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微波对K562/MDR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微波引起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MDR的凋亡以及对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使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V/PI双参数法检测K562/MDR细胞的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结果表明,微波可起K562/MDR细胞的凋亡,经0.20,0.60W/cm^2功率密度微波作用20min(保持43℃),37℃培养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13.6%,而水浴加热引起的凋亡率仅为3.8%,微波照射影响细胞内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在43℃时,0.20,0.60W/cm^2功率密度微波作用20min抑制HSP70的表达,实验说明微波能引起K562/MDR细胞的凋亡,该凋亡与微波引起的热休克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有联系。  相似文献   

2.
热休克蛋白70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休克蛋白是熟休克反应中转录合成的一组特殊糖蛋白.其中HSP70是最保守和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HSP70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分子伴侣功能,参与肿瘤免疫,抗细胞凋亡功能,提高细胞的应激耐受性,促进细胞增殖等等.本文着重对HSP70生物学功能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研究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氯胺酮诱导膀胱炎大鼠逼尿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基于氯胺酮腹腔内注射诱导大鼠膀胱炎模型,选择不同时间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测膀胱收缩功能,收集大鼠膀胱组织,常规病理染色观察膀胱粘膜及逼尿肌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HSP27在逼尿肌中的表达水平.实验后观察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尿动力学表现为膀胱收缩频率显著增加及初感膀胱容量明显减小;对照组膀胱组织无明显病理及免疫表达变化,而实验组可观察到不同程度膀胱粘膜充血,炎症细胞浸润,HSP27表达水平的上升,且HSP27表达水平与诱导时间呈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HSP27的表达水平可能与氯胺酮膀胱炎的逼尿肌收缩活动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保护机体免受环境胁迫、组织创伤以及病原体感染中发挥作用.本文研究了不同肝切除方式对大鼠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一次性2/3肝切除方式相比,短间隔连续肝切除(short interval successive...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小热休克蛋白-聚精氨酸九肽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融合蛋白.方法在小热休克蛋白表达载体的基础上利用点突变方法引入聚精氨酸九肽对应序列,转入BL2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进行原核表达,利用亲和层析方法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结果成功构建了融合聚精氨酸九肽的HSP16. 5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对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原核表达进行条件优化,研究显示:在诱导剂IPTG浓度为0. 5 mmol、37℃条件下诱导4 h目的蛋白产量较高.结论此实验成功构建了小热休克蛋白-聚精氨酸九肽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得到了高纯度的小热休克蛋白-聚精氨酸九肽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成人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中的表达。用W estern blot法检测化疗前、后及正常人HSP70的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其HSP70mRNA的表达。化疗前成人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HSP70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其HSP70mRNA表达的灰度值为(0.112±0.005),明显低于正常(人0.198±0.002)(P<0.05);而化疗后,成人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HSP70及其mRNA(0.287±0.001)明显高于正常人(0.198±0.002)(P<0.05)。HSP70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中高表达,对癌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营养元素调控热休克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生物体在受热或其他不利环境因素刺激下应激合成的一组特殊蛋白质.HSP的生物学功能广泛,不仅表现在热应激条件下参与细胞的抗损伤、修复和热耐受过程,保护细胞生命活动,而且在蛋白质折叠、跨膜运输、细胞骨架及核骨架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机体的营养状况与应激能力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营养元素对HSP合成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子杂交技术观察了实验性脑梗塞大鼠缺血区皮质、纹状体、海马的HSP70mRNA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 ,从基因水平探讨了急性脑缺血发生发展的病理规律及机制。结果提示 :皮质、纹状体HSP70mRNA在大脑中动脉梗塞后 1h、3h、6h、2 4h和 4 8h显著表达 ,海马仅 2 4h和 4 8h显著表达 ,表明HSP70mRNA表达与脑梗塞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能针对性改变这些基因的表达 ,以提高机体对损伤的耐受能力 ,那么对脑缺血损伤的修复及预后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香港远志黄酮苷对局灶性恼缺血大鼠脑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随机分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山柰酚-3-0-葡萄糖苷(PHN-08)干预组、山柰酚-3-0-芸香糖苷(PHN-11)干预组及合方干预组。干预组按设定方式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给生理盐水。观察MCAO后24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BDS)、脑梗死体积(IV)、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CAO后12h、24h脑组织匀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干预组NBDS、IV、NSE、TGF-β及HSP70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NBDS、IV、NSE显著降低,MCAO后12h,PHN-08组、合方组TGF-β显著增高(P<0.05),MCAO后24h,各干预组TGF-β、HSP70显著增高(P<0.05)。结论香港远志黄酮苷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神经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TGF-β和HSP70的表达,延缓神经元死亡,防止梗死灶扩大、改善神经行为缺损。  相似文献   

10.
凝胶阻滞分析结果显示,70kD的热激蛋白(HSP70)抑制热激转录因子(HSF)的DNA结合活性;利用免疫共沉淀法在细胞提取液中检测到了CaMHSP70复合物的存在,并且热激后CaMHSP70复合物含量增加.表明钙调素(CaM)调控HSF活性可能是通过与HSP70结合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双向电泳比较了由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离体巨噬细胞U937前后的全细胞蛋白组表达差异,肽指纹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2个表达明显上调的斑点.确定它们分别为热休克蛋白HSP105β和前脑啡肽原.比较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表达提高可能源于转录增加.提出了从神经免疫学角度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致病和宿主免疫机理的新思路,为解释吸毒人群中结核病高发病率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实验分别用NSEE(N-Nitrososarcosineethylester)和MNNG(N-Methyl-N-nitro-ni-trosoguanidine)作为诱变剂建立NIH小鼠前胃癌动物模型和Wistar大鼠胃癌早期动物模型,探讨HSP70和酸性磷酸酶在小鼠前胃癌及大鼠胃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在癌变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处死实验动物,分别取小鼠前胃及大鼠的胃,并将两种材料各分为2部分,一部分作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一部分作电泳和免疫印迹.对小鼠前胃癌及大鼠胃癌癌变过程中细胞形态的改变,HSP70和ACP的表达进行跟踪研究.结果:(1)在小鼠前胃癌癌变过程中,HSP70的表达在给药后14 d,28 d增强,42 d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组,此后HSP70表达依次增强,且总变化趋势为增强;ACP活性随癌变进程也呈递增趋势.(2)在大鼠胃癌癌变过程中,HSP70在21 d表达较高,然后恢复至正常,在105 d以后逐渐增高;ACP的表达与HSP70一致.细胞形态的变化与HSP70、ACP的表达呈现出一定的对应关系.结论:在诱发NIH小鼠前胃癌及Wistar大鼠胃癌的过程中,HSP70、ACP的表达均呈升高趋势,同时与组织细胞形态的改变相对应.  相似文献   

13.
将45只体质量为21~24 g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组(I/R)和谷氨酰胺组(Gln),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取材前对各组小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分别使用TTC染色、HE染色、尼氏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梗死体积、病理损伤情况、尼氏体数量和神经元凋亡情况.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种小鼠脑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HSP70的表达,探讨谷氨酰胺(Gln)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对小鼠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Gln处理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后,小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1),脑组织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0.01),脑组织中HSP70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01),尼氏体数量增加,脑组织中SOD活性增加(P<0.05),MDA含量减少(P<0.05),TUNEL阳性细胞数比例明显减少(P<0.01).以上结果表明,Gln通过诱导HSP70的表达,可以减少脑组织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三疣梭子蟹为实验对象,运用RT-PCR和RLM-RACE的方法,克隆到热休克蛋白70的基因,其长度为2246bp,含有1956bp的编码区,编码651个氨基酸,命名为ptHSP70.和其它物种HSP70s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比较,存在高度的同源性,表明这个蛋白属于热休克蛋白HSP70家族的成员.此次所获得的热休克蛋白70基因,将为研究HSP70s与水生生物抗逆性的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RT-PCR方法,观察了-6°头低位卧床7d模拟微重力对热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模拟微重力组与对照相同;高温直立组和高温模拟微重力组hsp70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但高温模拟微重力组明显低于高温直立组.提示模拟微重力可抑制热诱导的hsp70mRNA表达.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航天热应激时人体调节能力降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在低糖DMEM培养基、1%O2培养不同时间后,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HSP70、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低氧对HSP70蛋白的影响.对照组培养于低糖、常氧条件下.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HBE细胞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都有时间依赖性.在1 h时HSP70mRNA转录水平即开始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12 h时转录水平最高;而HSP70蛋白的表达略有滞后,在3 h差异显著(P<0.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估热籽感应加温治疗大鼠原位移植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采用74只乳腺皮下接种Walker-256乳腺癌肿瘤细胞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组(空白对照组,14只),M组(磁场对照组,13只).T组(热籽对照组,13只),H组(加温治疗H1组,16只;H2组,16只).H1组,43~45℃常规热疗30min;H2组,50~55℃热切除治疗10min.加温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2和24h各组均处死2只大鼠行常规病理检查及Bax、Bcl-2、PCNA的免疫组化检测.测量大鼠肿瘤体积并观察长期生存.结果表明,肿瘤侵入乳腺组织,热疗后肿瘤组织出现坏死及凋亡形态改变,肿瘤生长受到抑制.H1组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H1组、H2组PCNA表达下降与3个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组、H2组与3个对照组相比,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H1组与H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2个温度组热籽感应加温治疗对大鼠原位移植性乳腺癌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8.
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一种重要的功能蛋白.利用RACE和基因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HSP70全长cDNA序列,全长共2 189 bp,包括110 bp的5′UTR(untranslated regions)、126 bp的3′UTR和一个1 95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ORF可编码650个氨基酸残基,总分子质量约为71.2 ku,pI为5.38.同源蛋白的比较结果显示,拟穴青蟹HSP70序列与其他一些物种具有很高相似性,推测HSP70基因具有很高的遗传保守性,而基于HSP70氨基酸序列比对而绘制的系统树基本能够反映出各物种间的进化关系.以RT-PCR法检测雌性拟穴青蟹一些组织中的HSP70表达,结果显示各待测组织中均能扩增得到HSP70,说明HSP70在拟穴青蟹为组成型表达.其中,HSP70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脑神经节,推测这与HSP70作为分子伴侣的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9.
热休克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利的环境中,各种有机体都有其共同对应的分子反应,即正常基因的表达抑制和一组特殊基因——热休克基因的激活和表达,导致热休克蛋白的大量产生,热休克蛋白主要作为分子伴侣而参与蛋白质的折叠、转运及组装等过程,能恢复或加速清除细胞内已变性的蛋白质而稳定细胞结构,细胞产生热耐受。随着对热休克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生物工程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眼前房压力变化对血视网膜屏障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前房压力波动组和低眼压组。大鼠造模后第1、2、3、5、7d采用Evans蓝作为示踪剂定量检测视网膜中Evans的含量,分析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程度。结果:第1d~5d,三组间大鼠视网膜Evans蓝渗漏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d~5d,眼压波动组大鼠的视网膜Evans蓝渗漏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眼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7d,视网膜Evans蓝渗漏量与对照组和低眼压组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d~7d,低眼压组的视网膜血管渗漏量与对照组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眼前房压力变化可引起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