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草海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3S"技术和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以及景观生态学理论,采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评价了1992年、2000年和2013年3个时期贵州草海湿地生态脆弱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草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功能较为完善,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草海湿地生态系统景观基本完整的面积比例由1992年的70.56%减少到2013年的66.26%,湿地景观基本遭到破坏的面积比例由1992年的12.11%增加到2013年的13.38%。  相似文献   

2.
以海河流域河北衡水湖湿地为例,在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基本原理,以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数值表示外界环境刺激量c,以各指标对湿地生态健康的危害程度表征人体产生的反应量k,各项指标的权重相当于韦伯常数α,以此构建湿地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程度.该方法用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数学模型意义清晰,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准确,在客观评价了湿地生态系统综合健康状况的同时,还能直观反映出各单项评价指标的健康指数,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江苏盐城淤泥质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生态系统健康及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作为研究方法,根据江苏盐城淤泥质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通过直接从地理信息数据及其处理数据中提取相关指标,建立了一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实时评价的模型,揭示了盐城淤泥质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盐城淤泥质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良好的占22 %,相对一般的占67 %;健康状态较差的占11 %;(2)王家槽港—老坝港段湿地健康状况最好,生态健康指数达087,斗龙港—四卯酉港段湿地健康状况最差,生态健康指数为032;(3)盐城淤泥质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围垦和工农业污染。  相似文献   

4.
在参考国内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包头黄河湿地现状和"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基础上,从人为压力、自然压力角度选取7个压力指标;从自然环境、生态特征、湿地功能等方面选取11个状态指标;在考虑了人类健康、法律法规、教育、管理等因素后选取7个响应指标,共选出25项指标,构建了包头黄河湿地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包头黄河湿地各个片区的特殊性、差异性进行了分区域研究,由于各指标在不同片区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不一样,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各片区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包头黄河湿地5个片区及整个区域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显示:包头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指数为0.587,处于亚健康状态.昭君岛片区处于健康状态,其他片区均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片区健康指数排名次序为昭君岛小白河南海共中海敕勒川.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体现在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综合效应上,退化湿地恢复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健康指数,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适于南方岩溶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以会仙岩溶湿地为研究对象,针对岩溶地区湿地的独特特点,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会仙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运用二元对比定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综合评价指数(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  相似文献   

6.
松嫩平原距今150年湿地景观结构重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距今150年前的松嫩平原,生态环境基本保存着原始状态.但百余年的高强度开发,已使生态环境和湿地遭到严重破坏.通过实地考察、自然地理要素的相关建模,以及遥感分析、GIS制图和文献考证等方法的综合运用,首次对距今150年松嫩平原的湿地景观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当时该区湿地面积广大,为7.64万km2,占平原总面积的37.8%;湿地的类型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湿地在宏观景观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湿地分布具有区域广布性;湿地结构具有环状等级序;湿地类型具有东西异质性;湿地网络属于中央汇结网络;沼泽湿地具有基质功能;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松嫩平原湿地原始景观的重建,为该平原湿地和其他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谋划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湿地面积减少、结构退化和功能减弱等问题的出现,近年来有关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备受关注,已成为湿地科学的研究热点.笔者对近十几年来国内湿地生态健康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综述表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概念逐渐成熟,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湿地生态健康评价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经涉及湖泊、河流、沿海等多种湿地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趋于多样化,由传统的指示物种法、指标体系法至运用3s等新技术多种方法相结合,使得研究过程更简便,评价结果更加精确.湿地生态健康的研究对湿地管理和保护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在健康评价中需要更加紧密的结合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受威胁状况,选择和构建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湿地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对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与恢复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珠江 河口湿地污染现状和PSR(压力-状态-响应)体系,从社会和污染因素选取9个压力指标,从生物和非生物方面选取11个 状态指标,从教育、管理和科研方面选取了3个响应指标,构建了珠江河口湿地土壤退化指标评价体系. 运用数据归一化 方法计算每个采样点的退化指数(ID)和综合健康指数(ICH),然后,运用 YAAHPV3层次分析软件对研究区3个典型样 点进行退化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湿地的大部分地区的ICH为6.73~37.52,显示土壤普遍呈现亚健康状况;番禺 区以污染为主的退化驱动比南沙区以围垦为主的退化驱动强度更大,3个典型湿地样点土壤的退化程度由大到小依次 为11涌洪奇沥湿地(0.4818)、番禺外贸码头湿地(0.3426)、15涌沟渠湿地(0.1756). 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表明,珠江 河口湿地土壤质量状况不容乐观,珠江河口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应当以治理土壤污染和减小滩涂围垦幅度进行 开展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的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分析了湿地面积变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现状与原因。分析表明,国家近20年来在青藏高原实施的生态保护、修复及生态工程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形势依然严峻。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今后要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研发项目与工程类项目的衔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退化湿地的自然恢复能力。同时,要构建适于青藏高原高寒湿地保护效应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完善重大工程项目的系统监测与评价。在黄河、长江上游源区布局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将与三江源区同样重要的黄河首曲湿地、若尔盖湿地纳入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科技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东北多年冻土的研究成果,从多年冻土退化研究方法、退化形式、影响因子及对寒区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归纳综述了东北地区多年冻土退化的主要研究。目前东北多年冻土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出现面积萎缩、冻融深度变化以及南界北移等现象,影响东北寒区生态系统及环境变化,例如导致林木倾倒、林带转移、湿地面积萎缩、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受到干扰等。今后应重点开展冻土退化对寒区多年冻土-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加强寒区冻土碳储量、碳迁移以及碳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明确多年冻土退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构建模型预测及开发新技术探究冻土退化趋势,从多角度多尺度深刻揭示东北寒区多年冻土区冻土退化的机理及趋势,切实考虑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促进东北多年冻土区生态保护与环境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洪河湿地退化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各指标权重,进而用综合指标法对洪河湿地退化进行评价和退化分级。结果表明:洪河湿地退化的影响因素包括气温、大气降水量、湿地水质、湿地水量、水利工程建设和农场建造,其中水利工程建设与农场建造所占权重最大,分别为0.239与0.339;2014年洪河湿地周边各农场退化等级均为Ⅳ级,退化程度高,处于重度退化且有向极度退化发展的趋势;同年,洪河湿地保护区内综合评价指数降至0.811退化等级降为Ⅱ级,为轻度退化。为减缓湿地退化速率,应杜绝洪河湿地内耕地及排干渠扩建。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湿地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北省湿地是我国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类型有:河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湿地等.由于自然与人类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现在的湿地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湿地水量减少,面积逐渐萎缩;生物资源呈现衰减趋势;湿地调蓄功能逐年下降.笔者分析了河北省湿地资源现状、主要功能特征及湿地退化的状况,提出了河北省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江苏自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江苏自然湿地总面积为 9.97× 10 5hm2 .湿地景观可分为海岸带湿地景观、洲滩湿地景观、湖泊湿地景观、沼泽湿地景观和河流湿地景观 ,面积分别为 3.0 5× 10 5hm2 、4 .6× 10 4 hm2 、4 .2 1× 10 5hm2 、6 .8× 10 4 hm2 和 1.5 7× 10 5hm2 .江苏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可分为盐土生态系统、沼泽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沙丘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内物种丰富 ,高等植物有 4 84种 ,海岸带湿地已记载的鸟类有 2 4 1种 ,湖泊鱼类有 12 1种 (亚种 ) ;其中有 2种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 ,3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脊椎动物 .江苏自然湿地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人为干扰、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加剧等问题 ,为此提出加强管理 ,建立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模型 ,建立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建议 ,以保护江苏自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佛罗里达州Hillsborough县为例,假设2010年~2100年海平面上升1m,考虑淹没、侵蚀、冲积、饱和、吸积等物理作用,运用海平面上升的湿地影响模型(SLAMM)进行用地的变化模拟计算,从面积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两方面评估海平面上升对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1)旱地面积将减少30.37km2;湿地面积增加30.37km2,其中河口开放水域、滩涂、盐沼、定期洪水沼泽面积大量增加,分别增加了394.29%、380.62%、141.93%、121.41%,季节性洪水沼泽、潮汐淡水沼泽、河流潮汐、河口沙滩、内陆海岸受海平面上升影响较大,分别减少了95.52%、91.31%、59.29%、37.59%、21.44%;红树林、内陆开放水域、一般沼泽、内陆淡水沼泽、柏树沼泽受影响较小,分别减少了6.67%、4.05%、2.35%、0.90%、0.10%.(2)尽管湿地总面积增加,但是由于河口沙滩和净水湿地的损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总体减少的趋势,从2010年的61 672万美元减少到2100年的61 548万美元,其中艺术娱乐、水调节、气候调节、文化精神价值将下降,水供应、栖息地保护、干扰调节和废物处理价值将上升.  相似文献   

15.
湿地科学是由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融汇的边缘交叉科学,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形成演化规律及保护与利用的科学.中国湿地研究最早起步于全国范围内沼泽和泥炭资源的综合考察,目前则更多在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滨河口湿地、海岸红树林湿地等不同类型湿地方面开展了基于生态过程的研究工作,在湿地概念、湿地分类、湿地系统综合研究、湿地与全球变化、湿地恢复及工程湿地建设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未来我国湿地研究还要进一步界定湿地的科学概念,建立完善的湿地学科体系;加强湿地水、土、生物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强化湿地生态水文、湿地对全球变化影响与响应、退化湿地恢复的理论、技术与途径研究;开展湿地保护、管理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与示范.  相似文献   

16.
在对星海湖湿地湖水水质调查取样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用PSR模型和AHP分析法对星海湖生态健康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星海湖水体整体污染级别为"轻污染",水质为Ⅵ类;星海湖的营养状态较差,综合营养指数为57.268;星海湖各采样点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为6.2~22.3mg/L、平均值为14.71mg/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0.02~0.06 mg/L、平均值为0.055 7 mg/L,底栖动物生物量平均值为13.55g/m2;星海湖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0.228 0,处在不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7.
以RS和GIS为技术平台,以LCS为指导理念,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定量分析和研究1986-2000年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动态变化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对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的时空动态变化程度、变化方向、变化形式以及景观格局变化和景观转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沼泽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后5年年均缩减速率是前10年的28倍; 景观动态变化方面,前10年沼泽湿地景观斑块变化剧烈,后5年变化相对平缓; 15年间沼泽斑块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但沼泽景观破碎度不断上升,斑块的形状变得越来越不规则,边界扩散程度加强,斑块越来越复杂.沼泽景观转化特征分析表明,沼泽湿地土地利用方式不当和研究区气候变干旱,是沼泽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而沼泽景观扩张的主要因素也是气候变干,使部分湖泊退化为沼泽; 洪水淹没了部分草地并使部分河水漫过河道,是导致沼泽景观扩张的另一原因.沼泽景观在收缩与扩张双驱力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景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8.
该文旨在通过构建淡水湖泊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长江流域中的鄱阳湖、西洞庭湖、洪湖3个淡水湖泊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首先从水环境、土壤、生物、景观和社会等1级指标中列出13个2级指标,并利用粗糙集理论对13个指标进行约简,得到由5个1级指标和8个2级指标构成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1级指标进行主观赋权,以及采用基于信息粒度的属性重要度原理对2级核心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再将2种权重组合起来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通过加权和的方式计算出3个淡水湖泊湿地的综合健康指数,以便进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等级均为中等,综合健康指数排序为洪湖(6. 063)鄱阳湖(5. 997)西洞庭湖(5. 458).  相似文献   

19.
贺智  郑志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4):14896-14904
湿地是重要碳库,开展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对保护湿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与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模型的湿地健康评价方法。首先,选取广西及广东沿海为研究区,运用GEE平台提取湿地信息并计算遥感指数;然后,利用PSR模型从三个准则层(即压力、状态和响应)选取了13个指标,构建广西与广东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AHP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以市级行政区划为评价单元,通过加权求和获取各市压力得分、状态得分、响应得分以及综合得分来评价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切实可行,能为湿地保护及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广西地处我国南部,南濒北部湾,湿地面积较大且类型多,现有湿地面积754270.07hm~2,主要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5大类型。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湿地受围垦、占用、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日益严重,使得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维持健康的湿地,是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