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悬点载荷由静载荷和动载荷组成,其中动载荷与悬点运动快慢相关。分析了长冲程、低冲次对悬点速度、加速度的影响,根据动载荷与悬点运动规律的关系,分析了长冲程、低冲次可降低最大惯性载荷、最大摩擦载荷和最大振动载荷,则可降低最大悬点载荷。最大悬点载荷决定抽油机选型,某些情况下长冲程、低冲次的抽汲参数选择抽油机型号可降低一档。  相似文献   

2.
游梁平衡抽油机由于其自身结构特点,抽油机平衡重全部加载在游梁后端,运行过程中游梁平衡重惯性载荷较大.悬点失载后,平衡重从高处落下,对抽油机形成冲击,容易对抽油机造成严重损坏.失载保护装置的有效应用可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悬点失载事故,对抽油机、井口装置及井场操作人员造成损坏和伤害.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驴头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计算公式都没有考虑摩擦力、气体以及井筒和油管中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大量实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一套新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所推荐的公式对计算我国油田游梁式抽油机驴头悬点载荷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为便于现场应用,编制了一套计算程序,从而简化了驴头悬点载荷的计算工作.  相似文献   

4.
利用漏失曲线计算抽油机井悬点静载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抽油机井示功仪测试的上、下漏失曲线反映了抽油杆在静止状态下的受力.本文提出了利用漏失曲线计算悬点静载荷的方法,分析了上、下漏失曲线的载荷组成;建立了测试上、下漏失曲线时抽油杆的受力平衡方程;通过对方程的分析,得到抽油杆自重、泵出口压力、液柱载荷以及抽油杆所受浮力的计算公式.分析了用传统方法计算抽油杆柱自重和泵出口压力时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该方法测试数据简单,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所得到的参数对油井工况诊断和油井工艺方案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抽油机井振动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振动分析方法对抽油机故障进行诊断,首先将原函数(原函为和可以是悬点载荷时间函数,悬点加速度的函数,悬点载荷-悬点位移等函数)作离散化和必要的预处理后,对其进行幅值域,时域和频域分析,从中找出敏感特征函数作为别故障的依据。本文通过对悬点载荷-悬点位移(即示功图)的振地为示例进行了分析,给出寻求故障特征值的振动分析方法,又通过对不同故障示功图的三域分析,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为抽油机井故障诊断开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CYJW9-3-37HY游梁式抽油机进行运动特性分析、动力特性分析以及扭矩分析,基于游梁式抽油机平衡原理(下冲程中需要储存的能量为悬点在上、下冲程中所作功之和的一半),以游梁平衡重静载等效为悬点的载荷为平衡计算方法,推导出了CYJW9-3-37HY游梁式抽油机曲柄轴净扭矩计算公式。此计算方法相对简单方便,提供了一种抽油机平衡计算的新思路,为抽油机的平衡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型空心杆采油工艺技术 ,这种技术采用了具有液力反馈原理的空心杆抽油泵 ,该泵的特点是能有效地减小空心杆的下行阻力 ,并能增加抽油杆的下行动力。对常规型和液力反馈型两种空心杆采油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 ,给出了两种工艺中抽油机的最大、最小悬点载荷计算公式 ,计算出上、下冲程中抽油机的最大、最小悬点载荷。计算示例进一步说明了液力反馈型空心杆采油工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制造和安装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造成抽油机悬点投影超差的几个原因。通过对悬点投影超差原因的分析,找到在生产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薄弱点,规范和指导加工过程,提前预防悬点投影超差。对保证抽油机在试车中悬点投影技术指标达标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加装减载器的抽油系统杆柱设计及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载器可通过液压反馈力降低抽油机驴头悬点载荷和抽油杆应力,实现节能采油和小泵深抽。根据静等强度设计准则,对抽油杆杆柱设计线性方程进行改进,使抽油杆杆柱组合的设计计算更加合理,进一步降低悬点载荷,提高抽油杆及地面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抽油机悬点最大载荷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 确定在一定抽汲方式下抽油机悬点的最大载荷是选择抽油设备及抽油技术设计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已有的计算方法不是因过于简化而误差较大,就是虽然较精确,但计算比较繁琐。本文将从抽汲过程中抽油杆柱的纵向振动出发,提供一种计算悬点最大载荷的简化方法,并与实测资料及其它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液力反馈型空心杆采油工艺抽油机悬点载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空心杆采油工艺技术,这种技术采用了具有液力反馈原理的空心杆抽油泵。该泵的特点是能有效地减小空心杆的下行阻力,并能增加抽油杆的下行动力。对常规型和液力反馈型两种空心杆采油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给出了两种工艺中抽油机的最大,最小悬点载荷计算公式。计算出上、下冲程中抽油机的最大、最小悬点载荷,计算示例进一步说明了液力反馈型空心杆采油工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单井抽油机传动环节多、运动性能差、存在抽油杆无效载荷、有效载荷交变幅度大、功率和扭矩存在负值等导致低效问题,提出交变载荷多相位均匀输出思路和原理,研发多井抽油中心系统。建立系统运动和动力分析方程,推导出抽油机悬点位移、速度、加速度、减速器扭矩及电机功率计算公式,并与游梁式抽油机工作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井抽油中心动力性能明显优于游梁式抽油机,最大扭矩减小,载荷交变均匀化,消除了负扭矩,改善了减速器的工作条件,降低了电动机的装机功率;抽油中心系统抽采偶数丛式井时,利用油井载荷自平衡,所需动力较小,抽采奇数丛式井时需加装平衡块,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柔性传动件的使用寿命;现场试验效果良好,是一套单机驱多井正扭矩功率的节能降投资新方法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链条抽油机井设备工况参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链条抽油机是我国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无游梁抽油机,本文系统研究了链条抽油机的运动规律及动力学特性。给出了包括悬点载荷、平衡条件、扭矩、功率等链条抽油机井设备工况参数的计算方法。这些结果为管好、用好链条机和充分挖掘链条机的潜力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抽开采稠油井,同一级抽油杆沿井深温度变化明显,导致其不同井深位置处阻尼力发生较大的变化,应用常规的平均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会产生较大误差,为此本文提出了变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建立了井筒温度分布数学模型、回归粘温关系曲线得到粘度分布规律,最终得出变阻尼系数随测深的变化规律,以红山嘴油田红003井稠油区提供的稠油定向井数据为例,采用变阻尼系数计算方法预测悬点载荷,并在不同井口温度条件下对阻尼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总结得到阻尼系数随测深的变化规律。考虑稠油井粘温关系的特殊性,本文提出的变阻尼系数计算方法,减小了现场抽油机悬点载荷的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抽开采稠油井,同一级抽油杆沿井深温度变化明显,导致其不同井深位置处阻尼力发生较大的变化。应用常规的平均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会产生较大误差。为此提出了变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建立了井筒温度分布数学模型、回归黏温关系曲线,得到黏度分布规律。最终得出变阻尼系数随测深的变化规律。以红山嘴油田红003井稠油区提供的稠油定向井数据为例,采用变阻尼系数计算方法预测悬点载荷,并在不同井口温度条件下对阻尼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总结得到阻尼系数随测深的变化规律。考虑稠油井黏温关系的特殊性,提出的变阻尼系数计算方法,减小了现场抽油机悬点载荷的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16.
链条抽油机是我国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无游梁抽油机,本文系统研究了链条抽油机的运动规律及动力学特性,给出了包括悬点载荷、平衡条件、扭矩、功率等链条抽油机井设备工况参数的计算方法,这些结果为管好,用好链条机和充分挖掘链条机的潜力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驴头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计算公式都没有考虑摩擦力,气体以及井筒和油管中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大量实测数据和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一套新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所推荐的公式对计算我国油田游梁式抽油驴头悬点载荷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抽油机的长冲程、低冲次的运动特性,提高换向系统寿命和可靠性,降低运转噪音,研制了一种新型滚筒式抽油机。针对该抽油机进行模拟加载试验,试验在理想化有杆泵采油的条件下实时采集悬点载荷与位移信号,并将采集的试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处理得到泵示功图,通过分析抽油机泵示功图,分别给定抽油杆配重负载和电机频率,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抽油机运动规律的光滑性和无冲击性,使得抽油机泵示功图曲线趋于平缓,以此来获取抽油机最佳匹配的平衡配重和冲次,达到抽油运转稳定和节约能耗的目的。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以及抽油机传动换向系统和平衡系统的可靠性,为抽油机模拟加载特性研究的型式试验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能模拟抽油机的真实负载并使试验现代化和简单化.笔者设计了一种用计算机控制的抽油机的液压伺服加载试验系统.文中介绍了当液压伺服加载到抽油机上时,使用伪随机二位式序列辨别系统,找到比较理想的参数模型,给出m序列和m序列响应,通过相关分析法,设计出最优输入信号,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力和位移两个参数的同步控制,实现了将输入示功图按负载的悬点位置严格的对应关系,方便、准确地将载荷加到抽油机悬点上,达到了较高的精度等级.  相似文献   

20.
吴耀明 《甘肃科技》2013,29(11):59-60
CYJT8-3-26HY型调径变矩抽油机采用游梁平衡,减小了减速器、连杆、横梁等部件的载荷,整机承载能力更大,提高了整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本机配有两个变径销,更换不同直径的销轴可更有效地适应悬点载荷的变化。游梁设有支撑装置,通过旋动螺纹接头或用撬杠转动管体调节长度,支撑整个游梁驴头,方便抽油机调换冲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