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自贡大山铺下沙溪庙组恐龙动物群的研究中,沉积岩石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查明恐龙的埋藏环境,并试图探索该恐龙动物群的死亡原因。恐龙及其伴生动物群的物质成分和内部组构的研究是完成上述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我们第一步就选择了这个课题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2.
对山西天镇一河北阳原地区富含恐龙化石的晚白垩世灰泉堡组进行地层沉积相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沉积相属一套湖泊和扇三角洲沉积组合,并详细讨论了各岩相中的亚相和微相的基本特征.结合恐龙化石的产出层位及岩相特征,对恐龙的埋藏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该恐龙埋藏群主要产在低能浅水的碱性氧化滨湖环境.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天镇-河北阳原地区富念恐龙化石的晚白恶世灰泉堡组进行地层 相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沉积相属一套湖泊和扇三角洲沉积组合,并详细讨论了各岩相中的亚相和微相的基本特征。结合恐龙化石的产出层位及岩相特征,对恐龙的埋藏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该恐龙埋藏群主要产在低能浅水的碱性氧化滨湖环境。  相似文献   

4.
关岭动物群埋藏环境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毛凹剖面上三叠统瓦窑组底部岩性薄片进行了观察,根据生物含量的多少,可以区分出3种岩性:泥晶灰岩、含生屑泥晶灰岩、泥晶生屑灰岩。结合生物群组合面貌分析,认为关岭动物群埋藏于水体较深且宁静、低能、盐度正常、气候温暖的环境下。同时牙形石Paragondolella属、双壳类Halobia属剖面分布暗示了水体还原事件的发生。结合古氧化还原度敏感元素的丰度变化和化石分异度分析,认为动物群得以完美埋藏,有2点是至关重要的因素:(1) 沉积速率慢,岩性结构致密,颗粒细小,使生物能完整沉积;(2) 爬行动物化石层、化石分异度曲线和w(Ce)/w(La)比值大于2,且正向漂移呈现一一对应关系表明,缓慢沉积过程中,水体还原缺氧给生物埋藏提供了必须的氧隔离层,防止死亡生物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5.
 在沉积学、矿场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岩心观察,结合测井、录井、古生物遗迹、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沉积灰色含沥青粉砂岩、绿灰色泥质粉砂岩、灰色中细砂岩、灰白色细砂岩及灰色含砾中细砂岩、灰绿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发育低角度冲洗层理、波状层理、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流水波纹、楔状交错层理、大量的同生泥砾及泥质条带,砂泥岩薄互层,低砂地比且从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逐渐降低的现象以及大量的生物扰动现象都反映了一种低能的潮坪沉积环境。在研究区柯坪塔格组主要识别出潮间带,潮下带,发育朝下砂坝、潮间下砂坪、潮间中砂泥混合坪等微相,并结合分析化验资料讨论了不同沉积微相与油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河南宜洛煤矿寒武系地层中岩石类型较全,沉积构造发育。主要岩石类型有:钙质石英砂岩、含海绿石钙质石英砂岩、纹层状泥灰岩、淀晶砂质粒屑灰岩、鲕粒灰岩、豆粒灰岩、骨屑灰岩、砂屑灰岩、迭层石灰岩、核形石灰岩、凝块石灰岩以及纹层状白云岩和鲕粒白云岩等。沉积构造有纹层构造,薄互层层理、羽状交错层理、冲洗层理、中小型交错层理及粒序层理,波痕,干裂、雨痕,鸟眼构造、冲淤构造、潮渠以及迭层构造、虫迹和包卷层理。文中对它们的特征作了描述,并附有一些照片。在叙述了岩石类型和沉积构造之后,接着分析了各组的沉积环境,最后总结了本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7.
松潘-若尔盖地区的中-上三叠统主要由钙质粉砂岩、泥灰岩、岩屑杂砂岩、长石砂岩、泥岩、竹叶状灰岩、鲕粒灰岩、细砾岩等组成;纵向上除了灰岩层增多外,砂岩中钙质成分也明显增多,垂向上向东灰岩增多;其中含有丰富的底栖动物化石和陆相植物化石及其碎屑;发育羽状、透镜状、平行、板状、波纹层理.这些特征共同表明,松潘-若尔盖地区中-上三叠统为河流-湖泊相和潮坪相沉积组合.同时,可见粒序层、平行层理、丘状层理和砂纹层理为代表的典型风暴沉积.  相似文献   

8.
含煤岩系为上三叠统(T_3l)及下侏罗统(J_1m),由中—细粒砂岩、粉砂岩、泥岩夹薄煤层组成。根据粒度分析结果,可知砂岩的粒度概率图主要属河流及浅湖型。煤系中见水平层理、沙纹层理、大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块状层理,它们常构成特定的垂向序列。煤系内产丰富的植物化石,属热带—亚热带植物群。 相分析表明:煤系属大陆河流及湖泊沉积,沉积类型有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河漫滩、湖泊、沼泽等。T_3l以湖泊沉积为主,而J_1m则以河流相为主。 作者根据该区古构造格局及古地理环境指出,煤层主要产于河漫滩沼泽及浅湖沼泽中,聚煤有利地区在无为县石罗山、昆山至枞阳县小含山一带。  相似文献   

9.
安徽淮南八公山地区九里桥组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钙质粉砂岩——粉砂质灰岩互层,属潮间带上部低能带沉积;上段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发育10层SH型叠层石灰岩,属潮间——潮下高能带沉积。 本组还广泛发育了由风暴作用所形成的特殊沉积序列及构造、显示了潮坪环境风暴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探讨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沙溪庙组下段恐龙化石埋藏成因.通过野外观察及室内薄片分析,对化石围岩及上下岩层展开研究.化石围岩为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其中见大量泥砾及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具稀性泥流沉积特征.化石层上下大量发育以负荷构造、火焰构造、液化砂岩脉等为代表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与地震活动相关的同沉积断裂、砂球(枕)以及地裂缝伴...  相似文献   

11.
针对苏里格东二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差、微观孔隙结构及非均质性特征复杂等问题,开展以岩相为基本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并结合宏观结构与微观特征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盒8亚段共发育块状层理砾岩相、块状层理中粗砂岩相、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细砂岩相、波状层理/块状层理粉细砂岩相和水平层理/块状层理泥岩相6种岩相类型。其中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及块状层理中粗砂岩相物性、孔喉大小及连通性相对较好,非均质弱。基于岩相、孔隙结构及其非均质性表征参数,建立了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标准,将目的层储层划分为Ⅰ—Ⅳ类,并基于单井储层分类评价结果,总结了递变型、厚层交互型、薄层频繁交互型、厚薄相间型4种储层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东河塘滨岸砂体蒸发泵吸作用与钙质隔夹层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里木盆地东河塘石炭系CⅢ油层滨岸厚层块状砂岩体中沿斜层理发育的钙质致密隔夹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露头和井下岩芯观察的基础上,结合青海湖现代滨岸砂体解剖类比,提出滨岸砂体内部大量发育的沿斜层理钙质致密隔夹层系同沉积蒸发泵吸作用成因.通过沉积成因机理和分布规律的探讨,认为研究区朝东南向古开阔海发育的斜层理中,相对较高渗层理中孔隙水沿毛细管上升,并使沉积物下部与海水沟通的孔隙不断获取古海洋中咸化海水的供给,钙离子不断浓缩,使潮上带斜层理上部孔隙水中的盐度大大提高.这些富含钙离子的卤水不断蒸发浓缩,逐渐沿斜层理化学胶结,最终形成钙质致密层.研究结果阐明了厚层块状滨岸砂岩体内部钙质夹层沿斜层理选择性顺层分布的机理,为塔里木盆地东河塘油藏隔夹层空间展布规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井间分布提供了预测模型,有利于注气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进行的综合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桥口和新霍地区沙三段中发育轴向重力流水道沉积,它们主要由灰黑色块状泥岩与平行层理砂岩、块状层理砂岩、递变层理砂岩及合卵石砂岩构成,在垂向上组合成鲍玛序列的AE、BE、ACE、BCE和CE等。依据研究区轴向重力流水道沉积特征,将其划分成近源和远源水道、近源和远源水道侧源等4个微相,并描述了这4个微相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沉积模式。油气勘探实践表明,重力流水道砂体是我国东部陆相断陷湖盆中重要的油气勘探新目标,它具有良好的储集物性,并含有丰富的油气。  相似文献   

14.
以岩芯、薄片资料为基础, 结合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 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井网加密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特低渗储层的沉积特征和储层特征, 进而解剖储层砂体在纵向及平面的展布特征。结果表明, 长4+5储层主要为一套中?细粒长石砂岩, 发育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 储集空间以中小孔径的粒间孔为主, 发育少量裂缝, 储层物性较差。储层砂体在平面上呈较均匀的条带状展布, 厚度在2~5 m之间; 沉积亚相以三角洲前缘为主, 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浅河道、水下分流浅滩和水下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在纵向上, 水下分流主河道及浅河道交替变化, 在各小层有规律的展布。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寻找白于山地区的油气富集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胜利油区砂岩成岩作用及油层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胜利油区不同埋藏成岩带的砂岩储集层的成岩矿物、孔隙类型、储集性以及敏感性矿物不同,造成储集层的潜在伤害类型的差异。浅埋藏砂岩储集层的潜在伤害是粘土膨胀和出砂,油层保护的重点措施是机械筛网、屏蔽暂堵和添加防膨剂;中埋藏砂岩储集层中微粒运移,粘土膨胀和孔喉堵塞是主要伤害形式,其保护措施主要是添加稳定剂和防膨剂;深埋藏砂岩储集层潜在伤害类型主要是固相颗粒堵塞,无机结垢等引起的渗透率下降,其保护措施主要是添加稳定剂及铁螯合剂,复合酸酸压和屏蔽暂堵等,同一埋藏深度的砂岩储集层,由于沉积特征,成岩演化和储集层特征的差异,决定了其潜在伤害类型的差异,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区不同埋藏成岩带的砂岩储集层的成岩矿物、孔隙类型、储集性以及敏感性矿物不同 ,造成储集层的潜在伤害类型的差异。浅埋藏砂岩储集层的潜在伤害是粘土膨胀和出砂 ,油层保护的重点措施是机械筛网、屏蔽暂堵和添加防膨剂 ;中埋藏砂岩储集层中微粒运移、粘土膨胀和孔喉堵塞是主要伤害形式 ,其保护措施主要是添加稳定剂和防膨剂 ;深埋藏砂岩储集层潜在伤害类型主要是固相颗粒堵塞、无机结垢等引起的渗透率下降 ,其保护措施主要是添加稳定剂及铁螯合剂、复合酸酸压和屏蔽暂堵等。同一埋藏深度的砂岩储集层 ,由于沉积特征、成岩演化和储集层特征的差异 ,决定了其潜在伤害类型的差异。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野外剖面考察、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沉积区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长城系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灰白色石英砂岩、石英岩,夹少量碳酸盐岩,含多层石英细砾岩。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比较高;层理构造发育,主要为陆相、海陆过渡相层理构造,可见波痕和干裂等层面构造;鄂尔多斯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自北东向西南具有水体逐渐加深的趋势,依次发育河流、三角洲、滨浅海、浅海及深海沉积相。  相似文献   

18.
南段组的研究始于1983年,但南段组的沉积环境和成因至今还存在一些争论。罗君烈(1990)和王祖关(1991)提出南段组是一套滨海-浅海沉积。刘本培等(1989—1993)认为南段组为一套类复理石沉积或为一套斜坡至盆地边缘的非正常浊流沉积。作者在南段组中新发现了chondritessp.,scalaritubasp.,phanolitessp.等三种遗迹化石和一些浅海底栖生物化石及植物碎片,这些化石的总体面貌显示了一个陆棚沉积环境。南段组是一套厚度巨大的砂岩与泥岩的互层沉积,沉积构造主要是块状层理、小型滑动构造、小型斜层理和粒序层理及少见的浪成波痕。砂岩成分成熟度高(石英>90%),结构成熟度中等(杂质为0-10%)。当胶结物为硅质时,一些砂岩成为沉积石英岩。砂岩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显示牵引流与重力流的过渡特征,各层位砂岩粒度的C-M图基本上显示重力流沉积特征。以上特征表明南段组是一套浪控三角洲前缘斜坡和深陆棚环境的近源片泛性(非扇模式)重力流和正常的陆棚的复合沉积,并非深海复理石建造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湖相浊流沉积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4  
通过对各地质时代不同野外及钻井剖面岩相特征的详细研究,认为西北地区的湖相浊流沉积均形成于湖底扇环境,浊积岩具粒序层理、包卷层理、槽模、沟模、锥模、刷模和重荷模以及滑塌褶皱等构造。划分出杂乱砾岩(A1)、具碟状构造的块状砂岩(B1)、块状砂岩(B2)、近基浊积岩(C)、无基浊积岩(D)、不规则互层的砂泥岩(E)、滑塌褶皱层(F)及页岩、硅质岩(G)等岩相。同时,归纳出内扇、中扇及外扇相结合,论述了湖泊相浊流沉积的成因及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岩心观察,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具有典型的风暴沉积特征,主要包括底面侵蚀构造、丘状交错层理、特征异地煤、滞积层、生物逃逸迹等,是风暴流作用于湖岸线附近的三角洲沉积,是沉积物经再搬运和再沉积的产物。其理想的垂向序列由A-G7段构成,向湖盆中心方向,强能量风暴流形成的滞积层和块状砂岩减少,低-弱能量的丘状交错层理和波状纹层段明显增加。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发育独具特色的开阔浅水湖泊风暴沉积,垂向上表现为多期叠置,平面上表现为对浅水三角洲沉积物的全面改造,总体上呈现出“满盆砂”,成为一种新型储集层,可形成大规模分布的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