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成果转化日益受到理论界和产业界的关注,我国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大量涌现,但是这些政策实施中存在诸多冲突和不足。基于成果转化链对现有政策进行系统性的评述,并对成果转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王子龙  张梦影 《河南科学》2020,38(5):844-852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绿色创新分为绿色技术开发阶段和绿色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09—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用Tobit模型探索各影响因素对不同阶段创新效率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创新效率仍有提升空间,其中研发能力不足是阻碍绿色创新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短板;绿色创新效率在各省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对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产生了相反作用的影响,需要企业根据外部条件调整不同创新阶段的资源投入与管理,实现绿色创新效率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3.
王盛 《科技创新导报》2021,(9):204-207,212
地方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驱动者,更是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源泉.鉴于此,遵循投入-产出-转化的绩效评价思路,以宁波市部分普通高校为例,构建DEA模型对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度分析,依据研究结果从政策环境、服务机构、创新平台等方面给出提升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是否高效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供需配置不畅、经纪服务不专业等问题,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工作指示,本文从提升有效供给、提高配置效率和保障专业服务等角度,提出构建高效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路径,为更好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福建省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创新转换和创新转化两个阶段,采用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模型,对2008—2018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高技术产业创新价值链上两阶段的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创新转化阶段效率稳步提升,创新转换阶段效率逐年下降;各地级市创新转换效率和创新转化效率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两阶段创新效率发展不平衡;福建省高技术产业创新转换效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基础创新技术水平的“相对退步”,创新转化效率的稳步提升要归因于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6.
为破解科技转化难题,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本文选取部分中心城市作为样本,通过构建创新能力指标、成果转化指标和成果承接能力指标三大成果转化环节指标体系,研究影响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从健全创新机制、切入创新源头、完善成果转化支撑体系、优化成果转化科技投入模式等方面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光远 《甘肃科技》2000,16(3):36-36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源头,科技成果产生的重要基地之一,创新是高等学校的责任和使命。高等学校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已经构成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必须创新在1990年召开在全国高校技术创新大会上,要求高校进一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知识创新问题,把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增强高等院校及其广大科技人员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校技术产业化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科技工…  相似文献   

8.
9.
吴玉 《科学管理研究》2016,(4):41-44,48
科技进步奖是科技成果被有效应用的指针,而专利的公开和应用是获得科技进步奖的支撑条件,以专利公开反映科技成果的数量,以科技进步奖反映科技成果的质量,搜集、统计了2011~2015年新疆公开的专利和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结果表明,公开的专利中跻身进步奖的比例约为5%;农业科技类和化工类的专利公开数量占所统计的学科领域专利公开数量的一半以上;而农业类、机械工程与信息技术类、医疗卫生类科技成果项目占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直接动力,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文章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现状和障碍的分析,提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的管理举措.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实际情况出发 ,详述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 ,力求技术创新适应市场需求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  相似文献   

12.
13.
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日益上升。加强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科技成果转化必然对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科技创新的意义。其次,分析了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其中的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同时,对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从积极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助推企业技术创新;扶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外实行科技交流合作联姻,推动产学研联合;完善和落实政策措施,激发企业科技自主创新活力;依法行政,强化服务企业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制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这七个方面对如何加强我国的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的诱导机制与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确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后,科技成果转化越来越受到政府各级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已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项重要指标。在我国,每年有3万多项科研成果、专利,而能够转化的仅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转化率。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与经济脱节已是长久困扰我国的基本问题之一,科技成果转化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5.
县域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有利于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营商环境,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集聚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最终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通过县域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能整合文献、政策、项目、专家、成果、投融资、服务机构等线上线下优势资源,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建立覆盖当地、辐射周边的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体系.以双牌县为应用示范的县域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发挥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分别对全国30个省市的科技生产效率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不同省市科技生产效率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呈不均衡状态,同一省市科技生产效率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也有明显差异,且总体上各省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高于科技生产效率。研究结论有利于各省市对自身科技活动效率结构现状的认识,对各省市明确改进科技活动效率的工作重点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给出科技成果和技术标准的概念和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转化模式。研究三类科技成果转化为不同形式的技术标准的转化模式和每种转化模式具体运作方式,为国家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要从推进科教兴国战略高度重新认识和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认识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格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当前,要通过健全科技成果产出机制,完善科研评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质量;调整科研类型结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体系和中介服务组织等改革措施,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9.
新型研究机构是科技组织与社会经济密切结合而演化出的新型科研组织形态,打通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孵化和市场销售的创新价值链。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针对我国科技创新过程中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本研究以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和英国弹射中心两家典型的新型研究机构为例,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从知识生产、技术应用、商品生产三个环节对其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分析,对我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创新环节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活动.科技成果的产生和转化一般需要经过技术原理构思阶段、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工业化试验四个发展阶段.上述四个阶段前后一贯,共同构成了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阻碍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