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理白族节庆民俗因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历史经济等因素而具有多元复合性、大众传承性和娱乐休闲性等基本特征,显示出独特的内在文化结构和社会功用,能较好地展现其民族文化的全貌.对之加以发掘、整理,不仅有助于全面探讨传统节庆民俗的生命力及其与现代文明的关系,而且有助于从时代的高度探讨大理白族节庆旅游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第1期社会科学类◆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增强民族认同感,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黄龙光(01)大理白族歌谣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初探######殷群(05)简述大理地区白族稻作文化中的生殖崇拜内涵##李珍明(08)诸葛亮南征对祖国西南边疆统一的贡献#####薛琳(11)思平故里##################王伟(15)◆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几个主要问题的探析###丁水平(18)滇越铁路对近代云南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汪良平(21)试论大理白族节庆旅游的开发与利用######饶峻姝(23)路径依赖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胡志伟(26)◆语言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旅游表达式——以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难点在于文化的旅游表达。文化的旅游表达有塑造文化精神的向心力、形成一种文化体验的生活方式和给旅游者文化符号的感受三个层面,在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文化可用体验、集中和嫁接等方法进行旅游表达。客家文化可在这些方面进行旅游开发,通过集中与分散、文化旅游产品的生活化、系统与组合开发和文化炒作与民俗节庆四大策略。将其开发为受市场欢迎的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白族歌谣是反映白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民族旅游逐渐走向市场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挖掘白族歌谣文化的旅游功能,发挥它在旅游景观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对白族歌谣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开发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乐业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缘文化的原生性、多元文化的交融性、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乐业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乐业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开发原生自然式的实地民族或民俗村为主,以建立民族民俗博物馆为辅,另外也可以适当考虑发展节庆民俗旅游、歌舞民俗旅游等专题性民俗旅游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杨曦 《科技信息》2011,(36):I0090-I0090
节庆旅游开发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是目前节庆旅游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贵州镇远龙舟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节庆旅游开发对当地饮食、节庆和城市文化、传统文化、居民思想文化等产生的影响,文章指出旅游目的地提供给游客的往往是当地社会文化中易于被商品化的一类;传统的社会文化一旦被推向旅游市场,它必然要遵循市场运作的原则,为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而发生形式和内容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通过金门陈坑传统渔业民俗"牵罟"旅游开发的个案研究,总结传统渔业民俗旅游开发的作用、存在问题和对策。认为由村民、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传统渔业民俗旅游开发,存在着民俗展演不地道、配套项目不完善、营销推广不到位、民俗节庆中被边缘化等问题。建议加强民俗展演技能培训、鼓励村民参与经营、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突出特色办好渔村节庆。  相似文献   

8.
对湖南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开发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文化创意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且初见成效,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定位品牌差异性,以生态圈的合力创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然而,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矛盾、旅游开发中文化主体的弱化、旅游企业与有管部门的自利性等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开发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文化创意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且初见成效,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定位品牌差异性,以生态圈的合力创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然而,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矛盾、旅游开发中文化主体的弱化、旅游企业与有管部门的自利性等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旅游节庆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在提高区域知名度,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带动地区经济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州旅游节庆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定位不明、市场化程度低、民众参与不广泛、营销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分析湖州旅游节庆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节庆品牌打造、运作模式、参与主体多元化、加强营销力度、培养专门人才和重视节庆商品开发等方面,对湖州旅游节庆的开发提出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民俗文化丰富而独特,它沉积和浓缩了该民族的精华,体现了儒家文化精神,调节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成为旅游的载体,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旅游者。反过来,旅游赋予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新的活力,促使云南少数民族新节日及新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们需要节日是因为节日可以调适社会群体的生活,广西11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节日中可资利用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广西在旅游开发中可以直接利用节日期间的民俗风情、民俗工艺品、民俗民艺表演,使之成为旅游者愿意消费的旅游产品;可以以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为主体,综合运用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使其汇聚在一起,让节日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可以推出原汁原味的节日民俗动态性、参与性旅游产品。以民俗旅游的大市场需求为载体,把广西少数民族珍贵的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3.
节日纪念物是特定节日习俗整体的组成部分,是节日文化内涵的延伸形式和物化形态。节日纪念物的利用与开发有助于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繁荣壮大。它对传统节日现代性的建构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维系人们的节日情感,丰富人们的节俗活动;第二,营造浓重的节日氛围;第三,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顺利传承有赖于节日纪念物消费市场的推动。节日纪念物的设计、开发与销售,必须依托、尊重、利用相关的民俗规律。目前传统节日纪念物的性质可分为旧物新用、创用新物、旧物旧用等3种情况。民俗总是在传承中不断演变的,节日纪念物也在不断地进行功能调整或品种更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走访、入住民居、参与生产劳动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方法,对漳州云霄县6个乡村重要的历史节日民俗进行挖掘考证,以管窥闽南乡村节日民俗的特点和社会文化内涵。调查发现:闽南节日民俗所包涵的内容和信息颇为丰富,但地理区隔与宗族传统造成了各村节日民俗在内容、时间和形式上的显著差异性;不同的节日民俗亦反映出闽南乡村民众的思想动向与精神寄托,反映了乡村传统民俗文化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西藏某些节日已经从纯民俗事项衍生发展为集展佛、文化演艺、商品展销、投融资洽谈、烹饪展示、观光旅游和文化产品博览为一体的大型节庆活动,已间接拉动了节日民俗旅游业,从而为西藏GDP的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认为西藏节庆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并从政府引导、法制保障、人才培养以及与地区横向联合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营销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村寨是民族风俗旅游最好的物质载体。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全面系统的民俗展示,是一种独特的民俗风情.民族村寨旅游作为武陵山区特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发展以及市场营销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论文根据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情况,从营销的角度探讨该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市场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成都东山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东山旅游资源以客家文化为主线,包括客家文化,明蜀王陵群,观光农园和现代人造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位很高,笔者在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东山旅游资源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历史民俗文献是中国文献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民俗文献是记述华北地区民俗事象的文献,华北地区因为环境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民俗亚区,各民俗亚区的民俗文献有着不同的记述特色。华北民俗文献按其类别可区分为三类:庙会文献、岁时文献和地方风土文献等。华北民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可为丰富与发展中国历史民俗学提供重要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从民族的历史、传统知识、音乐舞蹈、民间工艺、生活习俗礼仪、社会规范、宗教事项、疾病观念、生产技能、心理品质、性别角色和价值观等方面考察了祥云禾甸地区白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知晓度和认知途径.通过对禾甸中学和祥云三中两所中学共260名白族初中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一地区的白族家长和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知晓度都偏低,且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在文化认知来源上,家长得分均低于其子女得分,且父辈与子代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家长在家庭教育认知来源上存在性别差异;学生则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上都有差异.通过分析文化认知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文化认知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其对民族文化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12省、区、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特色主要表现为壮丽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珍贵的历史文物,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是我国旅游资源战略后备基地西部各省、区、市应抓紧我国21世纪旅游业新的发展机遇,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中,把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放到重要位置,在开发中,开发与保护应同时并举,注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