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长三角四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利用2008—2018年面板数据对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安徽短板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策略,包括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城镇化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构建产业联盟、促进要素流动等。  相似文献   

2.
3.
基于三省一市智库之间沟通不足、各自为政的现状,本文结合国内外智库联盟典型案例的做法与经验,从智库联盟的构建主体、管理机构及研究队伍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科技智库联盟的构建思路,并从资金、人才和技术等三个方面阐述智库联盟运行的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4.
季成 《科技与经济》2016,29(4):96-100
推动长三角服务外包产业的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长三角服务外包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然后,构建了长三角服务外包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促进机制,包括:交流合作机制、协同创新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最后,从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和服务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如何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产业转移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收集“一带一路”107个成员国家和长三角地区的数据,构建产业转移吸引力指数,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莫兰指数,结合产业结构相似度分析区位选择空间差异问题.研究发现:吸引力指数较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吸引力指数较低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中美洲地区,地理距离是区位选择重要影响因素;吸引力指数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且表现出高值区集聚和低值区集聚的特征,随着成员国家范围的不断增加,对外产业的转移风险也随之增加;泰国、马来西亚是长三角区位选择的热点国家,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相对发达国家是上海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资源丰富且开放度较高的国家是浙江、江苏、安徽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长三角地区应协同推进对外产业转移及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体化不断推进,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一体化得到较快发展。概述了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长三角技术市场发展历程,分析了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呈现出五大特征,包括跨区域技术交易日益活跃、技术市场机构服务能力逐渐提升、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功能逐渐强化、技术市场服务成效显著、技术交易网络呈多中心分布格局等;总结了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存在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信息沟通不畅、法律法规不完善、服务企业综合实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完善科技政策和创新环境、不断激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加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加强培育技术创新多元主体以及增加技术创新成果有效供给等6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体化不断推进,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一体化得到较快发展。概述了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长三角技术市场发展历程,分析了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呈现出五大特征,包括跨区域技术交易日益活跃、技术市场机构服务能力逐渐提升、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功能逐渐强化、技术市场服务成效显著、技术交易网络呈多中心分布格局等;总结了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存在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信息沟通不畅、法律法规不完善、服务企业综合实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完善科技政策和创新环境、不断激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加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加强培育技术创新多元主体以及增加技术创新成果有效供给等6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长三角交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从设施网络、枢纽效能、运输服务、科技创新、交产融合、治理能力6个方面,分析了长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取得的成效;对标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发现长三角交通运输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还面临方式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设施互联互通不足、枢纽国际竞争力不够、协作治理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9.
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应对全球疫情冲击的有效之策,也是基于当前全球化周期性调整新挑战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而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着眼于当前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政策调研、国际比较、产业案例研究等结合的方法,从长三角产业经济所面临的新环境、重点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基本模式、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产业链价值流动等角度剖析了当前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优化长三角城市间产业分工以及协作共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长三角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一大机遇。本文在研究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布局、重点领域作了分析,并提出发展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了长三角机场群的发展现状,提出当前长三角机场群面临密度偏低、机场群与城市群空间匹配失衡、协同分工尚未形成、零和思维依然存在等问题,从机场密度、等级体系、功能协同和区域管治等4个方面介绍了欧美成熟世界级机场群的发展状况和建设经验,对长三角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提出4点建议:一是建设上海大都会区机场群先行,提升环沪机场密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创新驱动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对加快长三角地区技术产出以及实现产业升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联盟运行水平仍有待提升。为此,基于开放协同视角,从目标协同、知识与技术协同、信息与沟通协同以及服务协同四个层面入手研究长三角地区创新联盟协同发展问题,提出了构建知识融合与技术积累协同发展机制、联盟区域协作信任与沟通机制、信息化与创新联盟深度融合机制、集成服务"六个平台"以及新建一批跨区域联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长三角稀土产业概况和产业优势,并通过政府引导、区域分工合作、科研机构联合、上下游产业一体化联动等具体措施来加快推动长三角稀土产业一体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把产业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以期让长三角真正形成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持续发展的实践区和创新驱动的先导区,打造成为中国的"稀土谷".  相似文献   

15.
《上海信息化》2005,(11):89-89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它的迅速发展必将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的长三角地区的信息产业已经在中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全球信息产业制造业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加强长三角区域内整机,元器件等各类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已成为高效率低成本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长三角地区服装产业面临的成本上涨,职工难求,产量剧减,产品积压,出口减少等问题做了详细调查,结合服装产业发展规律,从内外两方面探析了当地服装企业面临危机的原因所在,并在《纺织服装行业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下为长三角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是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创新动能的重要引擎.安徽处于一带一路、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交汇地带,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要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是安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的重要支撑.十三五以来,安徽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创新人才不断汇聚,创新环境日益优化,为安徽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琰  龚晨 《华东科技》2022,(8):46-53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疫苗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凸显。本文梳理了长三角地区近年来制定的疫苗产业政策,从疫苗技术研发、产业化和行业监管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剖析。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其他省市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出三点启示借鉴:增加研发投入,丰富支持资金来源;注重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并重;以及构建合作平台,畅通协同发展渠道。  相似文献   

19.
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2019年Landsat 8遥感影像,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气候数据和统计数据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2013—2019年先行启动区RSEI均值为0.71,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较好;将结果分为差、较差、一般、良、优5个等级,优良区域面积平均超过60%,而一般区域面积平均占比约25%,差和较差区域平均占比约15%,生态环境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RSEI在空间上呈南高北低分布,时间上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导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下降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植被覆盖率和湿度的下降,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这与区域水系面积不断提高和植被覆盖总面积增加带来的生态效应直接相关.从整体上来看,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坏区域减少,好转趋势明显,为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作为我国发展基础最好,经济总量最大的核心经济区,在其发展道路上愈来愈受到种种压力。分析了安徽省融入泛长三角区具有的优势,指出安徽省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区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