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静电纺丝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杰  戴礼兴 《科技资讯》2009,(33):118-118
简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和静电纺丝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静电纺丝法在生物医用功能材料、过滤介质材料、增强复合材料、传感器、电子材料、新型特殊纤维等领域的应用;指出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静电除尘技术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静电除尘工作原理、除尘过程、理论计算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探讨,使全社会了解静电除尘,重视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韩荣孝 《甘肃科技》2012,28(7):73-75
转炉一次除尘新型LT干法静电除尘技术相对传统OG湿法除尘技术而言,是一项新型除尘技术,其特点是技术先进、能源消耗低、劳动工作强度低、运行费用低、除尘效果好、环境污染小.根据钢铁企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业限制,转炉一次除尘将会向新型LT干法静电除尘技术转向,并且LT干法除尘有利于环境保护,能使转炉实现负能炼钢.  相似文献   

4.
新型湿式静电除尘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静电除尘和水雾除尘的理论,研制设计出了一种圆柱芒刺电晕极.并对其电晕放电效果和静电除尘效果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静电除尘和水雾除尘相结合的复合型除尘方法。结果表明,以圆柱芒刺电晕极为特征的静电水雾复合型除尘器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安全、适应性强、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论文最后对静电和水雾相结合的复合型除尘机制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聚丙烯腈纤维束对不同颗粒物除尘效果的影响,在粉尘浓度0.58g·m-3、风速1.0m·s-1、纤维填充率为0.67%的条件下,研究了路面扬尘、粉煤灰和铁矿粉三种颗粒物对聚丙烯腈纤维束过滤器除尘效率与压降的影响,并对过滤器的除尘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静电吸附与机械拦截联合作用下,聚丙烯腈纤维束对三种颗粒物皆有净化作用;但过滤器对不同颗粒物的除尘效率不同,对路面扬尘和粉煤灰的除尘效率为70%~80%,对铁矿粉除尘效率仅为30%~60%。不同颗粒物对过滤器压降影响较小,压降值在25Pa左右,且设备运行过程中压降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用于除尘领域的涤纶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纤维膜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确定了最佳纺丝条件,并将该条件下制得的纳米纤维膜附着在除尘滤料表面,对其进行阻力特性、分级计数效率及动态过滤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5kV纺丝电压、21cm接收距离、18%纺丝液质量分数为最佳纺丝条件,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纤维过滤材料阻力较低,清灰性能良好,对3μm以下的微细粒子过滤效率达到99.99%以上,效率提升明显,能有效控制微细颗粒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金会现场总线技术,控制秦皇岛某港16套HD型煤粉高压静电除尘器,分析了FCS与DCS的异同,给出了基于FF的煤粉高压静电除尘系统模型、原理与实现;阐明了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实现方法;多台煤粉高压静电除尘装置可应用基金会现场总线技术实现远端综合控制,具有全数字化、系统全开放、控制分散的特点,其技术经过变异可用于钢铁、石化等工业生产控制领域.  相似文献   

8.
赵芳 《科技资讯》2012,(18):201-201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以及动手能力,我们设计了一个创新实验-静电除尘。本实验利用静电除尘的原理,设计了四级管式静电除尘的结构,可以让学生从每级的玻璃管中看出除尘效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雪松 《科技资讯》2007,(36):20-21
目前,我国大容量机组烟气除尘一般采用静电除尘方式.这种除尘装置除尘效率高,安装、检修方便,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静电除尘装置安装方面,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既可以加快安装进度,又可以降低安装费用,还能够保证安装质量,这些对静电除尘器的推广使用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静电除尘器在除尘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阐述了静电除尘器在火电、冶金、建材、轻工、化工等工业中的新技术应用以及节能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储层孔、渗条件很差的致密砂岩油气藏,常规的破胶剂加量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大型压裂对破胶的更高要求,在考虑了压裂液在地层中由于滤失而产生浓缩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压裂液破胶优化技术。通过压裂施工裂缝温度场模拟,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破胶实验以及考虑液体滤失浓缩后的破胶实验,认为大型压裂施工现场破胶剂加量应该在常规加量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才能保证大型压裂的破胶效果,实现快速排液,降低伤害。该破胶优化技术在CX491井155.6m3大规模压裂施工成功应用,开井17h液体返排率达到了74.9%,且返排液破胶彻底,天然气测试产量从射孔后的0.2×104m3/d(敞井)增加到14×104m3/d(井口压力22MPa),目前该技术正在川西地区大型压裂施工中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的膜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分离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工作机理、特点以及国内外在造纸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另外,对膜分离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静电吸附方法将罗丹明B固定在Nafion膜上,制成光纤酸度传感器,具有响应迅速,稳定性良好,干扰少的优点,可用于2~8M硫酸和盐酸的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14.
强化过滤给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投加助滤剂改善滤料表面性质以及改进或优选滤料等强化过滤技术处理饮用水水源中杂质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分析了优化常规过滤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给出生物滤池反冲洗强度的确定,指出混凝絮体和颗粒对过滤的影响等是今后强化过滤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由于熔喷非织造材料在空气过滤方面具有高效、低阻、抗菌、节能的优势,使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空气过滤市场越来越大。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熔喷非织造空气过滤材料上得到广泛应用,发展生物可降解熔喷材料、熔喷纳米纤维、双组份熔喷、驻极处理等代表了熔喷非织造空气过滤材料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T205原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产品过滤难、原料消耗高、收率低、成本高等突出问题,通过优化原料配比和采用促进剂等措施,优化了T205合成工艺,使产品易过滤、收率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各类工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高含水率废弃泥浆,过滤分离技术逐渐应用于泥浆的快速减量化中。为明确泥浆过滤的微观过程及堵塞机理,建立并验证了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离散单元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discrete element method, LBM-DEM)模拟泥浆过滤。采用LBM-DEM方法模拟了多类条件下泥浆的过滤,包括不同泥浆含水率、过滤介质孔径、过滤压力及絮团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泥浆在过滤过程中,过滤介质先作为主要的过滤单元,颗粒(或絮团)不断堵塞在过滤介质中或发生流失,当过滤介质完全堵塞后,颗粒(或絮团)不再发生流失,逐渐堆积在过滤介质表面,随着过滤的进行,泥皮逐渐累积增厚;堵塞完成的过滤介质及不断增厚的泥皮的组合体成为新的过滤系统。泥皮的渗透系数决定了新过滤系统的渗透能力,是影响泥浆过滤脱水的主要因素。LBM-DEM新方法的建立为研究及优化泥浆过滤效率提供了借鉴以及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几种常用高聚物的改性和性能评价与对比,提出了抗温性较强的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腈为基本聚合体,配以几种高温降失水剂、稀释剂进行本体聚合的合成工艺,具有聚合能量大、反应速度快、流程简便易推广的特点。还进一步探讨了PA-6型降失水剂的降失水机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田清水资源宝贵、深度处理后的污水水源不足背景下地面系统注采水量失衡的问题,开展了含聚污水在普通处理后进行“双层级配滤料+三层级配滤料”两级过滤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考虑水质含聚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过滤工艺参数的关联性,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描述了深度过滤流场中油珠及悬浮物粒子的聚集分布特征,确定了深度过滤出水水质中含油与悬浮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对含聚污水进行深度过滤而实现油含量、悬浮物含量均控制在5.00 mg/L以内的水质指标是可行的,优化建立的含聚污水深度过滤技术界限关系图版可为提升含聚污水处理指标和效率、保障含聚污水处理工艺运行的负荷与平稳性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20.
肌醇具有良好的生理与保健作用,近年来需求量不断增加,出口市场供不应求。从肌醇的生产技术看来,我国肌醇生产企业一直沿用传统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徘徊不前。为了改善肌醇传统生产工艺生产周期长、收率低的问题,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开展了微波辅助浸提提取菲汀,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植酸,弱碱液洗脱成植酸盐,植酸盐酶法常压水解,水解液过滤后离子交换树脂除杂与脱色,再行浓缩、结晶与精制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的产品与传统工艺对比,产品各项质量指标均达标,收率由原来的不足10%提高到13%以上。液相色谱图也和标样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改进后的生产工艺提升了肌醇的质量和收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