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0年,几乎整个世界都在为这个发明癫狂——纳米机器人疫苗。这种疫苗以人体生物电为动力,用纳米机器人将10000个单位的医疗用药注入人体,终生为其健康工作。理论上来说,它可以将医院这个名词从人类历史上彻底淘汰。2027年3月15日,Z国政府设定接种疫苗的4个特区,有81%的民众开始接种。2028年1月2日凌晨2点37分21秒,所有的疫苗接种特区全面封锁。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是机器人,看不见的我们解决你看不见的问题。也许有一天,手术不再由人完成;也许有一天,伤口会变得更加细小;也许有一天,纳米机器人就能够进入人体猎杀癌细胞或实施血栓手术。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这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事实上,纳米机器人进入人体,向细菌、癌症和其他疾病发动"战争",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阶段。美国科学家不但发现了制作纳米机器人的最佳材料,而且还在全力研制纳米机器人的发动机系统和导航系统,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重要的成果。一旦纳米机器人研制成功,将来为癌症病人做手术的可能不再是穿着白  相似文献   

3.
一艘纳米潜艇在人体血液中艰难地航行着,血流内比潜艇大得多的细胞正在无情地碰撞着潜艇。这是美国科幻影片《奇异的航行》中的一个镜头。再过几十年,融纳米技术与分子生物学为一体的分子仿生学之成果,将使人类的梦想成真,这就是纳米生物机器人。  相似文献   

4.
孙猛猛  谢晖 《自然杂志》2006,42(3):187-200
微纳米机器人指的是尺度在微纳米级别(几纳米至几百微米)的微型机器人,其能够将磁能、光能、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运动,具备能完成更高效、更精确局部诊断和靶向治疗的潜在功能,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详细介绍了微纳米机器人的制备方法,阐述了相关驱动手段,总结了其在靶向医疗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在活体应用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近,美国康乃尔大学科研人员制造出400个微型马达,有5个竟被发动,以8转/秒的速度旋转起来,一次可连续运转2小时.据科研人员介绍,这种微型马达的镍制螺旋桨长度有750纳米(1纳米等于1米的10亿分之一,相当于头发的8万分之一),直径约150纳米,是名副其实的纳米马达.所以这些马达即使与我们面对面,我们也视而不见.那些奇观是科学家在高倍显微镜帮助下拍摄到的.科研人员还有幸目睹到一颗小尘埃被旋转的螺旋桨吸入,接着被甩出来的镜头.科研人员认为,此项实验将为纳米科技、纳米电脑走向社会;将为比人体红血球还要小的纳米机器人进入人体,直接打通脑血栓,清除心脏动脉脂肪沉积物,进入人体全身检查等治病救人工作,大开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6.
因山洪暴发,一群驴友被困山中。干粮早已耗尽,他们又饿又冷,感到支撑不了多久了。幸运的是,有一位驴友想起自己带了一枚纳米机器人储存胶囊,于是他解开行李,将胶囊中细粉一样的纳米机器人撒到脚下的枯枝落叶中。接下来,他用手机对纳米机器人发出指令。使其进行自我复制和食物分子组装。  相似文献   

7.
曾经有一部美同科幻片名为《惊异大奇航》。在这部影片中,科学家把变小的人和飞船注射进人体,让这些缩小的参观者直接观看到人体各个器官的组织和运行情况。如果真的有小人能够进入我们的身体,倒是可以帮助我们看病。最近,美国科学家就研制出一种可以进入人体的纳米机器人,有望用于维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微纳米机器人在生物医学、环境检测和处理等多个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潜在应用,而磁场作为一种可以驱动并控制微纳米机器人的无线操控手段,具有获取简单、调试方便、能够无损穿透生物组织等特点,因此关于如何将磁场应用在微纳米机器人领域的课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目前磁场在微纳米机器人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与归纳,介绍了相关机理,阐述了磁场在微纳米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地位,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莹  周辰  白春礼 《科学通报》2022,(10):948-958
纳米机器人技术在靶向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是纳米科学、生物医学、机械工程、力学、电子工程、信息与通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由于体积小、可自主运动和精确操控,纳米机器人在精准治疗和纳米诊断等生物医学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从认识纳米机器人技术及靶向药物递送应用需求出发,简单回顾了靶向药物递送技术的发展历程,结合纳米机器人的类型、制造方式以及驱动方式,综述了国内外在靶向药物递送应用领域纳米机器人的研究进展.最后,梳理了纳米机器人在靶向药物递送应用研究中的重点方向,为我国未来的纳米机器人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微纳米机器人指的是尺度在微纳米级别(几纳米至几百微米)的微型机器人,其能够将磁能、光能、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运动,具备能完成更高效、更精确局部诊断和靶向治疗的潜在功能,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详细介绍了微纳米机器人的制备方法,阐述了相关驱动手段,总结了其在靶向医疗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在活体应用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一种理想的艾滋病疫苗,必须具有快速决定性的进攻能力。它所产生的免疫细胞,将消灭受感染细胞并激发艾滋病病毒束缚抗体,以及抑制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由美国蒙大拿大学杰克·H·努伯格领导的研究小组,现已研制出一种对艾滋病、至少是用在实验鼠体内的可行疫苗,该疫苗可使免疫系统慢慢地隐匿有效抗体,从而对艾滋病病毒的传染性产生令人惊奇的抑制作用。该疫苗具有某些缺憾,似乎还不益使用于人体。但是,它提供了人体艾滋病疫苗应能够激发有效中和抗体的论据,从而使人联想到该疫苗似乎具有论据所提示的那种能力。在概念论证上,如果结…  相似文献   

12.
科技     
《科学之友》2005,(10):14-15
中国合成纳米“运输车”;中国成立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美国禽流感疫苗通过人体试验;日本开发三维虚拟电视;智能门 按人体形开启;日本科学家发明“电子皮肤”;中国“中华之星”号时速超过300km。  相似文献   

13.
德国将推出一款家政服务机器人,它能够搬运沉重、肮脏的物体,减轻单调乏味、令人厌烦的家庭琐事。这款新一代家政服务机器人被命名为“Care-0-bot.3”。它的身高仅1.45m,而且只有一只手臂,这个高灵活手臂具有7种自由灵活程度,机械手上有3个手指可以使其能够拿起瓶子、杯子和类似的物体,还能进行机械操作。机器人身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可以避免它用力攥握过度。机器人前端装配着一个盘子,它可以将客人需要的咖啡放在这个盘子中。  相似文献   

14.
双木 《自然杂志》2006,28(3):185-185
如果你什么时候被缩小到纳米尺寸范围,同时被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你将会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游泳是件毫不费力的事了,并对此感到欣慰。一个由数学物理学家组成的研究组通过计算获悉,在寒冷的量子流体中游泳的微型机器人能够不耗损能量把自己向前推进。理论研究人员经过深思熟虑构想出一种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通过外形的变化,驱使自己在粘稠的液体里蠕动前进,该项研究对流体动力学中的微小质点的行为提供了解释,并对研造真正的游泳机器人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纳米机器人在人们的血管中穿行,帮助清除血管中的胆固醇,这不是梦想,只要我们的技术再成熟一些就可以实现。”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所描绘的纳米生物学应用美好前景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08,(6):15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式的具有强大灭杀能力的纳米微型医学机器人“纳米推进器”,这种机器人可以在活细胞内快速地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日本研发出一款独特的防盗机器人“TmsukT-34”,它配有4个轮子,最高移动速度为10km/h,乍看像一台吸尘器。这款防盗机器人配备有探测装置,头部有摄像头,可根据人体温度和声音侦察周围情况,并将相应图像实时显示到主人的手机屏幕上。一旦主人确认发现可疑人员,它可在主人的遥控指挥下朝敌人喷射一张蜘蛛网式的大网,把对方困在网内,在这段时间里,它还可以通知警察来抓贼。  相似文献   

18.
晨曦 《科学之友》2007,(9A):58-58
要让机器人像昆虫一样思考是很困难的,但是解决这个难题之后,机器人就可以像苍蝇一样灵敏,科学家也可以借机器人了解昆虫的运动。  相似文献   

19.
有嗅觉功能的机器人世界上有能看的机器人,有能听的机器人,甚至有的机器人还能说话。现在,澳大利亚的工程师们制造了一个有嗅觉功能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是布里斯班的格里飞斯大学微电子工程学院的工程师们研制的,设计方面在机器人上安装了“电子鼻”,也可说是“能嗅...  相似文献   

20.
阿碧 《自然与人》2009,(1):26-29
明天的人类将是什么模样?这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结合现代机器人的一些发展趋势,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的科学家都认为,人类最终将成为生化机器人。有些科学家甚至表示,未来的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将逐渐消失,人类将拥有机器人那样强壮的身体,机器人将拥有人类那样聪明的大脑。到了那时,人类将不再为疾病和死亡而过度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