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索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大学生生活质量问卷》对3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情绪智力、生活满意度在年级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在调控他人情绪、物质生活维度上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显著优于男生;情绪感知、调控他人情绪、调控自我情绪这三个维度与生活满意度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四个维度均存在着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指标的相关。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综合幸福感问卷》(MHQ)测量了107名大学生。结果:(1)幸福指数及各维度与SCL-90总均分及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2)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恐怖和强迫可解释幸福指数的20%变异,强迫因子解释生活满意的22%变异,抑郁分别解释正性情感12%变异,负性情感11%变异。结论:心理健康指标评估应包括正负两个指标系统,抑郁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新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和自我同一性量表(AIQ-IV)对大学生自我监控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进行探讨。调查对象为346名大学本科生。结果发现:(1)高自我监控与个人身份倾向和关系身份倾向呈显著正相关,他人导向与关系身份倾向、社会身份倾向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导向与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维度均无显著相关;(2)大学低年级学生在自我导向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高年级学生,而在个人身份倾向维度上的得分却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其他维度上无差异;(3)女生在高自我监控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其他维度上男女性别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探讨基于叙事治疗开发的团辅方案对有留守经历女大学生幸福感和积极元认知元情绪的提升作用.对24名有留守经历的女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采用两等组前后测设计,以总体幸福感量表、积极元认知元情绪问卷为评估工具.结果表明:1)团体辅导后,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在总体幸福感量表的总分、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维度的得分显著提高;2)在积极元认知元情绪问卷的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有显著提高.上述结果表明,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有留守经历女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和积极元认知元情绪.  相似文献   

5.
采用量表法以150名硕士研究生为被试,研究主观幸福与社会支持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男、女硕士研究生与常模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硕士研究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2)男、女硕士研究生在主观支持上均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硕士研究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在支持的利用维度上,男硕士研究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3)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4)有恋人与无恋人在社会支持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得出,应该积极鼓励硕士研究生形成良好的人际网络,建立亲密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会支持度,从而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闫婷婷  周路路 《科技信息》2012,(33):245-245,241
本研究通过总体幸福感量袁(GWB)和人际信任量表(TTS)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际信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在性别维度上存在差异性;(2)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在年级维度上存在差异性;(3)主观幸福感和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吕娜  阮丽美 《科技信息》2012,(1):329-329,337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山东省济南市2所民办高校共32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考察了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基本特点及其家庭相关因素。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总体水平良好。在道德自我、家庭自我维度,女生自我概念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道德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维度,农村大学生自我概念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2)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仅能预测其社会自我.而与道德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家庭自我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2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大学生完美主义与A型人格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完美主义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学生完美主义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在担心出错和父母要求两个维度上的得分以及完美主义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女生的得分,女生条理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得分。(2)大学生在担心出错、个人标准和父母要求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及完美主义量表总分与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和敌意两个分因子得分和A型人格量表总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A型人格者在担心出错、个人标准及父母要求三个维度上的得分以及完美主义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B型人格者的得分。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制问卷,对山东省部分高校6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研,考察了山东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对主观幸福感与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正性情感和自我满意感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决定的;(3)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是直接的,而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既有直接作用效果,又有充当“中介变量”角色的间接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量表法研究130名青年(其中包括在校大学生和同龄社会青年)的主观幸福感状况。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与同龄社会青年的主观幸福感并无显著差异,但在社会信心、目标价值和家庭氛围三个维度上,大学生群体的得分显著低于同龄社会青年的平均水平。研究认为。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有关,应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共同做出努力,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特质.以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差异及特点,通过情绪智力量表对三所不同类型学校54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男中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明显高于女中学生;2.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年龄学生之间情绪智力差异显著;3.不同兄妹人数的中学生在情绪智力上的差异不显著;4.父亲教育程度、母亲教育程度的主效应和父、母亲教育程度的交互效应都不显著;5.不同家庭类型中学生情绪智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情绪智力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运用体验式培训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团队训练,并采用《SCL-90》和《EQ-i》量表对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研究。结论:体验式培训对学生的情绪智力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情绪智力的个体成分、人际成分、适应成分、压力管理等维度得到显著性提高;女生情绪智力受良性影响程度高于男生;大一学生情绪智力受良性影响程度高于大二学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学生群体的幸福感差异。方法:选取58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综合幸福感问卷和社会幸福感问卷进行调查,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在幸福指数上,三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表现为本科生最高;在主观幸福感水平上,三群体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生活满意和负性情感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理幸福感水平上,三群体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生命活力、健康关注、自我价值、友好关系和人格成长五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幸福感水平上,三群体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和社会贡献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探讨谦虚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为主观幸福感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方法:运用大学生谦虚心理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中对南昌市4所高校的4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谦虚心理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542。谦虚倾向、谦虚效应、谦虚防御、谦虚真诚及谦虚规范五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和正性情感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49-0.437),与负性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谦虚心理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解释力。结论:谦虚心理能有效地预测主观幸福感,是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情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情商是人控制情绪冲动、解读他人情感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情商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的巨大作用。然而,当代中国大学生情商发展在自我认识、情绪控制、自我激励、人际交往和抗压耐挫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这一状况是由社会环境的变化、学校情商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足以及大学生现阶段的生命特点和价值观念四大方面共同作用引起的。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人这四大教育主体都要深化对情商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大学生情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比较分析表明,"逍遥"与道体在庄子哲学中有同有异。其同表现在:从境界看,"逍遥"与道体是同一形上超越境界,即都呈现着空虚寂静、主客合一、独立自在、无边无际、无为无名、无害无苦等境状特征;从途径看,"逍遥"与道体都是道家大德通过气功修炼达到的至高境界。其异表现在:庄子一方面从本体论角度将气功极境在义理、价值上判认为宇宙本源、本体即"道",另方面从人生论角度将气功极境在义理、价值上视为无害无苦、自在自适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即"逍遥"。  相似文献   

17.
在积极心理学思潮推动下,幸福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正在兴起,让人生幸福成为教育的应然要求.本文从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出发,探讨在高校实施幸福教育的意义,并指出高校实现幸福教育的路径;建构幸福知识体系;培养以幸福为目的的积极人格;提高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98名中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父亲教养方式在惩罚、严厉,偏爱被试,过度保护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在拒绝否认维度上存在城乡差异,在情感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三个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城乡差异。父亲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母亲教养方式在过度干涉、过度保护维度及拒绝、否认维度和惩罚、严厉维度上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在偏爱被试维度上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543名中学生进行情绪智力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的问卷调查,探讨情绪智力与家庭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家庭环境状况对于情绪智力各分维度的预测效果不太显著,但对情绪智力总问卷的预测效果显著。建立了情绪智力与家庭环境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