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立华 《世界博览》2014,(21):36-41
诺贝尔三个字,似乎是萦绕于几代国人之间的一道关卡。尤其是在文学奖上,老舍、北岛等人,都曾因各种原因与其失之交臂。莫言之后,该奖在国内的关注度依旧,这次获奖的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法国文学界以及出版业,经历着与我们何其相似的尴尬与困境。于是有人要问,诺贝尔三个字,带给你的究竟是梦想成真,还是海市蜃楼?  相似文献   

2.
陶短房 《世界博览》2014,(21):48-51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这是继6年前勒克莱齐奥后,又一位获得此奖的法国文学家。众所周知,1901年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是法国诗人苏利·普旅多姆,自首届至今,诺贝尔文学奖共颁授过111位各国作家,其中15人为法国籍,占比超过10%,高居世界各国之首。  相似文献   

3.
正法国当地时间的10月9日,加利马尔出版社总裁安东尼·加利马尔先生坐在他的扶手椅里,和全球文学界同行一样,屏住呼吸,等候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的消息。就在宣布前3分钟,他的电话响了。在这静悄悄的屋子里,这一串铃声显得格外清脆。他精神一振,迫不及待地拿起听筒,那一头传来的正是他等待多日的喜讯。得到消息后,加利马尔立即打电话给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祝贺他荣获201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者正和他的太太,在一个饭店里用餐。随后,加利马尔出版社把他拉到巴黎第六区匆匆忙忙地举行了一个即席记者招待会。当晚,莫迪亚诺又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  相似文献   

4.
论邓恩诗歌《别离辞:莫伤悲》的玄学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离辞:莫伤悲》是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玄学派诗人邓恩的代表作品之一,该诗以高度凝练的意象和奇妙的比喻而闻名于世。18-19世纪的诗人和批评家对邓恩的创作一直评价不高,但随着20世纪现代派的兴起,邓恩及玄学派的创作风格重新得到了肯定。《别离辞:莫伤悲》也作为玄学派的代表作品,被收入许多文选之中。文章以邓恩在该诗中的科学意象和奇妙比喻为着眼点,以陌生化理论为依据,分析了邓恩创作的玄学风格,尤其是陌生化意象所表达的含义,进一步揭示了该诗所要表达的精神之爱。  相似文献   

5.
《黑炮事件》是中国"第五代"电影的一个"另类",影片主人公赵书信被刻画为具有二元对立的"赵书信性格":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意识和民族自尊心理,另一方面则遇事唯唯诺诺,不断地检讨自己,自轻自贱。这一典型体现了一类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善良而笨拙、聪颖而固执。  相似文献   

6.
袁静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1):63-64,65-66
《孽海花》是曾朴的得意之作。曾朴酷爱法国文学,《孽海花》的创作受到了法国文学的影响。曾朴对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借鉴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历史事件中汲取题材、注重作品和细节的真实性、突出典型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评论是报社之意见的代表,是代表编辑部立场观点的权威性言论,通过对当前重要事件和迫切问题发表意见、表明态度,担当起影响和引导舆论的作用。以《申报》对中日济南事件的评论为例,试图说明报纸在充当舆论的代表和社会的指导角色时,既受报人的精神追求、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又与读者的心理需求、报纸生存空间的保持和拓展等因素息息相关,这就使报人在办报中处于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8.
吴广义 《世界知识》2008,(24):42-43
政府和多数媒体把事件定性为“向文民统治原则叫板”。或认为“荒唐无稽”,只有《朝日新闻》的评论点到了要害。从这点上也可见问题的严重性了。  相似文献   

9.
刘宝莱 《世界知识》2010,(21):54-55
<正>中国政府本着对民族、对人类负责任的态度,从长远发展战略考虑,积极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今年全球极端天气灾难频发。最近,世界气象组织发表一份公报指出,"我们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极端天气事件",其中"包括俄罗斯的高温和森林  相似文献   

10.
黄小燕 《世界知识》2010,(23):46-48
<正>这个戴眼镜的高个子男人个性沉默,却始终怀有一种使命感,即希望透过电影向全人类说话。杨德昌,1980年代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旗手,2000年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尽管他2007年英年早逝时仅留下八部电影,但却以《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一》等堪称不朽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传统主流媒体在2003年非典之后有了长足发展,对其在汶川地震中的快速反应和公开报道津津乐道。然而,鲜有学者深入研究报道的架构问题。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例,结合新闻框架理论,从新闻主题、新闻材料运用以及文字表达三个层面对该报纸的汶川地震报道进行了考察,并由此总结出我国传统主流媒体近年来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呈现出的新闻框架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