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了解决目前高校有限的实验资源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对实验设备需求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串口服务器的网络化开放实验室系统架构.采用以太网监控系统的通信接口和软件技术,对具有本地传统通讯串口的实验设备实施具备远程访问、监控功能的二次开发和设计,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架构的远程开放型控制系统实验平台.系统通过对现场实验设备开发配置智能网络节点,实现了远程用户终端访问现场设备,完成命令传输及数据交换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以太网串口服务器串口数量固定而无法实时增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级精简指令集处理器(ARM)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以太网串口服务器设计方案。该以太网串口服务器采用ARM+FPGA构架,以ARM+LAN8720芯片为以太网硬件平台,在μC/OS-Ⅱ操作系统上实现以太网通信。以FPGA+接口芯片作为串口硬件平台,基于FPGA构建串口单元模块实现串口通信。通过操作系统的多任务管理、可变静态存储控制器(FSMC)的映射寄存器地址操作及FPGA的多串口管理等功能的设计,实现多串口的增减操作。通过对串口增减操作过程中动态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求出本系统能实现的最大串口数量。实验结果表明:该以太网串口服务器能够实现多串口通信,串口数量可增减,且波特率可独立设置,最大波特率可达115 200 bit/s,最大串口数为35。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在继电保护装置中使用XPORT进行串口转以太网的实现方案,在监视模式下,通过串口设置程序对XPORT以太网模块进行自动设置,实现在保护装置上电就可以方便的连接到以太网的功能,实现变电站的异地实时通信。  相似文献   

4.
针对进口食品物性分析仪软硬件系统存在的不足,采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windows/CVI及多线程技术开发该设备的串口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介绍了其软硬件结构、系统功能以及实现方法。该系统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精度以及抗干扰能力,同时具有实时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ARM7TDMI和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设计了一种小型综合接入网关设备,给出了详细的软、硬件模块设计方案.所设计的网关设备具有网关的基本功能,并结合VoIP技术,可以支持语音和数据的综合接入.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LINUX上的CAN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以太网与CAN现场总线网间嵌入式网关的软硬件结构设计,描述了uClinux上的CAN设备驱动程序的处理流程以及CAN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针对CAN协议的特点,为设备驱动程序的收发缓冲区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和管理方法,提高CAN通讯效率。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基于ARM7系列中S3C4510芯片开发嵌入式系统,利用uC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平台,采用了串口DMA通信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串口采集数据的效率,避免了在大流量数据串口通信中的数据丢失。  相似文献   

8.
串口服务器在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产安防的数据采集系统有一种较为先进的联网技术,即通过串口联网服务器,使以前的RS-232/RS-485设备可以立即升级成为具有以太网接口的设备。在此给出一种采用串口服务器作为上下位机连接的桥梁来构建中小工程项目的解决方案。通过此方案,可以将在下位机采集的数据通过以太网进行传输,监控中心和各个控制终端都可以通过以太网传输协议接收到数据,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安全性,也能大大提高工厂的实时监控效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互连需求研究并设计了一个串口一网络协议转换器.它能够实现多个串口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再通过以太网接口与PC机相连.从硬件和软件分为2个主要部分进行研究.硬件部分将μC/OS-Ⅱ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LPC2210作为控制器,串口处理模块采用MAX3232芯片对uART进行RS232电平转换;以太网控制芯片选用常用的10M ISA总线接口的RTIJ8019AS.软件部分主要分为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与串口驱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嵌入式LwIP协议栈在基于uC/OS-Ⅱ与ARM平台上移植的方法及驱动程序实现,设计了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经测试实现了嵌入式设备接入以太网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