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藏族厚重的历史与民间文化深刻影响着藏族女性汉语小说的写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现代文明和本土民族文化的双重语境中,藏族女性汉语小说写作日益呈现出某种混杂性,生成了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性女性话语。当代藏族女性汉语小说的本土化书写主要体现在藏族女性生命历程与藏民族文化记忆之间的互动、藏民族民间习俗的性别内蕴以及在现代化浪潮中藏族女性基于本土文化的多样抉择等方面,显示出当代藏族女作家对女性民族历史、女性主体重构的努力以及对本土民族文化女性化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为文本,分析小说主人公奶娃(Milkman)的家族姓氏"戴德"的象征寓意及文化意义,通过研究戴德家族祖孙三代四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他们与黑人文化之间的联系,揭示该小说的回归黑人文化的主题.阐明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压迫下,黑人只有坚持、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为文本,分析小说主人公奶娃(Milkman)的家族姓氏戴德"的象征寓意及文化意义,通过研究戴德家族祖孙三代四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他们与黑人文化之间的联系,揭示该小说的回归黑人文化的主题。阐明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压迫下,黑人只有坚持、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选择和建构的结果,关乎该民族的生死存亡。厄德里克的著名小说《爱药》探讨了当代北美印第安民族内部成员之间如何共处,呈现了印第安民族文化建构过程中的四种文化形态:纵欲轻生的原始文化、苟且偷生的保守文化、爱生护生的女性文化和兼收并蓄的创新文化。小说揭示了爱在凝聚民族力量方面所发挥的...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为文本,分析主人公奶娃的姓氏“戴德”和“飞翔”这两大象征寓意,探讨了小说的主题:美国黑人只有认同自身的民族身份,坚持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短篇小说,取材于该小说的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也是较早的民族题材电影,二者均在当代文坛产生了很大反响。从小说到电影,实现了由个人话语到民族国家话语的飞跃。在主题形态上表现出向主流意识形态规范靠拢的倾向,人物形象上则由小说中的固定性格过渡为电影中的成长型人物形象,二者都具有共名的特性。电影与小说相比,更具有民族文化意识,在文化意蕴上表现出脱离主流文化向民间文化回归的背离姿态。  相似文献   

7.
真正把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因为文化的存在使人们具有了一种共同的意识、观念和标准,产生了价值认同感.而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便是民族诸特征中最稳定、最活跃的因素,它是维系、凝聚、形成及识别一个民族的本质力量和核心要素,是认同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在当代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可以通过增强民族认同感来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8.
话本小说滥觞于说话艺人和市井文人之作。其时 ,说话艺人和市井文人多受“谋生所迫”与“牟利之役”之役 ,因此 ,其创作原动力并非“发愤著书”之内驱 ,而是为物所使的外役力。话本小说作者受功利所制 ,不求留芳千古 ,却要受益一时 ,不得不抱定急功近利的行世观。作为话本小说创作两个前提的外役力和行世观 ,它们于提高小说社会地位、繁荣小说创作和保持小说的“市民文化”性质十分有益 ,但也并发了“媚俗”之症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于2003年出版了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呼唤》,小说讲述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淘金梦为时代背景在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的奋斗创业史。本文从民族文化和性别文化的角度阅读了该小说,并借助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探讨了小说中表现出的中西文化的并置和融合,指出尊重文化差异是不同文化相处的重要条件,并为当今全球化时代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李准是当代文坛上有较大影响的河南作家,其创作受中原文化影响明显。土地情结、家庭伦理、民族情结(爱国主义)是中原文化最典型的特质,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对李准195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进行分析,以期梳理出中原文化和李准小说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1.
广泛的公民参与能够促进社会生活和谐与安定,通过问卷调查关注德州市公民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探讨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文明德州”、“幸福德州”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现代城市广场文化建设已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发扬民族传统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功用,了解并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各种美学形态,作用于广场文化建设中,将成为增进广场文化内涵,提升市民精神文明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面对急剧的社会转型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社会政治生态正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局面。在这种社会态势下,如何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状况,全面分析影响公民政治认同变迁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解决社会成员已经或可能产生的诸多新的认识问题和思想困惑,培育和形成稳固的公民政治认同,已成为社会成员和政治体系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代中国保持政治稳定,有效应对和规避各种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对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改造并不是把传统建筑抽象成符号、类型等简单地黏附在当代文化的表面,即形成"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传统之所以要继承,就是因为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继承传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建筑在实践(历史)文脉与空间(环境)文脉上具有既是当代的又是具有城市和地方个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公民新闻初见端倪。它的兴起并非仅仅是新传播技术革命的伴生物,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公民意识觉醒热潮中的一个环节。文章认为公民意识的觉醒是推动公民新闻发展的内在动因,而公民新闻则成为彰显了公民意识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6.
许春樵的长篇小说《酒楼》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商界内部残酷的斗争,透视出欲望对人性的毁灭过程.《酒楼》的超越性还在于其文本背后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断裂与衰微的深层隐喻,以及由此所体现出来的作家对当下伦理价值观念的焦虑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黄小配对章回小说叙事结构的因革、对小说中议论技巧的改进、对诗词文赋的合理穿插等方面概括和论述了黄小配近事小说艺术特色的创新之处,并指出了黄小配近事小说在清末小说文坛上的意义:反映了小说观念与小说创作处于大变革时期的总体风貌;反映了传统的章回小说体式的衰落与蜕变,及其逐渐被短篇小说和现代长篇小说代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公民社会道德要求为取向的教育形态,是对个体进行公民道德的教育。纵观我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践历程,大致经历了缘起、探索、重建与发展三个阶段。通过反思,立足当前,在我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践中,要着眼于推进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通过公民道德教育促进公民身份认同,通过开发和利用民族道德文化的传统资源保持公民道德教育的文化特色,以及增强公民的批判性思雏。  相似文献   

19.
“12319“是城市建设行业的专用服务热线号码,为市民提供建设行业的政策咨询、问题投诉、抢险抢修、接警调度等服务.就建设“12319“城建服务热线系统技术平台的系统设计、硬件设备选型、网络规划、软件功能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美国当代著名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采用解构式的写作方法,对传统文学作品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进行颠覆;而且小说不再宣扬战争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反而关注战争的灾难性与毁灭性,是对传统战争小说的解构,同时也对英雄主义进行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