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招生并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认识招生并轨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如招生并轨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招生并轨与收费问题,招生并轨与毕业生就业问题等,对于促进和完善高校招生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招生改革发展的简要回顾,分析了招生并轨的涵义和现实意义,提出了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要搞好招生并轨改革,必须从本身特点出发,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并进一步提高认识,规范行为措施。  相似文献   

3.
并轨招生是我国高等院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接轨的第一步,也是同国际惯例基本相接轨的一种体制.并轨招生的核心是“交费上学”和毕业分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这一改革既可给国家建设带来益处,也给高校管理带来了活力,同时,又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新的招生体制实行以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面对新问题如何开展新的工作,使学生健康地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并轨改革从1993年开始试点,1995 年迈出实质性步伐。到1997年,全国高校全部实行并轨招生。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招生并轨改革给高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气象。这种新气象不仅给高师创造发展的契机和条件,而且还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要珍视高师新气象和利用这种新气象带来的正面效应,为创办有中国特色的高师教育走出自己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并轨”改革,是从招生开始,涉及到学校收费、教学、学籍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改革,是中国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进行的系统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专学校“并轨”后学生也要像高校毕业生一样逐步走向自主择业的轨道。因此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并轨”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毕业生社会责任感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毕业生离校前,要抓住有利时机,全面展开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特别注意做好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成长道路教育和…  相似文献   

6.
全国高校实施并轨招生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已全面辅开,那么高帅院校并轨招生制度施行后会有怎样的冲击和前景呢?本文拟从生源质量上对高师院校并轨带来的机遇与思考进行阐述。高校并轨招生的大背景1997年3月,全国招生工作会议在山西太原举行,会议讨论重点的问题之一就是高师院校在全国高校并轨招主的大背景下,并或是不并的问题.当然,这次会议已得到了明确的答案:从1997年起,全国普通高校一律实行并轨招生.这就意味着,曾经一度活跃的委培生、自费生将在高校的招生中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种招生形式──国家任务,…  相似文献   

7.
1994年开始,在我国实行高校招生“并轨”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这项改革,概括地说,就是将“两包”改革为“两自”,即由:过去学生上大学的培养费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由国家包分配工作,改革为学生上大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毕业后多数人自主就业。  相似文献   

8.
本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过程中高等学校实行“招生并轨,自主择业”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明确提出构筑市场择业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重点论述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它的研究和实践对于高等学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操作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强调招生并轨的意义、目的入手,分析了并轨后给一些低级收入家庭学生在经济方面带来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困难生在校就读的具体措施,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以确保招生并轨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委决定,从lop年起,在全国对所高等学校招生中进行“并轨制”试点.这一措施,改变了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受单一办学模式和统包统管办学体制约束的状况,展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及管理体制的新格局,从而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为此,“并轨制”为教育界及全社会所关注,更牵动着全国数百万考生及家长的心.其间,有许多急需明确的问题,在此就个人认识作一探讨.一、“并轨制”是符合我国*等还有发展实际的一项根本变革从新中国成立开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是高校实行招生并轨、学费制度改革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应正确对待贫困生问题,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努力为贫困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物质家园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大学生不仅是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而且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近几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随着高校招生“并轨”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毕业生就业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时期如何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认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自一九八六年起。国家开始推行招生计划改革方案,当年全国招收自费生1030人,仅占高校招生总数的0.18%。到1992年,全国高校招收自费生已达到8.63万人,占当年高校招生总数的11.4%,最近二年又有所增加。这种情况在我国招生制度尚未完全“并轨”之前,仍将存在一段时间。这部分自费生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新旧制度交替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打破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招生制度,使“自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招生制度在我国高校初步确立,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这部分学生在录取时一般要比公费生低20分左右,有的还要低一些,因此,这部分学生一进入大学校门就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学费制度改革以来,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并呈逐年迅速上升趋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思想认识,而且为他们个性的发展打下长久而全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当前高职招生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高职招生制度的改革趋势,提出把“注册入学制”作为今后作为江苏高职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与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收费制度改革以来,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高校学生学费大幅度上涨与贫困生数量每年递增的问题开始彰显,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构建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到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迈入“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具体分析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迈得更为健康有力,也使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能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8.
夏梅 《科技信息》2011,(11):I0320-I0320
随着高校全部实行招生收费并轨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加,高校的贫困生工作已经得到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也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许力 《佛山大学学报》1998,16(2):188-120
中国高校自1997年实行并轨招生后,特困生问题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热点。本文针对目前高教系统及各种社会力量给予特困生多元化物质帮助,却忽略了他们的特殊心理障碍这一事实,通过对分析比较常见的特困生心理问题,结合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要求,勾勒出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口”,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入学考试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