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福建永春芦柑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法提取芦柑皮中的黄酮,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料液比(g/m L),超声波处理时间及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利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永春芦柑皮中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料液比(g/m L)1∶60,超声波处理时间60min,提取温度80℃,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可达0.96mg/g。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花生壳中黄酮进行提取,研究了料液比、提取功率、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花生壳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花生壳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料液比为1∶30,提取功率为100 W,35℃下浸提40 min,在此工艺下提取的花生壳中黄酮的质量分数为3.458%.  相似文献   

3.
探讨半仿生法及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杜仲黄酮的实验条件.半仿生法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半仿生法提取在超声波协同作用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单因素考察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半仿生法在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60 ℃,料液比1∶20(g∶mL)时,黄酮提取率高达325.0 mg/g;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时间50 min,温度65 ℃,料液比1∶40(g∶mL),黄酮提取率为264.4 mg/g.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类黄芪根中有效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蒙古黄芪、膜荚黄芪和天然黄芪中皂苷、黄酮、多糖的质量分数.采用连续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蒙古黄芪、膜荚黄芪和天然黄芪根中的皂苷、黄酮、多糖,比色法测定其质量分数.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适合于提取黄酮类和多糖类成分,连续回流法适合于提取皂苷类成分;3种黄芪中含有的黄酮、皂苷和多糖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水提马齿苋黄酮的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水提马齿苋黄酮的提取工艺.在超声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液固比3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SM法)优化马齿苋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条件.利用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以上3个自变量对响应值马齿苋黄酮得率的影响,用SAS 8.1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马齿苋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73℃,超声时间49 min.液固比(mL:g)41:1;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8.24 mg/g,与理论预测值的误差为2.02%,说明采用RSM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可靠.  相似文献   

6.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功能性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陈皮中的黄酮,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提取的黄酮进行抑菌性能研究。通过实验确定,超声波法提取陈皮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20 min。在此条件下,陈皮黄酮的提取率为1.467%。希望通过本研究,为陈皮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波技术对鼠曲草黄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选择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选出超声提取最佳工艺,并与常规热回流提取法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优于常规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使用60%乙醇,在温度70℃、超声波功率为140W、料液比l2∶5条件下提取30min,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枸杞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枸杞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实验条件,比较研究了微波提取与常用提取方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所得枸杞总黄酮的提取率,优选了枸杞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与回流法相比,超声波和微波提取法都能明显缩短提取时间,有效提高枸杞黄酮的提取率,特别是微波提取能显著提高枸杞黄酮的提取效率.微波提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100℃,固液比1:30,火力3,提取时间20min.结果表明,用微波提取法提取宁夏枸杞总黄酮具有高效、省时的特点,值得在中药提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微波法提取芦荟黄酮的条件,给岀微波法提取芦荟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正交试验为基础,利用光谱技术为辅助,构建微波辐射下,提取芦荟黄酮优化模式。通过比较法考察三种不同提法的提取效率。结果微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560 W、乙醇浓度80%、料液比为1∶300(g∶mL)、微波加热时间为60s,此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2.340%。结论微波提取法的提取效率优于乙醇回流法和超声波法,操作简单、省时高效、降低成本,可运用于天然药用植物药用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茶树花物料粒度、不同提取剂和提取方式的比较,研究茶树花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茶树花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乙醇热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95%的乙醇,料液比1∶15,80℃下批次提取90 min;超声波振荡提取最佳工艺为:体积分数95%的乙醇,料液比1∶30,提取温度45℃,批次提取80 min.超声波结合热提法获得的茶树花黄酮提取物对·OH的清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红外辅助提取紫地榆有效成分鞣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6种鞣质成分含量,以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为自变量进行3因素3水平的中心组合试验。响应面法分析得到优化提取工艺为提取1次,乙醇浓度50 %,提取时间14 min,料液比1:150 g/mL,红外灯275 W,灯距1 cm。经该工艺提取,8批药材平均鞣质总含量为79.06 mg/ g,与预测值80.10 mg/ g相一致(P > 0.05)。优化的红外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为紫地榆总鞣质的有效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养心菜多糖的提取率,利用响应面法对养心菜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对养心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用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养心菜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34 mL/g,超声时间为24 min,超声温度为62℃和超声功率86 W。在该条件下,测得养心菜多糖提取率为75.48 mg/g,与预测值(76.25 mg/g)相比,其相对误差为1.05%,说明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拟合性良好,可用于养心菜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该研究为养心菜提取多糖类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白兰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白兰花叶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白兰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3℃,提取时间130 min,乙醇浓度60%,液料比17 m L/g,在此条件下,测得白兰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9.21%,与理论预测值相对误差为1.39%,验证了回归模型的有效性,说明回归模型拟合度好,准确率高,可靠性强,可用于白兰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分离提取高质量的RNA是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等研究的基础。植物组织中含有大量RNA酶、多糖和酚类等杂质,影响了高质量总RNA的获得。应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紫藤种子中的总RNA,添加了PVP、β-巯基乙醇和水饱和酚氯仿后能有效地除去大部分杂质,获得高质量的紫藤种子总RNA。3'RACE实验结果表明,以此总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为模板,可成功扩增紫藤种子中的防御素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取响应面方法对桂花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桂花多糖的数学模型,经响应面方法进行优化桂花多糖的提取方法。结果桂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为20 min、超声功率为350 W、液料比为30:1(m L/g),提取温度为65℃,理论收率为20.38%,据此条件,验证性试验得其收率为19.45%,与预测值相符性较好。结论响应面优化桂花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简单,为桂花多糖的提取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优选龙血竭总黄酮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L9(34)正交表]进行筛选,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种主要因素对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确定了龙血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10倍溶剂70℃下回流提取0.5 h,提取1次,获得提取物中总黄酮质量百分比为54.6.1%,此法可为龙血竭总黄酮的制剂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锦绣杜鹃花为原料,以花色苷提取率为衡量指标,选取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U12(6~4)进行均匀试验设计,并通过逐步回归优选出杜鹃花花色苷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液料比为120 m L·g~(-1),超声时间为50 min,超声温度为40℃。应用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进行验证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该优化的提取条件稳定、方便、适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锦绣杜鹃叶的抗菌活性,本实验采用了甲醇冷浸法、乙醇回流法和微波萃取法分别对锦绣杜鹃叶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采用微孔板稀释法测试提取物对多种阳性菌、阴性菌和耐药菌的抑制活性,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各萃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此外,为了获取锦绣杜鹃叶抗菌作用的有效部位,本实验将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萃取物组分,比较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乙醇回流法获得的粗提物的抗菌活性最佳,对铜绿假单胞27853的MIC值达到了0.512 mg/mL;各萃取组分中,水萃取组分和乙酸乙酯萃取组分的抗菌效果最好,三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水萃取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均达到1.024mg/mL,微波萃取法得到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铜绿假单胞菌27853的MIC值达到了0.512 mg/mL。本研究证实了锦绣杜鹃叶具有较好的的抗菌活性,其抗菌作用的有效部位为水层提取部位,为锦绣杜鹃叶在抗菌药物和相关产品研究开发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法优化杏鲍菇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杏鲍菇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以杏鲍菇新鲜子实体为试验材料,采用传统的水浴加热法从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等方面分析影响杏鲍菇粗多糖提取效率的因素,并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box-behnken design,BBD)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得到其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47℃,提取时间为4.9h,料液比为1∶19(g/mL),其中提取温度对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料液比,最后是提取时间。在该条件下,杏鲍菇粗多糖得率达到极大值5.66%,与实际验证值接近。由此可知,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杏鲍菇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为水提杏鲍菇粗多糖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将犁头草全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方法对犁头草全草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评价并比较各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并将粗提物按照极性高低分布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相中,评价不同萃取相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乙醇回流法和甲醇冷浸法获得的提取物抗菌活性明显,而水煎煮得到的提取物几乎未见抗菌活性。此外,乙酸乙酯萃取相的抗菌作用要优于石油醚相,而水萃取相抗菌活性最小。甲醇冷浸法和乙醇回流法获得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对金葡菌ATCC 33591和金葡菌ATCC 43300的抗菌活性最佳,最小抑菌浓度(MIC)值达到0.3125 mg/mL,对其他细菌的MIC值在0.3125~1.25 mg/mL之间;而其他萃取组分对金葡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耐药菌的MIC值大约在1.25~5 mg/mL之间。本研究确定了犁头草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尤其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效果较好。研究发现乙醇回流与甲醇冷浸法可用于犁头草的抗菌物质提取,且它的抗菌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