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对于密钥交换协议的研究越来越多,如基于Diffie-Hellman的密钥交换协议。但是对于密钥的认证却没有很好地解决,如何保证参与方的认证?例如在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中,如何防止中间人攻击。目前的方案需要可信的第三方TTP(Trusted Third Party)的支持;密钥的更新和管理有困难,不同的域无法完成密钥交换。现提出一种新的域间基于身份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一方面使得在不同域间的用户也可以交换密钥;另一方面用户使用基于身份的密钥产生方案可以对用户进行认证。  相似文献   

2.
两方跨域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是指来自不同私钥生成中心的两个参与方完成互相认证和协商出相同的会话密钥。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能避免公钥基础结构的公钥证书存储问题。双线性对运算复杂度较高,计算成本较大。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无双线性对基于身份的两方跨域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在随机预言模式下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计算开销,提高安全性,通过 Diffie-Hellman 协议建立密钥共享,结合用户身份信息,以 VBNNIBS 签名思想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可认证的两方密钥协商方案。密钥生成中心 KGC 结合用户身份信息仅为用户生成部分私钥和公钥,其完整的私钥和公钥由用户结合自己的长期私钥生成,安全性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方案中无双线性对运算,只需椭圆曲线上4次点乘运算、1次模运算、3次哈希运算,通信双方只需2次通信就可实现双方认证和密钥协商,提高了密钥产生的效率。分析表明,该方案具有完美前向保密性、抗密钥泄露伪装攻击、已知会话密钥通信安全、非密钥控制、抗重放攻击等安全属性。性能及安全性比较表明,该方案在安全性和性能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适用于资源受限的无线网络通信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采用MTI协议族的思想,设计了一个新的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IBAKE,并形式化证明了该协议的安全性.与现有的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协议相比,IBAKE协议在计算效率、通信效率等方面性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Ad Hoc网络中建立安全可靠的会话密钥,提出一种新的适合于Ad Hoc网络的基于身份认证和门限机制的会话密钥协商方案.首先,提出基于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案,在保证系统私钥安全的前提下,将系统私钥与哈希函数结合,既保证了节点身份的真实性,又避免了采用公钥证书引起的复杂管理问题,同时,该方案具有前向保密性与抗中间人攻击的性能;其次,采用门限机制,通过更新密钥份额来加强系统私钥的安全性避免了Ad Hoc网络的单点失效问题;最后,从正确性、安全性和性能3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较节约网络资源,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在不安全的移动通信环境中如何构造安全的密钥协商协议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2012年高海英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在标准模型下的安全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通过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分析,发现该协议在无会话密钥托管模式下并不满足PKG前向安全性.为了弥补该协议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安全的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能够抵抗未知密钥共享和密钥泄露伪装攻击,同时具有前向安全性和已知密钥安全等安全性质.方案的安全性分析表明,新的方案比高海英的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程多明  霍成义  郑邦毅 《甘肃科技》2009,25(22):37-38,12
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是通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介绍了几个经典的网络安全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的若干热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刘鹏 《科技信息》2007,1(11):145-145,22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网络的安全接入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本文介绍了认证和网络协商,并在这个基础上思考认证和密钥协商的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密钥协商中的安全性问题,结合混沌映射良好的密码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混沌映射的动态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协议进行密钥协商时,用户的身份是动态变化的,在实现用户匿名同时,能抵抗冒充攻击和重放攻击;协议执行过程中没有使用时间戳和对称、非对称加/解密算法,降低了协议执行时计算的复杂度,提高了运行效率;安全性基于扩展切比...  相似文献   

10.
群组密钥协商是保证无线网络群组安全通信的重要工具之一。2007年,Tseng等提出一种适合无线移动网络的高效群组密钥协商协议。对Tseng协议安全性进行分析,发现Tseng协议不具备认证性,不能抵御主动攻击。因此,通过改进Tseng协议,提出一种新的动态可认证群组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降低了建立和管理公钥基础设施的代价;同时,协议支持节点间的相互认证。分析结果表明:协议满足群组密钥所要求的安全准则,降低了普通节点的计算和通信成本。  相似文献   

11.
网络层安全体系框架IPSec(IP Security)在报文信息安全模型基础上提供了基于密钥的报文源验证服务。针对该服务存在的一些不足,在面向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网络层身份验证机制,利用机制中设计的身份标识协议和报文源身份验证机制,可保证通信实体的合法性,提供可靠的基于IP地址的报文源验证服务和基于通信实体特征信息的密钥协商机制。最后通过测试实验,阐述新机制具有的功能和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刘含  谷大武  石庆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39(8):1327-1330,1335
针对我国制定的无线局域网安全国家标准(WAPI)系统结构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将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实现密钥协商与双向鉴别。该方案简化了系统结构,为中小型无线局域网提供了可行的安全方案,同时克服了WAPI的安全缺陷。通过性能分析、安全性分析以及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方案比WAPI更适用于中小型无线局域网。  相似文献   

13.
基于ECC构造一个适合于Ad Hoc网的无证书认证和密钥协商方案,可实现分布式密钥产生、新成员加入和移动自组网任何两个成员之间的身份认证和会话密钥协商.移动自组网中每个成员在加入群组时可获得群组多个成员颁发的群组成员密钥和新成员自选的长期私钥.在安全通信中,只要用户有1个秘密值未泄露,那么新方案就是安全的,该方案能够同时满足无用户密钥托管、无密钥泄露伪装攻击和会话时用户临时私钥泄露也不会产生攻击,方案的安全性基于计算性DH困难问题和离散对数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因特网通信安全需求日益迫切,VPN安全网关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开源、稳定的Linux操作系统为高性价比VPN网关设计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在S3C2410嵌入式开发板上设计了一种基于Linux和IPsec协议的VPN安全网关并详细阐述了IPsec协议、VPN关键技术以及VPN安全网关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种面向SIP通信的域间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SIP安全机制在通信实体间的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方面存在不足,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身份密码系统的域间密钥协商协议,然后基于该协议提出了一种面向SIP通信的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该机制解决了HTTP摘要认证下的单向认证以及预共享密钥问题,消除了S/MIME基于证书认证和不提供密钥协商的不足,且不同域的通信实体具有不同的系统参数.安全性分析及其实现表明,该机制在实现跨域SIP通信实体间的双向认证以及为后续媒体流机密传输提供密钥协商功能的同时可以满足SIP通信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非功能”因素如何进行重新抽象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面向参与者”的抽象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嵌入式软件系统中的可靠性问题,并初步对“非功能”因素进行了重新抽象。  相似文献   

17.
会话初始化协议( SIP)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移动终端设备中,但由于SIP协议本身特点使得其在复杂、开放的网络应用环境中容易被攻击者模仿、篡改。虽然已经提出了很多增强SIP协议安全性的认证机制,但由于认证过程计算性能消耗大,不适合在嵌入式设备中使用。在传统Http认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密钥的认证机制,以较低的计算代价改进了SIP协议的安全性,对SIP协议在嵌入式设备中普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在IPSec中实现一包一密的方案,在该方案中,当IPSec通信实体需要加密IP包时,其通过临时产生的随机数与预先分发的分割密钥进行运算导出工作密钥,从而实现对每个IP包采用不同的密钥加密.最后对该方案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该方案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9.
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监控、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和城市交通等各种领域.然而,WSNs容易遭受无线链路的各种攻击,如窃听和篡改.如何确保敏感或重要的信息仅为合法用户提供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针对Chang等提出一种双向认证和密钥交换方案不能支持用户匿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匿名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新方案在满足用户匿名的同时,抵抗Chang方案的安全缺陷,并满足前向安全的会话密钥.与已有的同类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开放网络环境的认证,指出了综合利用多种密码技术设计认证系统以满足日益复杂认证需求的必要性。通过研究认证与密钥交换机制,分析现有协议特性,权衡认证系统安全性、效率及需求等因素,提出了一种认证与密钥交换协议。协议进行分布式认证,综合利用EC密钥协商和对称密钥传输进行密钥交换,可实现双向身份认证和显式密钥认证。该方案可使认证系统性能提高,需求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