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介绍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集成电路UCC 3858的结构和特点,设计了由UCC 3858构成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讨论了主要元件参数的设计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UCC 3858设计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以简化装置的电路,总谐波失真小、线路功率因数高,且输出直流电压高度稳定。  相似文献   

2.
温度是航空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状态参数,需准确、快速地测量。但当前航空发动机温度测量存在较大的滞后问题,致使执行机构动作不及时,导致故障的发生。为解决温度测量中的滞后问题,在分析了温度传感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合适的传感器校正方案;并进行了温度传感器校正系统的仿真。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校正方案可明显改善温度测量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准确、快速地跟踪被测温度。所提出的温度传感器校正算法具有适应性良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突出优点,为解决航空发动机温度测量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设计基于UC3853芯片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介绍了装置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设计方法,并研制了一台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功率因数校正效果达到了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4.
三相电路功率因数的校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Tenti的瞬时功率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装置的补偿电流参考信号检测电路,并在实验室设计安装了1台小容量并联型功率因数校正装置,其主回路采用电压型三相DC-AC逆变器,并采用改进的自适应电流跟踪型PWM控制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达到了很好的补偿效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用几何法与根轨迹法结合起来设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直接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校正装置参数,而不需要经过多次凑试,简便有效。在MATLAB环境下进行实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平台导引头隔离度模型辨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隔离度的产生机理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基于惯性基准和基于弹体基准的隔离度模型之间的区别. 在基于惯性基准的隔离度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干扰力矩对平台导引头隔离度的影响,并设计滞后校正降低了干扰力矩引起的隔离度. 研究结果表明,与基于弹体基准的隔离度模型相比,基于惯性基准的隔离度模型对隔离度产生机理的描述更为合理;在导引头稳定回路上增加滞后校正可以有效降低干扰力矩引起的隔离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在现有频域法综合反馈校正的基础上,吸收了综合法和分析法的优点,提出一种“分析—综合”法。即先按稳态指标绘制原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然后根据经验确定校正装置的形式,再按动态指标及所确定的校正装置形式绘制希望特性,最后给出系统校正装置的参数计算公式。该法既避免了综合法中可能出现的过于复杂的校正装置形式,又大大简化了在分析法中确定校正装置参数时的试探过程,便于工程实际调整。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泥分解炉非线性、强耦合、大滞后及时变的控制特点,设计了包括变速积分PID控制器、趋势校正控制器、偏差校正控制器和前馈控制器的智能控制系统。选择分解炉出口温度为控制变量,通过Matlab系统辨识工具箱得出分解炉出口温度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动态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分解炉温度加入扰动后波动范围在10℃以内,最终达到稳态。  相似文献   

9.
一种机载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机载四框架两轴陀螺稳定平台的工作原理及伺服控制电子线路设计的主要内容,并对控制系统俯仰速率稳定回路进行了数字仿真.提出通过平方滞后校正环节提高系统稳定精度,结果表明该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相平面法直接应用于系统时域响应特性曲线的品质指标,从而可以非常方便地建立控制规则的校正表。计算机仿真表明,利用相平面法设计的模糊控制器能有效地控制具有参数时变、多变量耦合、非线性、大滞后等复杂对象,为实时控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个采用自校正调节器(STR)的炉温控制系统,自校正控制集参数在线辨识和调节器设计于一体,较之于常规的PID调节方法,其控制性能(跟随性能和抗扰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尤其可以克服时变参数对系统的影响,须知:电阻炉是一个具有时变、纯滞后和大惯性的对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校正控制(STR)其控制效果优于PID控制,本文将介绍系统的控制原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结构。图5,参3。  相似文献   

12.
开发了合成氨装置数据校正软件,并成功地实现了某中型合成氨装置的在线数据校正,为生产管理及决策提供了合理完整的数据及变化趋势,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管理和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对解决电源污染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引入建模分析法和状态空间法研究一种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分析Boost变换器各个环节的电压、电流的变化情况,推导其状态方程,建立了Boost变换器的MATLAB仿真模型,并利用UC3854控制芯片,设计出一个基于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功率因数校正实验装置。仿真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采用非线性校正方法和亚像素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实现了对压缩机柱塞销进行精密在线检测,并且能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智能分拣的装置。实验结果证明该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优于5μm,该装置测量效率高,测量结果精确,已初步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5.
模糊预估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铭辉  杜涛 《贵州科学》1999,17(1):36-40
从提高大滞后系统的控制品质出发,提出了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模糊预估器的设计方法,并在具有大滞后特性温度控制装置上进行了对比性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计算机来辅助设计控制系统,其特点是快准、准确地确定校正装置的参数,不受系统所给定供能指际的限制.经实例证明,本程序为设计最佳控制系统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7.
我们设计了重量法测定完整的氮吸附等温线的装置.主要解决了系统在吸附平衡时需要保持稳定压力的困难,所以能准确地测定等温线在滞后圈范围的吸附量。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采用该装置测定氮在活性氧化铝、硅胶上的吸附──脱附等温线。重现性好.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朱诚  陈亮 《山西科技》2013,28(5):84-86
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对靶位识别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Cortex-M0微处理器的自动报靶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硬件选型、性能指标、器件连接设计等问题,说明了图像的几何校正、二值化、靶环线的识别、弹痕提取与环值判定算法,并根据设计的算法,用TKStudio编制程序,成功地实现了自动报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双星定位系统采用两颗地球同步卫星进行有源定位和存在定位位置滞后的特点,提出了双星定位/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组合的最优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双星定位系统提供的滞后定位信息对组合系统进行最优预测,然后校正惯导。通过实际动态试验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对组合系统进行较好的滤波与校正,定位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晶闸管变流装置超前相控和滞后相控运行的负载特性,并根据超前相控变流装置与滞后相控变流装置并联运行的特征,提出了最佳配合的参数整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