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复频振网筛,论述了其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性。同时,该型筛机可广泛应用于多行业粉体物料的干、湿法筛分、分级、脱水。  相似文献   

2.
时帅帅 《科技信息》2011,(25):I0105-I0105,I0063
本文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复振筛三维模型进行模拟建模和有限元分析。通过利用CAD/CAE技术完成了对复振筛的设计和改造。  相似文献   

3.
以含PVA的土壤作为菌种来源,PVA为唯一碳源,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采用I2-KI及硼酸染色法进行初筛,再通过测定PV A 降解效率的方法进行复筛。初筛得到PV A 降解菌6株,复筛得到4株单一的PV A降解菌A ,C ,E ,F ,降解效率在48%~61%之间。通过对4株PV A降解单菌进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出A为假单胞菌属,C为球菌属,E为微球菌属,F为链球菌属。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窒息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研究窒息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期间NICU收住的窒息新生儿使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模式进行初筛,对初筛未通过者用DPOTE+听脑干反应(ABR)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进行听力学评估及确诊。筛查于病情平稳后进行。结果:共筛查159例共318耳。初筛率和复筛率分别为100%和89.7%;初筛结果单耳阳性有26例26耳,双耳阳性有32例64耳,初筛阳性率为36.5%;复筛结果单耳阳性的1例1耳,双耳阳性9例18耳,失访6人,复筛阳性率19.2%;确诊8例,听力障碍发病率为5.61%。结论:①对NICU窒息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DPOAE和ABR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可靠、可行的筛查方法。②本研究中,NICU窒息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5.61%。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体外以人DNA拓扑异构酶Ⅰ(hTopoⅠ)为靶位进行抗肿瘤化合物的快速筛选,首次使用毕赤酵母表达了hTopoⅠ。在微量反应体系中,测定了化合物抑制hTopoⅠ松驰活性的能力,并用MTT实验验证筛选到的hTopoⅠ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从74个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及人工合成的黄酮类衍生物中筛到6个hTopoⅠ抑制剂,有4个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6.
从不同的环境中采集样品,采用LB平板稀释法和苯胺蓝法分析样品中胞外多糖产生菌的丰度并分离胞外多糖产生菌;以发酵产糖量分析进行复筛,对产糖量较高的菌株进行常规生理生化分析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中胞外多糖产生菌的数量和类别有较大差异,其中活性污泥中胞外多糖产生菌数量最多;复筛得到89个菌株,选择其中8个产糖量较高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个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另外4个可能属于新的细菌菌株.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体外以人DNA拓扑异构酶Ⅰ(hTopoI)为靶位进行抗肿瘤化合物的快速筛选,首次使用毕赤酵母表达了hTopoⅠ.在微量反应体系中,测定了化合物抑制hTopoⅠ松驰活性的能力,并用MTT实验验证筛选到的hTopoⅠ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从74个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及人工合成的黄酮类衍生物中筛到6个hTopoⅠ抑制剂,有4个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
将由焦化活性污泥中提取的1株吡啶降解菌BC026、1株喹啉降解菌BW004及2株咔唑降解菌BC039和BC046,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复合菌剂M19,应用于吡啶、喹啉和咔唑的同步降解,探讨3种氮杂环芳烃化合物的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19的同步降解效率比单菌株降解效率高,其中喹啉降解中间产物与单菌降解结果相同;4株菌在复...  相似文献   

9.
调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基层的实际开展状况,分析漏筛原因并探讨减少漏筛的措施。以兰州市城关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点与接生机构合作的方式,使用筛查性耳声发射仪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经过初筛、复筛,对新生儿听力障碍进行早期诊断。对漏筛新生儿补筛。用问卷调查方式查找漏筛原因。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低于90%。接生机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的宣教及解释不够;新生儿家长对听力筛查认识不足是造成新生儿听力漏筛的主要原因。高效优质的开展基层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诊断新生儿听力障碍,新生儿听力筛查系统的完善和及时补筛可减少漏筛情况,对防聋治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4种不同培养基分离纯化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中的相关可培养细菌。对获得的90株细菌,先用4株海洋污损指示菌进行活性初筛,获得11株具有抑制海洋污损指示菌生长的细菌后,再用2种抗海洋污损生物幼虫进行活性复筛,复筛得到5株对海洋污损生物幼虫附着有抑制活性的细菌。这5株细菌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sp.)。  相似文献   

11.
以底物诱导方法,从成都市某化工厂的污水处理池及其附近土壤中分离、纯化出224株菌.以摇瓶培养配合薄层色谱(TLC)检测法,对α-苯乙醇产生菌株进行高通量初筛.复筛利用气相色谱(GC)检测初筛所获得的8株菌对底物苯乙酮的转化率及产物α-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e.e.%).经过初筛、复筛,最终获得2株遗传性质稳定、转化能力强的菌株.其中菌株bs5-1催化底物苯乙酮不对称还原成(S)-苯乙醇;菌株cmq6-8则不对称合成(R)-苯乙醇.实验证明,将TLC应用到菌株筛选工作,大大提高了菌株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12.
复电阻率法作为一种电法勘探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浅层水文、找矿、工程、环境等地质勘探中。前人研究发现岩矿石的复电阻率受测量频率、含水饱和度、地层水矿化度以及孔隙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未胶结砂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变量法细致探究了孔隙度、泥质含量、地层水矿化度等因素对复电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复电阻率与孔隙度及溶液矿化度成反比且随泥质含量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四种标题化合物,探讨了其合成方法,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生物筛结果表明,部分化合唱 物具有杀菌,除草及植物一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4.
结合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将实验室收集保存的产柠檬酸菌株11株,进行初筛、复筛后,选取产酸量相对较高的2112菌株进行了正交实验、稳定性实验。得到的较好发酵条件为:玉米淀粉16%,(NH4)2SO40.1%,麸皮0.6%,pH4.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96h。经5次稳定性实验,该菌株产酸率最高达9.92%,已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为开展柠檬酸发酵系列实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5.
2-酮基-L-古龙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对"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中的伴生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进行处理,筛选维生素C的前体2 酮基 L 古龙酸的高产伴生菌菌株,以提高发酵生产水平。经过初筛、复筛,获得了使产酸活性提高的突变株,在筛选的646株菌中,有3株菌使收率提高了1-4%。  相似文献   

16.
孟令旸 《科技信息》2010,(28):382-382
本文介绍了电磁高频振网筛PLC控制及远程集中控制系统,论述了其控制、工作原理。同时,该型筛机可广泛应用于多行业粉体物料的干、湿法筛分、分级、脱水。  相似文献   

17.
蓖条筛作为一种筛分设备广泛应用于焦化行业和矿山矿业,但在实用中存在着堵料问题,影响筛分效率,而且筛条使用寿命也短。针对上述问题,开发出了铸石蓖条筛,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且大大降低了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18.
苏云金杆菌优良菌株的快速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伴孢晶体的形态和大小作为初筛指标。杀虫活性和发酵发酵性能作为复筛指标。选育出杀虫效果好,生产性能稳定的苏云金杆菌SD-5菌株。  相似文献   

19.
Cr-MCM-41分子筛的合成、 表征及其催化性能[HT][HT4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系列掺杂Cr的MCM-41分子筛, 并用XRD, IR和EXAFS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 实验结果表明, 一部分Cr离子进入到MCM-41骨架, 另一部分Cr离子以其他Cr化合物形式存在且这部分铬可通过NH4Ac溶液洗去. Cr-MCM-41和Cr-MCM-41-t催化剂在十八醇选择 氧化反应的几个循环中表现了稳定的十八醇转化率和十八酸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以TQ-429 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处理原生质体,再生菌通过初筛复筛,选育出己酸高产菌株TQ-520,其产酸量达到12.17 m g/m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