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代中国文化是历史上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发生广泛交流的重要时期之一。中西文化间的冲突体现在了文化交流的各个层面,并且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文化冲突也在逐渐深入。但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并没有动摇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引发文化心理层面的全面崩溃。尽管如此,在大规模的文化冲突中,中西文化相互融合,并最终超越了中国的固有文化,形成了资产阶级新文化。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实际,通过对现代文化的要求与传统文化之间冲突的分析,探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问题.提出中国优秀道德传统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扬弃",即确立用继承性和发展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文化发展观,坚持主导性与包容性统一、抽象性与具体性统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统一的构建原则,以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近代意义上的律师制度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形成。我国传统社会中虽然出现过讼师,但与近代意义上的律师相去甚远。鸦片战争后,西方诉讼文化传入,受其影响,我国近代律师制度随之产生。在传统法律文化解体的过程中,接受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思想的同时,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福州是中国封建社会重镇,又为近代最先开埠的5个城市之一,这使得福州传统建筑在近代的变异更为集中.在对福州近代建筑遗存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讨福州近代传统建筑形式与风格变异现象,剖析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深层机理.  相似文献   

5.
南京国民政府的离婚法律制度对中国传统的离婚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变革,既体现出西方法文化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反映了转型时期社会的变化。虽然其超前的法律相比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存在实施上脱节的情况,但其所表现的某些进步的价值观念,对于转型期中国的社会价值体系建构和人们思想意识的重塑,仍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文化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和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优良品质.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中医药文化正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增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力发掘中医药传统文化资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宗法制度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封建经学及资产阶级社会学影响下的宗法观点应予批判和否定.中国宗法制度的发展阶段应分原始社会末期、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战国至近代时期三个大阶段;战国至近代的宗法又经历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至解放前)四个小阶段;各少数民族解放前也有宗法制度.各个时期、不同民族的宗法各有具体的表现形态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从远古至近代的几千年的发展中 ,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的最大特色。但是到了近代 ,随着国门被迫打开、中西文化交流加强和冲突加剧 ,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通过对西方文化传入方式的分析和中西文化交流历史的考察 ,揭示了近代中国传统文化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融通,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董杰 《科技咨询导报》2007,(11):183-183
由于中国清代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及其取向,不能完成使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要想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必须以文化现代化为依托,本文从历史论述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自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之后,就不断地进行着她的中国化进程,并产生了一些重要理论成果。当前,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需要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全社会;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华传统文化共存,以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为重点,而不是强调二者的差异;需要培养兼通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才;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2.
谈中华耻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羞耻感或者“面子”在中国人际关系中普遍性的影响,探析了羞耻感在中华文化中的内在价值体系,并对中美文化羞耻感做出简略的跨文化比较。  相似文献   

13.
兰岚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31-1434
通过对中国礼文化内涵、特征的概述,探寻中国礼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从将中国礼文化纳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中国礼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中的中国礼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中国礼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4.
卢虎 《科技信息》2010,(21):I0022-I0022,I0034
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和统治地位,它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武术文化在技术体系、传承体系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分析儒家思想的时候,应剔除儒家思想中不合时代精神的糟粕,将其中优秀的文化思想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汉语热潮的推动下,随着孔子学院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在更加广阔的辖域中得到传播和发扬。孔子学院以阶梯式的文化传播模式完成光大与创新汉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给国内的文化传播与传承现状带来新的思考,文化传承一定践行认知体系的开放、知识体系的构建、行为体系的创新和价值体系的与时俱进,实现文化的软实力强国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乡土小说经历了一个从"启蒙"乡土到"物化"乡土的过程。在新世纪,其叙事风格随之呈现出影视化叙事倾向,其女性形象的嬗变,更是引起了新世纪文化价值体系的变迁,凸显出当下文坛的"物化"现实。基于此,在文化冲突中重建理性平衡的文化批判价值体系便有了新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汉交际行为模式存在差异。本文在对英汉交际行为模式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纬度来认识和理解这种差异性的内在理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中国旅游小费文化发展的历程及演变,得出了国家制度、相关法律、国民消费意识、民族精神四个主要因素阻碍了其发展。结合旅游发展的现实,认为应从认识中国小费的作用及特点、营造中国旅游小费文化氛围、正视小费文化的合理性、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薪酬制度等措施来推行我国旅游小费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罗曼 《菏泽师专学报》2012,(4):35-38,48
蒋孔阳文艺思想对当代文艺理论的价值和影响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对话性思维方式在文艺思想中的运用。“对话”一方面意味着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比较与创新。在这样的一种对话状态中,中国文艺理论将被引入一种良性发展的循环,从而真正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这是蒋孔阳文艺思想在新世纪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要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明确对“文化”基本内涵的理解,肯定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并以摒弃文化负价值部分为前提。物质层面的落后,导致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以现代新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思想界发现了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人文价值,它们对于消解科学价值的负面影响,保持心灵世界与物质追求之间必要的张力,都会起到很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