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将石墨烯(RGO)功能化,再与血红蛋白(Hb)超声混匀后滴涂到玻碳电极表面,用Nafion膜固定,得到Hb-PDDA-RGO/Nafion修饰的玻碳电极.研究了Hb的直接电化学,并构建了一种无媒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该方法固定的Hb实现了直接电子传递,对过氧化氢的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构建的传感器对过氧化氢响应迅速,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1~350.2μmol/L)、较低的检出限(0.036 4μmol/L)、较高的灵敏度(30.61μA/(mmol·L-1·cm2))以及较低的米氏常数(18.1μmol/L).  相似文献   

2.
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衍生物,因其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较好、光学性质优良和活性位点丰富,在生物传感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氧化石墨烯在荧光生物传感器、SPR生物传感器、SERS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比色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基于酪氨酸酶和氧化石墨烯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生物传感器,并用于水中邻苯二酚的测定1-芘丁酸琥珀酰亚胺酯分子通过非共价的π-π堆积作用吸附到氧化石墨烯上,酪氨酸酶与1-芘丁酸琥珀酰亚胺酯形成酰胺键,组装到氧化石墨烯上,制得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为酩氨酸酶的固定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并且能很好地保持其生物活性.传感器对邻苯...  相似文献   

4.
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的聚2—甲酰—1—氯乙烯二茂铁(P—FCVFc)薄膜修饰电极对水溶液中的抗坏血酸(AH_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其机理为EC平行催化过程。在AH_2浓度1×10~(-3)~5×10~(-7)mol/L范围内,催化氧化峰电流与AH_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有应用于生物分析的可能,且实验得出原儿茶酸并不干扰AH_2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为构筑出一种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将其用于H_2O_2的有效检测,采用循环伏安法将滴涂于玻碳电极(GCE)表面的壳聚糖(CS)-氧化石墨烯(GO)复合膜一步还原成壳聚糖(CS)-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复合膜,然后结合一层CS-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复合物,制备出CS-HRP/CS-ErGO/GCE,其中内层CS用于吸附HRP,外层CS用于阻止HRP泄漏。利用复合膜中Er GO良好的导电性和电催化性能,实现HRP与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子转移。此外,CS/CS-ErGO还为HRP提供一个生物相容性微环境,使得修饰在电极上的HRP能保持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在空白磷酸盐缓冲液(PBS)溶液中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式量电位为-0.11 V(vs.Ag/Ag Cl),说明包埋在CS/CS-ErGO膜中的HRP与玻碳电极之间发生了直接电化学行为。此外,该修饰电极对H_2O_2的还原具有电催化作用,能快速、灵敏地响应H_2O_2的浓度变化,其线性范围为1.0×10~(-5)~7.0×10~(-4)mol/L,检测限为3.0×10~(-6)mol/L(3S/N)。该传感器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且稳定性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不同类型的石墨为原料,采用密闭氧化法制备了氧化石墨,并通过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利用氨肼还原法将氧化石墨烯还原得到石墨烯。讨论了不同类型石墨原料对所制备氧化石墨烯微观形貌的影响,并且利用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以不同类型石墨为原料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中,50目天然鳞片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的微观形貌最好,呈波浪褶皱状。  相似文献   

7.
用微盘电极研究了二茂铁衍生物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催化氧化二氢烟酰胺腺嘌吟二核苷酸(NADH)。用微电极测定了二茂铁衍生物(磺酸基二茂铁,乙酰基二茂铁,羧酸基二茂铁,α-羟乙基二茂铁,α,α'-二经乙基二茂铁)的扩散系数(分别为3.4×10 ̄(-6),6.9×10 ̄(-6),1.7×10 ̄(-6).6.2×10 ̄(-7),1.5×10 ̄(-6)cm ̄2/s)及乙酞基二茂铁电催化氧化NADH的催化速率常数(4.68×10 ̄3(mol/L) ̄(-1))。探讨了温度、pH及β-环糊精的络合效应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氧化石墨烯作为荧光猝灭基底,羧基荧光素标记的DNA探针作为识别元件,设计了一种用于检测单链DNA的新型荧光生物传感器,通过测定荧光探针分子和目标DNA作用前后体系的荧光强度变化实现特定序列单链DNA的定量检测.在该方法中,荧光强度恢复值与目标DNA浓度在20~1 000 pM范围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1 pM.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在生物分子检测及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石墨烯是最薄的二维材料,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作为纳米颗粒的基底.将氧化石墨烯和金属纳米颗粒进行复合,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是一种拓展和增强这2种材料性能的优选方法.本文将乙酸铅引入分散在水中的氧化石墨烯体系,获得了负载铅纳米复合材料,发现在该体系中氧化石墨烯的还原性也得到了发挥.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0.2 mol/L Na2SO4水溶液中乙酰二茂铁(Acetylferrocene,AFc)在玻碳电极上催化氧化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AFc对NAC的电化学氧化有很好的催化作用,该电催化氧化反应在动力学上对AFc及NAC均为一级反应,计时电流实验测得该电催化氧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为(4.65±0.05)×103mol-1.L.s-1.在AFc浓度一定时,催化氧化峰电流与NAC浓度在(0.2~4)×10-3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9),同时运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对含NAC的药物进行了含量测定,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双氧水装置氧化残液系统存在的问题,经过对油水分离器进行改造和新增精制装置,使氧化残液中的工作液得以回收利用,残液精制后可作为工业品外售,减轻装置安全环保压力的同时增加了收入。  相似文献   

12.
石墨烯自发现以来,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越的性能,吸引了物理、化学、材料学等各领域的关注,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性.探讨了石墨烯的共价和非共价功能化方法.评述了石墨烯在生物医学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过氧化氢全新的合成途径,通过氢氧混合气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的方法,对反应的压力,温度和催化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和高锰酸钾滴定分析法对过氧化氢作定性及定量分析,产品产率达到157.62 mol.kgc-a t1.h-1.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存在下,氢氧混合气体合成了过氧化氢的较佳条件.  相似文献   

14.
史春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2):5571-5572,5579
采用臭氧-过氧化氢联合氧化法合成壬二酸,以磷钨酸为催化剂,CTAB为相转移试剂时,壬二酸收率最高为70%左右。采用红外、核磁及熔点测定手段表征产物,确定合成产物为壬二酸。  相似文献   

15.
CNTs气体电极高效产H2O2及在直接蓝脱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纳米管等气体电极为阴极,石墨为阳极,构成电化学体系现场产生H2O2,考察电流密度对H2O2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7、电流密度为20mA/cm^2、曝气量为1.3L/min时,通电1h,CNTs气体电极H2O2产生量为1036mg/L,是活性炭气体电极的1.7倍.以CNTs气体电极为阴极,Sb-SnO2/Ti电极为阳极,阴阳极联合降解直接蓝染料,60min脱色率达96%,且反应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以3D打印技术为基础制备的植入式医疗器械开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个性化定制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牙科、骨科、气血管支架、皮肤、药片和生物打印等植入式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总结了3D打印市场的发展进程,分析并描绘了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材料发展的中的地位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从制备、性质及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帽状金属纳米结构的研究与进展,讨论了帽状金属纳米结构在表面增强拉曼、生物和化学传感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了国内外三维重建的发展状况及三维重建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建立专家系统 ,对工程图二个视图的识别与匹配实现智能识图 ,重建三维模型 ,通过判断反馈系统 ,实现人机交互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ICAI系统。  相似文献   

19.
20.
在实际应用中,铜基复合材料经常存在腐蚀失效的现象,而石墨烯以其独特的结构显示出卓越的耐腐蚀性能。为了改善铜基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设计并烧结制备了三维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在三维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形成三维互联互通结构,充分发挥了对铜基体的保护作用。与孔隙铜相比,在质量分数为3.5% NaCl溶液中,三维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腐蚀速率降低了约50%。石墨烯在金属防腐蚀领域将得到更加广阔的应用。通过研究三维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在FeCl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一步揭示了三维石墨烯的耐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