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线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语言,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历代优秀艺术家创造的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及其优秀白描作品的论析,以便我们了解人物画线描的发展进程,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线描的特点,为我们研究古代白描人物画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学习素描是为油画打基础的,而传统中国画则是从线描开始。对比油画和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把素描和油画技法引用到现代陶瓷装饰上来可丰富其装饰内容,增强传统装饰技法的表现力,增强画面的可观性,是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与西方绘画语言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人物线描写生是中国画专业领域学习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以线造型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通过观察、起稿、深入等几个步骤来完成对人物形象的表现,在各个步骤中分别都有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对它的学习我们才能逐步掌握线描表现的艺术语言,不断体会线描艺术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4.
浅析线描类课程的教学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描在中国画的绘画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作用,在充分了解、理解线描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线描课程的改进,使学生的功底、技法、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1999,(12)
在世纪之交,中国画界再掀波澜,画界中有重要影响的两位人物张汀、吴冠中先生的关于中国画"笔墨是否等于零"的激烈辩争引起了人们对21世纪中国西发展前途的关注。为此,笔者来到中国画专业研究机构——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采访了该院院长、著名国画家刘勃舒先生,倾听他对中国画前途的思索。刘勃舒先生说,作为综合反映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画,具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首先,以绘画材料来看,它由毛笔、宣纸、水墨(颜料)、印章组成完整的体系,这与西洋的水粉画有很大区别。因绘画材料上的差异导致了绘西表现手段、表现效果的不同。西洋画、日本画等等虽然与中国画一样都是在表现作者对社会的感悟,但其深度、广度是有很大差距的。中国画强调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表现方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中国绘画艺术中传统线描技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特色,通过具体画面图形的设计介绍了线描技法在连环画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用毛笔在宣纸上泼墨作画是中国人的专利,中国画也由此在世界艺林独树一帜。近年来,中国绘画艺术广泛地与世界交流,更多的西方人由此认识中国。在众多的架设中西绘画交融桥梁的艺术家中。有一位蜚声中外的泼墨写意大师——陈雄立教授。前辈大师们都有自己的绝活,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李苦禅的鹰,早已为世人传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民族绘画艺术,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遗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代画家总是不断地采用当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改革绘画的原材料,创造新的工艺技术,使我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不断地增添新的光彩.铝板中国画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创造的一种新的中国画工艺技术.它是我院美术系几位中国画教师和西南铝加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和研究取得的一项科研成果.这种铝板中国画的工艺过程,一般有三道工序.首先是用特殊的配方,将铝板进行化学处理,使板面发毛(变粗糙),易于着色;然后由画家使用特殊的颜料,用毛笔直接在板面  相似文献   

9.
李佳 《科技信息》2012,(20):188-188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独具民族形式和风格的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使用不同类型的毛笔、不同质地的墨和颜料、使用宣纸和绢来作画,主要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种类形,在表现形式上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等。中国画博大精深,是我们美术教育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它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  相似文献   

10.
线描在中国绘画中一直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存在与发展,从而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要研究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就必须先从"线"的研究开始,而中国绘画中线的写意性与装饰性表现,又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发展渊源,为此了解和重新认识线描的表现特性,对于研究中国画线描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造型艺术,笔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独具的材质和手段,在用笔发展过程中与用墨融合在一起进行写意。晓峰绘画坚持用传统笔墨造型,既从秋月和野芳的自然形态出发,又升华为表现情思的艺术形态,对"雅"的审美追求是晓峰绘画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写意画以笔墨为主,用笔写形在于传神,气韵生动依赖于笔墨,放弃笔墨就失去了中国写意画的灵魂。由此 从十个方面对中国写意画创作中如何运用笔墨进行阐述,旨在提高绘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晖 《科技信息》2008,(16):56-56
在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的发展中,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的作用,是一个大的艺术研究课题。过去我们一向对于油画受着中国社会变革形势的制约这个它律性问题都予重视;相形之下,对于民族文化以下这个方面(也可以看作艺术的它律性方面之一)却比较忽视一些。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在中西绘画比较方面注意有所学习,但是把问题提到文化心理特片这个更宽层次上面来却很晚才注意到。中国油画家还必须在前者的基础上融会东方文化审美意识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关注当代社会和人的生命价值,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研究和体验这门传统绘画艺术并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14.
凤先生的“画格”理论,是合作者“品格”与其作品所具有的“风格”为一的艺术概念,它必须充分体现传统绘画中“笔力构成”的特质,在内容上要积极地反映人生、时代和民族精神。他的这一独特艺术理论,对于我们认识传统绘画艺术,将提供十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超现实主义运动以其充满幻想色彩和异度空间想象情调的奇特风格,对20世纪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被广泛应用。在近年的花鸟画创作中,传统写意和院体花鸟画虽然仍占据画坛主流,但具表现性和超验意趣的超现实主义花鸟画已经成为当代花鸟画发展的一股强劲势力,呈现出"偏执狂批判"和"心理自动化"两大表现体系。  相似文献   

16.
黄宾虹“用光”的特点,偏重和谐,采用正面散光,含蓄丰富,繁密多变;李可染师承宾虹,其“用光”特点,偏于强烈,多采侧逆光,简洁明朗,洗练、统一。传统中国画的技法,多用“笔”“墨”,虽有“用光”,但极少触及理论研究。事实上,“用光”在绘画上有着强大的表现力,中国画要有所创新,当拓展对光和面的技法研究,从而建立起中国画“用笔”“用墨”之外的第三技法系统。在这方面黄李二人则已从实践和理论上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是一个由古老的传统画种逐渐变革形成的。它的艺术性是通过笔墨技巧、形式美和创造意境来体现,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是时代与作者个人情感的凝聚,在世界艺林独树一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陈伯程,中国著名画家,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因版画、漆刻的成功创作而出名,近些年又把触角转入国画山水创作,取得很大成功,其山水画没有过多地受传统国画的影响和约束,熔汇版画、漆画、民间艺术的造型和色彩,加之对人生自然的体悟,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质朴艺术天地,其画作灵动简约、超逸安详、疏朗隽雅、纯朴自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念及哲学思想对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视觉艺术思维的角度,简明地论述了中国画的创作思维及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20.
“气韵非师”是中国传统美术理论的精髓,它影响了中国绘画几千年,并在当前及以后的艺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解其意义不但能让我们更加深人的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画深层艺术修养的重要性,更为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指明了方法。六法中深层修养层面的首法虽“非师”,但可以后天培养,其他形式方面的五法则可“师”,可以“师”的部分一定要学习和钻研,不但要外“师造化”,而且要内“师古人”,这样才能中得心源,才能使中国画的发展走上继承、发展、创新的正确发展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