业影响呈现差异性.“互联网+”对制造业发展影响具有门槛效应,且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特征,而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呈现“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八次提到"互联网"三个字,包括"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等等。这意味着,互联网将成国家战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正>5G被誉为"数字经济新引擎",既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视频社交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基础,也将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提供关键支撑。《5G时代》梳理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对当前产业状态进行了介绍,为我们做了一个入门级的科普。《5G时代》一书指出,第七次信息革命是智能互联网,而5G是第七次信息革命的基础。书中还对5G的三大场景、六大特点、核心技术、全球格局等做了清晰的介绍,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5G"。本书还对5G赋能传统产业做了深入阐释,为读者勾勒了交通、医疗、工业、农业等因5G而将产生的深刻  相似文献   

13.
工业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创新必将带来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出现,进而推动人类生产力实现再一次跃升.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新赛道,一场以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为导向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经到来.本文通过分析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结合制造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分析工业互联网融合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进程中的困境和难点,思考并探索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1年,通用电气(GE)首次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经济发达国家对此形成国家战略并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如美国"先进制造"战略、德国"工业4.0"、英国"高价值制造"战略等.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2016年5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据GE预测,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2250亿美元,到2030年将产生15万亿美元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安徽科技》2015,(6):53-56
<正>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一时间"互联网+"成为2015年以来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名词,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而大家也都在试图阐述这一新生名词的含义及内涵,并试着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为了改进存在的问题,根据"互联网+制造"的指导思想,分析了智慧制造的发展历史和概念结构.引入"神经系统"概念,提出了适合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智慧制造模型.该模型的提出,为实现辽宁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入融合,推动装备型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工业转型升级对于企业、产业和整个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安徽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等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通过加大科创投入、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等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本文对安徽省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了解近年来安徽省及其各地市工业转型发展水平的真实情况,并通过影响因素的找寻,抓住工业转型升级的关注重点,为后续动态调整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最大化政策成效提供现实依据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互联网是5G的应用场景之一,二者的融合已成为业界探索的重要方向。5G+工业互联网包含交互、控制、采集和定位四大应用场景,都要求高速的传输速率、超低的时延和极致的可靠性等。阐述了5G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总结了上行超宽带、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高精度定位、低功耗大连接、行业组网架构五大关键技术的发展状况、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展望了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王坚 《上海信息化》2016,(12):44-48
目前,中国工业正从传统制造业快速进入智能化发展时期.我国“十三五”规划将“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预示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因此,如何打造工业互联网战略和技术布局值得关注. 各有所长:战略模式对比 随着互联网思维及其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逐步推广和全方位渗透,世界先进国家相继提出了抢占全球工业竞争制高点的振兴计划和战略布局.其中,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美国则制定了工业互联网计划.三者的基本理念相近,都是借助互联网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新一轮产业优化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此后,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