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HPMA对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可再分散乳胶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和甲基丙烯酸(MAA),制备了软核硬壳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及其可再分散乳胶粉,讨论了HPMA用量对乳液和乳胶粉的成膜性、再分散稳定性和耐水性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PMA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2%时,在保证再分散稳定性的同时得到的丙烯酸酯原乳液及可再分散乳胶粉的成膜性好,耐水性最优;吸光度测试显示HPMA添加量小于等于1.2%时,乳胶粉再分散稳定性好,分散度达90%,吸光度平均变化小于10%;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显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胶膜有6.98和30.11℃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乳胶粒子具有两相结构;透射电镜测试表明合成的乳液粒子有核壳结构;扫描电镜测试显示原乳液和乳胶粉成膜性能优异,合成的原乳液在成膜过程中发生了微相分离,进一步说明了合成的乳液具有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2.
通过添加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和甲基丙烯酸(MAA)制备软核硬壳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及其可再分散乳胶粉。重点讨论羟基单体HPMA用量对软核硬壳丙烯酸酯乳液和乳胶粉再分散液的成膜性、再分散稳定性和耐水性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PMA添加量为1.2%左右时,在保证再分散稳定性的同时,制备得到的丙烯酸酯原乳液和可再分散乳胶粉的成膜性好,耐水性达到最优;吸光度测试显示HPMA添加量小于等于1.2%时,乳胶粉再分散稳定性好,分散度高达90%,吸光度平均变化小于10%;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显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胶膜有6 ℃和30 ℃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乳胶粒子具有软核硬壳结构;扫描光学显微镜(SEM)测试显示原乳液和乳胶粉再分散液成膜性能优异,合成的原乳液在成膜的过程中发生了微相分离,进一步说明合成的乳液具有软核硬壳结构;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显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粉与原乳液红外谱图基本吻合,说明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喷雾干燥前后乳胶粒的化学结构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VAE可再分散乳胶粉掺量对聚合物水泥填缝料(Polymer-Modified Cement Based Composed Joint Sealant,PCJS)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将苯丙乳液水泥基路面填缝料中的部分填料替换为VAE乳胶粉制成新型的PCJS,测量了不同VAE乳胶粉掺量下PCJS的拉伸强度、拉伸断裂伸长率、拉伸峰值应变、拉伸模量,观察记录了拉伸破坏形态,分析了温差对PCJS早期拉伸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苯丙乳液(SAE)和VAE乳胶粉对PCJS的复合改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30℃温差处理对PCJS早期拉伸强度发展无显著影响。且在28d标准条件下养护完成后,随着VAE乳胶粉掺量增加,PCJS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显著上升,拉伸破坏形态由"内聚破坏"向"粘结破坏"转变,拉伸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峰值应变随乳胶粉掺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乳胶粉掺量为2%~3%时,PCJS拉伸变形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醋酸乙烯酯共聚的改性方法,用醋酸乙烯与丙烯酸系单体共聚,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后用乙二醛交联,使乳液形成网络结构,制备了一种无甲醛的新型耐水性乳液.研究了共聚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采用DSC、透射电镜等手段对乳液结构及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各单体用量对乳液的粘度及剪切强度均有一定影响;DSC表明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至-46℃,有很强的耐寒性;TEM照片显示乳胶粒子粒径在200nm左右,粒径分布均匀,稳定性好;加入乙二醛交联后乳胶膜与水的接触角由71°增加到90.5°,说明有较强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5.
干燥预处理对EVA可再分散乳胶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用NaOH稀溶液、硅溶胶和聚乙烯醇(PVA)对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乳液进行干燥预处理,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EVA可再分散乳胶粉,并讨论pH值、硅溶胶、PVA对EVA可再分散乳胶粉含水率、残渣率、再分散性及再分散液胶膜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将EVA乳液pH值调节至9,用乳液质量25%的硅溶胶和5%的PVA对乳液进行干燥预处理,在雾化机旋转盘转速为21000r/min,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70℃和90℃,进料速度为80g/min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制得的EVA可再分散乳胶粉含水率(ω=2.35%)和残渣率(ω=3.70%)低、再分散性及再分散液成膜良好.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体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功能性单体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以非离子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的复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通过控制聚合物乳液玻璃化温度合成丙烯酸乳液,与水泥复配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并研究了液粉比对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拉伸性能和低温柔性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双羟基四配位硅改性苯丙乳液;测定了乳液的粘度、粒径分布、凝胶率、稳定性等;测定了乳液成膜后的各种性能,如吸水率、热性能分析、玻璃化转变温度、附着力、硬度等.结果表明改性的苯丙乳液比纯苯丙乳液的热性能有所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降低,附着力提高.并得出2%含量的双羟基四配位硅改性2%乳化剂、40%固含量的苯丙乳液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在阴离子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性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与自制改性炔二醇活性剂(R-DDTM)组成的三元复配乳化体系中,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核-壳单体质量比、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成壳聚合反应温度对核-壳结构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借助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分析(DLS)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对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元乳化剂体系制备的苯丙乳胶粒子呈球形核-壳结构,粒径为100 nm左右,且乳胶粒子单分散性良好;当核-壳单体质量比为1:1,成壳聚合反应温度为80℃时制备的硬核软壳型苯丙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其乳胶胶膜耐水性良好,吸水率较低,光泽度及透明性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nano-SiO2/丙烯酸酯核壳复合乳液,并以此乳液配制耐沾污外墙乳胶涂料.研究了nano-SiO2掺量和壳层丙烯酸酯聚合物玻璃化温度对乳液成膜和外墙涂料耐沾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较纯丙乳液和纯丙与胶体SiO2共混乳液,以nano-SiO2/丙烯酸酯核壳复合乳液配制的外墙乳胶涂料在漆膜致密性、硬度、耐水性、耐沾污性等方面都大大改善.SiO2最佳掺量为乳液配方总量的5%左右,高于此掺量,乳液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漆膜变得硬而脆.随着壳层丙烯酸聚合物Tg的降低,乳液最低成膜温度显著降低,但漆膜耐沾污性也随之较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对水泥基建筑密封砂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和淀粉醚对建筑密封砂浆工作性能、抗流挂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乳胶粉后,密封砂浆挤出时间明显减少,但抗流挂性能降低;掺入纤维素醚后,密封砂浆抗流挂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但挤出时间增加,强度明显降低;淀粉醚与乳胶粉及纤维素醚配合使用有利于改善密封砂浆的挤出性能和抗流挂性能,但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nano-SiO2/丙烯酸酯核壳复合乳液,并以此乳液配制耐沾污外墙乳胶涂料。研究了nano-SiO2掺量和壳层丙烯酸酯聚合物玻璃化温度对乳液成膜和外墙涂料耐沾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较纯丙乳液和纯丙与胶体SiO2共混乳液,以nano-SiO2/丙烯酸酯核壳复合乳液配制的外墙乳胶涂料在漆膜致密性、硬度、耐水性、耐沾污性等方面都大大改善。SiO2最佳掺量为乳液配方总量的5%左右,高于此掺量,乳液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漆膜变得硬而脆。随着壳层丙烯酸聚合物Tg的降低,乳液最低成膜温度显著降低,但漆膜耐沾污性也随之较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掺量下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砂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乳胶粉掺量的增加,砂浆的抗折强度较普通砂浆有大幅度提高,但抗压强度随之降低;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可大幅度提高砂浆的综合性能,适宜掺量为胶凝材料重量的2%-3%。  相似文献   

13.
干燥进出口温度对EVA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硅溶胶及无机粉体为抗结块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可再分散乳胶粉.讨论了进出口温度对产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进出口温度对乳胶粉的外观、含水率、流动性、堆积密度、再分散及成膜性能和储存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影响;进出口温度升高,乳胶粉含水率降低,流动性提高,堆积密度下降;但进口温度过高,乳胶粉易发生烧结变性;合适的进(出)口温度为150~180℃(72~78℃).FTIR测试结果显示,在进口温度为180℃时进行喷雾干燥,聚合物分子结构未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4.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核壳比例对乳胶粒形态及聚合物成膜性能的影响;将上述乳液经过喷雾干燥制得可再分散胶粉,对乳胶粉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发现,当乳化剂占单体质量分数大于0.5%,核/壳单体质量比在7:3以上,制得的乳液稳定性较好,TEM照片显示存在清晰的核壳结构,测得乳液成膜温度在30℃以下,制得可再分散胶粉直径小于40μm。  相似文献   

15.
采用β-环糊精(β-CD)部分取代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备综合性能优良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苯丙乳液),探讨单体配比(St/BA)对苯丙乳液及其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体配比(St/BA)增加,粘度逐渐降低;乳胶粒子的粒径逐渐减小,乳胶粒表面变得光滑、规则;乳胶膜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纤维素醚稳定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羟乙基纤维素为主要稳定剂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液,通过TEM观察乳液乳胶粒的形态,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接枝共聚物的结构,探讨了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稀释稳定性以及乳胶膜的吸水和力学性能,并与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相应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羟乙基纤维素为主要稳定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空间稳定结构,其电解质稳定性大大优于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也分别由14.6MPa和462.3%提高到17.1MPa和524.6%.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种室温自交联合氟乳液,对影响含氟乳液涂膜性能的因素如N-MA含量(质量分数,下同)、成膜温度、含氟单体的用量及涂膜厚度等进行了分析.采用DSC法对乳液涂膜的玻璃化温度进行了测定,用Wilhelmy方法对膜的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人工加速老化实验来考察膜的耐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乳液的性价比优于市场上的含氟乳液。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升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胶黏剂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制备了5种不同分子量的聚氨酯衍生物大单体,将其与醋酸乙烯酯等主单体进行半连续种子乳液共聚合,得到了5种聚氨酯衍生物大单体接枝改性的PVAc乳液胶黏剂。结果表明,随着聚氨酯衍生物大单体分子量的增大,改性后PVAc乳液胶黏剂体系内软段数目增多,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粒径、乳胶膜的表面粗糙度及持黏力增大,热稳定性、初黏力及180°剥离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当多元醇为分子量600的聚乙二醇(PEG-600)时,聚氨酯衍生物大单体改性后的PVAc乳液胶黏剂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9.
以水作溶剂,苯乙烯,丙稀酸酯,丙稀酸,聚乙烯醇等共聚合成乳液,探索了聚合乳液的物料组成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料时间及引发剂的用量对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乳胶内墙涂料,确定了颜基比及各种填料的较好用量.测试并报道了乳液及内墙涂料的性能试验结果,最后给出了乳液和内墙涂料较佳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20.
硫铝酸盐水泥基修补砂浆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可再分散乳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制备修补砂浆,分别测试其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折压比和黏结强度,并结合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水泥砂浆微观结构以及可再分散乳胶粉对硫铝酸盐水泥砂浆的影响机理,研究不同掺量的可再分散乳胶粉对硫铝酸盐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可再分散乳胶粉质量分数掺量为3%时,水泥砂浆28 d抗折、抗压强度可分别达到8.1 MPa和45.5 MPa,14 d黏结强度可达4.78 MPa;掺入可再分散乳胶粉后,砂浆力学性能改性效果明显。随着可再分散乳胶粉掺量的增加,砂浆的抗折强度大幅度提高,抗压强度降低,折压比增大,黏结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