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是中国应对全球范围内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做出的历史抉择,是统揽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总纲领。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有效破解当前中国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同时,也对其发展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企业实践,全面梳理当前中国推进两化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4方面探究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两化融合发展和推进模式产生的影响,为中国全面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婧瑗 《创新科技》2019,19(8):32-37
以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体经济改革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整体实力迅速壮大并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与制造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来临,中美贸易摩擦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制造业创新打开新格局。以构建产业创新模式、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路径,提出加强创新引导、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深化互联网融合、重视人才供给、打造品牌创新和倡导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以其高度的融合性与互通性为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注入了活力,因此,制定推动"互联网+"三大产业的省级创新发展战略、打造"生态协同式"产业创新模式和打造"互联网+"资源整合优化平台,推动社会对互联网平台的创新性利用应成为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常态化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4.
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从根本上决定新型工业化进程。我国亟须扭转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从技术安全的国家战略视角,分析工业互联网先进基础技术、关键战略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3类关键核心技术特征,剖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创新逻辑,分类提出创新策略与路径。针对先进基础技术,选择使命驱动的“点将配兵”与价值驱动的“揭榜挂帅”相结合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引的补短强基路径;针对关键战略技术,选择应用驱动的多方联合协同与技术需求耦合的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相结合的融合突破路径;针对前沿引领技术,选择场景驱动的应用创新优势构建与自由探索的创新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抢先卡位路径。研究结论对于推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技术底座。广大中西部省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与东部省份相比差距明显,充分借鉴东部省份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先进经验,对加快推动广大中西部省份先进制造业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湖南省为例,剖析了其发展工业互联网存在本地技术创新不足、集聚发展程度不高、应用服务支撑力不强等问题,深入提炼先进省市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关键举措和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为统领,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提升技术链,贯通产业链,做优服务链,做强人才链,大力推进四链融合,加快本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我国中西部省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参照范本和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德国的工业4.0战略的提出让"互联网+工业"开始备受关注,随着互联网向工业领域的渗透以及两者的融合,制造业自身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出现新的工业生产模式和路径。在介绍"互联网+工业"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基础上,以产业链升级的角度为目标,从供应链高级化、价值链合理化、空间链全球化和企业链一体化4个方面对发展路径进行阐述,为传统工业企业抓住"互联网+"机遇,找到自身融合方向,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依据,最终培育转型升级新业态、新跨越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邹蔚  彭锐 《科技与经济》2020,33(1):31-35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科技创新对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2011—2017年全国各地区全社会和科技创新两个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科技创新对我国及湖北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分析湖北工业各行业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变化;认为湖北应提升工业科技创新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分析了工业企业管理的内涵,介绍了企业管理发展的几个阶段,探讨了工业企业管理的创新策略,提出了树立现代化管理思想、建设合理化的管理组织、采用科学化管理方法、提倡管理人员专业化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坚定不移抓产业、惠民生、促发展,实现了“由穷到富、有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初步呈现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特质。山东经济总量雄厚,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上新高度,构建了普惠均衡的公共服务,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但与浙苏粤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通过梳理山东省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和限制条件,研究山东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优势、弱项短板,总结潍坊市共同富裕的具体实践,按照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与要求,对如何走出一条山东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互联网+”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该文利用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及11个制造业子行业面板数据多维考察了“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互联网+”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整体逐步提升,区际发展差距缩小,东北地区发展缓慢,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 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互联网+”敏感程度显著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影响过程中,创新活动成为重要的媒介; “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呈现显著非线性关系,且对不同类型产业影响呈现差异性.“互联网+”对制造业发展影响具有门槛效应,且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特征,而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呈现“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特征.  相似文献   

12.
加速实体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极其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针对我国这样的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后发国家,从制造业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相结合的视角,首先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明确制造业的各种可能发展路径;然后通过对现有创新理论及成功创新案例的归纳凝练,从产品视角研究后发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出其核心是广大企...  相似文献   

13.
14.
十八大从国家层面强调了两化融合的战略地位,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发展,能有效推动两化融合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实效,是国家两化融合战略在微观层面的具体实施策略和重要推手。当前我国处于从工业化率低于40%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向工业化率在40%-60%的工业化中期阶段过渡的过程中。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化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信息化作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域范围是我国制造业的主要支撑区域,推进市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新时期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三明市的制造业为对象,应用动态数列、层级分类和比较分析法,深入解析市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根源和环境影响,就环境要素匹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群建设、政策引导和园区优化等方面提出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工业互联网企业信息安全风险,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结合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框架,构建涵盖制度、协同、技术和人员4项能力要素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成熟度模型。结合23个工业互联网企业典型安全解决方案,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组态构成和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能力和制度能力是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两条以技术能力为核心、以制度能力或人员能力为辅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升路径和一条非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升路径,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建设》2017,(8):4-4
今年4月发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浙江制造业新的总体目标,即以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升级版,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由此可见,融合创新成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词。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浙江省网信办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政策宣讲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结合实际,探讨工作举措,推进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工业大数据、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而旅游产业融合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我国旅游产业创新的发展路径,认为资源融合和技术融合是实现我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两条路径. 通过不同产业间的资源融合可以打破需求障碍,从而实现旅游产业创新;同样,通过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可以打破能力障碍,最终也能实现旅游产业创新. 最后给出指导旅游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的四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创新科技》2020,(4):27-3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出,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驱动发展。本文从吉林省当前实施创新驱动的条件现状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说起,分析吉林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存在的明显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刘勇  于彩虹  周磊 《甘肃科技》2014,(7):6-7,21
当前,甘肃省经济社会正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处于加速转型跨越的新起点,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甘肃省"3341"项目工程,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引擎。对甘肃省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