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汪水安 《安徽科技》2011,(12):36-36
本刊讯 12月2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所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国制造任务的首件产品——“ITER环向场(TF)超导导体”举办交付启运仪式。  相似文献   

2.
正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7月28日在位于法国南部圣保罗-莱迪朗斯镇的该组织总部正式启动。作为参加ITER项目国家之一,中国的表现十分突出。ITER总干事贝尔纳·比戈在ITER安装启动仪式发布会上称,中国以快速的工程反应和科研进步,成为各合作方中兑现国际承诺的典范。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ITER,俗称"人造太阳"。如果取得成功,人类将有望获得几乎用之不竭的能源。  相似文献   

3.
封面说明     
<正>本期出版了"中国磁约束聚变科学技术研究进展"专题.有着"人造太阳"之称的磁约束热核聚变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危机的最终途径.中国依托东方超环(EAST)和环流器二号(HL-2A)两个托卡马克装置的实验研究成果和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设计建造经验,全面启动了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物理  相似文献   

4.
核聚变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决定将要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核聚变发电以及ITER的话题逐渐多了起来。这是继“双星”计划和“伽利略”导航卫星计划之后,中国即将要加入的第三个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与前两个项目相比,这个项目可谓工程巨大。只是建造一个实验堆,即所谓的托卡马克就需40多亿欧元,加之后续的运转费用,总计约要100亿欧元。中国如果加入的话,总共要出资约10亿欧元,这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的确不是个小数目,因而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偶尔也会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5.
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中国和全世界面临的共同危机,而核聚变能是公认的可以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核聚变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其标志就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 Reactor.ITER)计划的正式签署并开始建造。这是国际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6.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我国以平等、全权伙伴身份参加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它的实施结果将决定人类能否迅速地、大规模地使用资源丰富且无污染的聚变能,并从根本上解决未来能源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参与ITER计划的主要背景和总体情况,并概述了中国ITER采购包的执行成果,展示了中国的聚变实力,并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奠定了丰富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微聊     
<正>下期看什么核聚变之梦核聚变发电比核裂变发电安全性更高,又不像火力发电那样会排出二氧化碳,并且又能够解决太阳能发电等自然能源所不能解决的大规模发电问题。目前对它的研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将核聚变发电推向实用化,由这7方投资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已经正式开始在法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对世界各国来说,ITER计划是实现核聚变能源的渠道,促进全球核能研究快速发展。1985年,在美苏首脑的共同倡议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得以确立。目前,该计划由欧盟、俄罗斯、日本、美国、中国、韩国和印度——总人口占世界一半以上的七方共同实施。据了解,此大型国际合作计划探索利用磁约束方式来实现核聚变能源,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重大国际科学工程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创举。  相似文献   

9.
磁约束聚变能源具有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优点,是未来理想的战略能源,可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重大贡献。磁约束聚变是利用磁场将氘和氚燃料以等离子体的形式约束并发生聚变反应,被认为有希望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也是中国核能发展的长远目标。当前中国正在积极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建设,支持国内ITER专项的物理和工程技术研究,在吸收和消化ITER经验的基础上,自主设计以获取聚变能源为目标的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聚变能源开发难度很大,机遇和挑战并存,需要长期持续攻关。  相似文献   

10.
聚变-裂变混合堆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核裂变、核聚变研究的进展,以及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和我国863计划中聚变-裂变混合堆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我国发展混合堆的迫切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ITER导体收缆系统速度同步控制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变频器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mational Thermonucleat Experimental Reactor,简称ITER)导体收缆系统中实现对变频器、传感器、交流电机三者的协调控制,实现了收缆系统中各个电机的速度同步控制和导体的恒张力控制.系统不但实现了主动恒速收缆,而且...  相似文献   

12.
受控核聚变     
《苏南科技开发》2007,(9):49-49
近日,科技部万钢部长、程津培副部长参加了基础研究司组织的学习会,听取了“受控热核聚变能”专题讲座。我国核聚变专家、郑州大学霍裕平院士从国内外能源需求的紧迫状况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原理、核聚变的优势、ITER计划的目标与任务、我国参加ITER计划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我国核聚变研究目前的状况等。受控核聚变反应作为获得可持续能源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1月28~29日,由科技部主办的"ITER十年—回顾与展望"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回顾了我国参加ITER计划十年来的历程,展示了ITER计划专项执行十年取得的成果。会议还展望了核聚变未来发展前景,介绍了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设计进展情况,并邀请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六方代表针对各自国家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装置概况、系统工程以及在磁约束聚变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的若干重要进展,尤其是在HL-2A装置上成功实现了具有边缘局域模的高约束模式运行,是我国磁约束聚变实验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近年来利用该装置可近性好,原创的加料与控制技术以及先进的高时空分辨诊断系统等独特优势,在HL-2A装置上开展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及未来聚变堆等离子体相关的前沿物理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研究,获得了一批国际磁约束核聚变领域创新科技成果,为ITER的运行与实验以及未来聚变堆的设计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与支撑.  相似文献   

15.
超导磁体是目前正在研制和建造中的大型新能源装置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约束等离子体在有限环状空间内的流动,其力学研究直接涉及磁体结构安全性以及等离子体的稳定运行时间.我国承担着ITER超导磁体制备的任务包并取得成效,但由于磁体设计和制造涉及材料科学、力学、电磁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同时也涉及超导复合线缆绕制与测试分析等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问题,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尚远未满足越来越多的大型超导科学装置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ITER超导磁体从CICC导体的复杂制备到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力学、超导物理等相互耦合作用的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也简要介绍了兰州大学电磁固体力学研究组在超导电磁系统相关方面的部分研究进展与成果等.  相似文献   

16.
高博 《安徽科技》2011,(9):28-29
近日,中国首批国际核聚变试验堆(ITER)部件开工典礼在合肥召开。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ITER中心)、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开工仪式。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国首批国际核聚变试验堆(ITER)部件开工典礼在合肥召开。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ITER中心)、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开工仪式。  相似文献   

18.
周辉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9):1086-1086
可控聚变能是解决人类能源需求的重要途径,“国际热核试验堆”(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研究计划总投资上百亿欧元.中国已将ITER合作列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将贡献ITER总投资的9%,并同时加强国内的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理论和模拟研究是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核聚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比较薄弱的方面,需要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科技》2009,(1):31-31
本刊讯 2008年12月19日,将用于人类首座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的高温超导大电流引线的研发获得重要进展,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的科研人员存高温超导大电流引线试验中获得了通过90干安电流的成果,这是目前世界各同获得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直流辉光放电清洗(GDC)冷却水管的耐高压和热循环工况,在GDC水管上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Al2O3陶瓷涂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等离子喷涂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电压60V、电流600A、喷涂距离100mm。在最佳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对涂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涂层表面99.9%以上的物相为Al2O3,涂层与基底结合紧密,测得涂层厚度为(324±11)μm,涂层整体厚度均匀。最后测试了涂层的耐电压能力,并对涂层进行了250次的室温至240℃热循环的试验,证明上述工艺可满足ITER苛刻工况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